谁能提供一篇名著赏析

作品作者要求是鲁迅或沈从文(关于湖南或湘西的)或季羡林(关于佛学的)
按括号里的要求从上述三位作家中选任选一位作家的一篇作品
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名著赏析

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一个深渊。

这是我读完阿Q正传之后立刻想到的。

从高中到大学鲁迅的阿Q正传被读过很多回,每一回的感觉都不一样。一开始因为自己的肤浅只知道嘲笑阿Q,到后来甚至有些责怪鲁迅先生的嘲讽太过刻薄。时至今日再度重读阿Q正传好像忽然一下子懂了很多。阿Q是一个不可以被嘲笑的人物,因为嘲笑他其实就是陷入了作者的陷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阿Q的名字就很抽象地概括了一些中国人的形象——拖着一根长辫子和一张麻木到什么表情都没有的脸,折射着一些空洞的好象死去的心灵。读完文章,总不免要笑,但细细品来在这笑里又觉出些涩涩的苦味酸味,怎么能嘲笑阿Q 呢,在曾经的某个时刻,自己没有做过“阿Q”吗?有多少中国人其实还在做着活脱脱的阿Q。

又觉得,鲁迅先生本身充满矛盾,他一方面很爱国,对拯救自己的民族充满激情,另一方面他又对本民族的劣根性认识得很清楚,对其充满鄙视与憎恶。这种又恨又爱的感情冲突纠缠压抑在作者心中体现在作品里就是一种冷冷的黑色幽默和凝重的天才式的悲哀。正是对民族劣根性的深刻认识使鲁迅深知自己无能为力,他拼命的摇旗呐喊着同时又彷徨犹豫着,他的作品中就连希望也充满了辛酸的味道。我又想到鲁迅的野草,多么孤独颓唐的一本集子,鲁迅一再声明,那是属于他自己的。“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他把希望比喻成娼妓,耗尽了你的青春,“他就抛弃你”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何等沉痛。我又想起来鲁迅先生有关“铁屋子”的叙述,不禁有些替这位为中国人操碎了心的长者心疼。

……跑题了,回来说阿Q。鲁迅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阿Q是个善于自欺欺人的麻木又糊涂的小百姓。就连在决定自己生死的画供时,尚且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懵懵懂懂地立志要画得圆,直到走向刑场,他也没能像窦娥一样觉醒,只是自欺欺人的高叫着“再过二十年又是一个”,连对这个害他至死的社会的最起码的痛恨都没有。阿Q太可悲、太可怜了。可是对于一个连姓什么都无权由自己决定的阿Q,他除了精神的胜利还能怎样呢?对于被封建统治压抑了千年的中华民族,面对祖祖辈辈承传下来的疼痛除了麻木还能怎样医治呢?真正能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有几个啊!

但即便是贫弱的阿Q面对太多太多的屈辱,他也还是有反抗的,毕竟是一个人,而他的精神胜利正是不断的反抗又不断的失败,在不断的失败中依然想反抗而行动上又不可以时剧烈的矛盾冲突之下的自我安慰。阿Q作为一个人,他也是想有人性基本的尊严的,或许体现在他身上就是一种近乎愚蠢的虚荣,正如阿Q进城回来面对人们看他的神情的改变时的态度。或许有时候他以一种几乎变态的行为来转移自己的屈辱如他骂小尼姑时的样子。甚至面对无可改变的屈辱,他选择轻易忘记。鲁迅太痛恨这种忘记了,他使人甘于现状麻木不仁,失去一切斗争的力量。但鲁迅先生自己又说过“可悲的是我们不能相互忘记”(或许不是他说的,我也忘了,但不能忘记确实是可悲的,鲁迅先生深知这种悲哀。)我甚至去想这种精神的胜利是支撑了我们苦难的民族两千多年的坚韧之术。就好像面对疼痛,明知道吃止痛药对身体不好吃多了还会上瘾,但没有几个人会在疼痛时坚持不吃。我觉得像鲁迅这样深知痛楚的根源憎恨它同时也深知自己对它无能为力只能接受,在这样的矛盾中挣扎了这么久居然没疯的人实在太少了。

转过头来再想,其实阿Q从前在未庄一点地位也没有,甚至不能拥有自己的姓氏,被人欺凌又无力反抗,可能还不如一条狗,这种拿人不当人悲哀或许成就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但他还需要一点实在的成功来满足自己作为人的需求。这种人性的基本需求,可能就是在阿Q开始想“女人”的事的时候苏醒的。继而是“恋爱的悲剧”继而是阿Q出走以及回来时小小的风光了那么一阵子。但伴随着人性的苏醒紧接而来的是死亡。阿Q的人性尊严尚未得以完全醒来就被迷迷糊糊的推上了断头台。这又让我想起来《狂人日记》人只有在“疯了”的时候才能真正看透中国千年历史的实质。——如此荒唐。也是无可奈何的必然。

我还想说“吃人”。中国封建礼教吃人,是啊,两千多年来统治者一直推崇儒家的哲学,为什么啊,因为这是一种奴化的哲学,说白了就是那人不当人,驯化你,就像羊群,所有的羊都只知道跟着牧羊人走,哪怕他在领着你走向深渊,麻木的羊群无所畏惧,只有当羊群失去皮鞭时才会感到惶恐。老子还在教不甘心做羊的聪明人“坐忘”。……其实啃咬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吃人文化”并没有伴随着新的时代的到来而结束,你去看看中国的教育,你去看看中国的官场,就知道了。孩子们没有得到拯救,不肯被吃掉的孩子被吃人的狂潮泯灭了,死去了;被吃掉的孩子又变成新的吃人者继续持着下一代孩子。鲁迅先生你知道吗?你要是知道了定然被气活了,但你也能理解,你习惯于从单纯生物学的角度揭示社会,你一定知道候鸟即使没有父母的带领也知道每年迁徙的方向,海龟没有父母的抚养也知道在五年以后回到千里之外的他出生的那片沙滩产卵……动物的血液里乘传着生存的本能,中国人的血脉里乘传了吃与被吃的历史。无可摆脱。

好像又跑题了……继续说阿Q。阿Q确是“可笑”的,但也有着掩饰不住的可爱。如赌博输钱后,站在人后面替人着急,闲人询问他的光荣史也坦诚相吐而丝毫不加遮掩,赊欠不给在他是不曾发生的……也许鲁迅对这样的小人物依然掩饰不住的爱,如写孔乙己等人,均不忘其善良的一面。并且,从人性角度看,他长期的受着压迫而不得解脱;他生性麻木,“革命”而成了“革命”的牺牲品;他的活着虽有些“偷混”,却大体上是依靠自己而生存,并没有顽赖的恶习,他的被杀自然有着深广的社会悲剧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3
这篇文章是鲁迅为自己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共收作品十四篇,起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迄于1922年的《社戏》。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而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正如这篇自序所言,是人的“病态”的灵魂。因此,《〈呐喊〉自序》是鲁迅作品中一篇十分重要的作品。我们要理解鲁迅忧愤深广的思想和简括鲜明的艺术风格,都应该从这篇序文入手。

这篇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弦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在这篇序文里,“医病”的问题,成为作者用于表述过去的一个基本线索。首先是为父亲买药医病,结果,“我的父亲终于日复一日的亡故了”。接着是上日本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决心“求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但作者看到的“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麻木的神情”的一群中国看客。作者从这群看客的身上,看到不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病症。作者由关注身体的病痛到关注精神的病痛,展示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进程。这一思想转化的进程,对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从艺术表现上,作者思想的这种转化,又仅仅是通过并不曾为他人所注重的几则小事的表述来实现的,这显示出作者准确、精到的把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这篇序文里,作者并没有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体现出了坦荡率直的艺术品格。而作为一篇序文,作品又恰当地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铁屋子”作为作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象征,它既显现了鲁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时也昭示了作者要领着国人从精神上走出它的决心。于是,“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从集子中所收作品看,也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一段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唤的特色。

这篇序文的写作特点,突出地体现出作者的用笔素朴、简括,不事铺排。这种笔触,与他深沉冷峻的思想桴鼓相应;同时作者的素朴、简括,并不意味着作者思路的单调、狭促。作者在描述生活锁事的同时,总是把他的得寸进尺触,抵向我们的心灵和精神。至今,这篇序文仍以它简括深思的艺术个性和忧愤深广的思想,给读者带来深层次的思索。
然而《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他于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是一次课堂上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的。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又谈到他把《狂人日记》等小说投稿到《新青年》的经过。他曾问办《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那人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是他便写了《狂人日记》,此后还陆续推出了另外十余篇。鲁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谈到《呐喊》的名称,他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中《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从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划,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裳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画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吧吧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历史,从封建社会走向了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而迈进,这是经过我们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经过了几代的国家领导,才走来来的,我们要继续努力,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同学们,让我们站起来,为我们的美好明天而奋斗吧!
参考资料:《鲁迅导读》
第2个回答  2008-12-13
自己不会写啊!作文书上到处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