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南北两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跪求南北两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随便说点都行!

南极:
南极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特征——平均海拔最高、风速最大、降水量极少且极端低温,形成了严酷纯洁而又极为敏感、脆弱和极易受到破坏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南极环境整体上表现为不均一性和不平衡特性,在南极大陆边缘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冰川和许多露岩区,成为本土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带.自南极发现以来,南极丰富的矿产、生物和淡水等自然资源以及其内在的荒野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先后吸引着各国前往南极开展海洋捕捞与加工、科学考察、旅游等活动,这就不可避免地给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诸如废气、废水,人类足迹与交通工具压迹,造访者和车辆对野生动植物的扰动与破坏,以及物种引入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尤其是南极条约协商国逐步认识到保护南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国加强了南极考察管理与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许可证制度等措施来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低对南极环境的影响.

北极: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地区近年来气温也不断升高,北冰洋洋面上的冰块在减少,北美洲东北部格陵兰岛上的冰层也在逐渐融化,灌木丛开始向阿拉斯加地区的冻土地带蔓延生长,格陵兰岛正在经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一段“变暖期”。自从1979年开始,这里的冰层融化面积就以16%的速度增长,并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覆盖整个北冰洋洋面的冰层面积缩减到了历史最低记录。如果单看其中的某一个变化,似乎只是在显示这一地区气候有变暖的倾向,但综合起来分析,这些现象却证实这种气候上的变暖是“真实”的。科学家们称,在这些表面变化之后隐藏的是自然界的某种“改变”,而人类活动也许应该对此负有一定责任。过去30年间,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海冰量下降了约8%,海冰面积总共减少了98.84万平方千米,比美国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两州面积总和还要大。过去50年间,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2℃~3℃,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部冬季气温更是平均上升了2.78℃~3.89℃。过去20年间,北极地区的冰层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约7.62厘米。北极地区发生的上述变化正是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初步表现,最终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北极正在变暖,而且变暖的速度比地球上其他地方要快得多,这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北极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及渔业资源的重要产区,北极仍将加速变暖这一现象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对于生活在那里的北极熊等极地动物来说,北极持续变暖将使它们遭遇一场大浩劫,而北极地区的居民如因纽特人等主要食物来源就是这些动物。报告预计,接下来的100年间,北极地区陆上年平均气温将上升3.89℃~7.22℃,海上年平均气温将上升7.22℃~10℃。

最近公布的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北极地区进行石油开采已经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并且其中一些将持续几十年。美国阿拉斯加以北的大陆坡自1968年以来,除了出产140亿桶的原油,同时还有大量的地热资源。现在的问题包括,是否允许在北极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进行钻探,这已经引发了政策上的争议。2000年,美国国会曾要求国家研究委员会专家组提供一份关于能源开采对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的评估报告。在冻土地带石油能够自行溢出,由于规模不大并且易于清理,因此,所造成的长期影响相对较小。迄今为止,所造成的主要影响有:公路有代表性地多建在有较厚砂砾层的滩沿上,这将引发洪水的泛滥以及灰尘的产生,并且改变了动物的栖息地;石油勘探中的地震研究,对冻土层造成的影响将持续几十年。一些活动对动物也有影响,如油田中的垃圾吸引了熊、狐狸和渡鸦,导致一些鸟类数量的下降。出于对海岸附近地震勘探的噪音作出的反应,北极露脊鲸开始向海洋深处迁徙。本地的猎人必须将他们的船驶向更远的海面,冒着种种危险的状况来捕捉北极露脊鲸。油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但是这些变化同时也增加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大量传统文化的丧失。人们也试图获得减少因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活动而对未来造成影响的方法。它强调通过实施新技术以及用冰而不是砂砾层修建公路,能够减少石油工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尽管如此,公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不大可能被拆除。迄今为止,被破坏的栖息地只有1%被重新恢复,而且通过自然恢复也是很缓慢的。石油工业向东部的挺进或许将影响北美驯鹿在北极主要兽群中的成功再生,而最近它的数量曾被认为已经得到了增加。

与生态平衡和大气污染相比,更加使北极居民担心的,是那些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例如,石油泄漏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广泛的破坏。1989年3月24日,“瓦尔德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湾北部的威廉王子湾附近撞在了布赖礁上,1090万加仑(约4000万升)的北极原油倾泻在海峡洁净的水面上。而在这之前,运输石油公司和有关的人士一再保证说,在这一带决不会发生泄漏事故,即使万一发生了,他们也有足够的设备和能力迅速处理。但是,当这次事故发生以后,石油公司却束手无策。他们设备短缺,人力不足,眼睁睁地看着大量原油迅速蔓延,在狂风和海流的推动下,一直扩散到500千米以外的大片海域。这次事故不仅使这片本来是最为干净、鱼产最为丰富的水域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使这一带的居民,特别是渔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还使大量的海洋动物,如海象、海豹、海狮和鲸鱼等,以及40多万只本地鸟类和100多万只候鸟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至于对广大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就更加难以估计了。这一事件成了科学研究的一个不幸的实验室。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冶炼同样会对北极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因为,矿产的开发必将导致公路的建设、井架的竖立和矿井的挖掘,以及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的出现。自然植被的缺损,将可能破坏永久冻土区的热辐射平衡,造成土地的剥蚀和侵蚀。此外,河床被拓宽和加深,河水变得混浊,流向和流速被改变,河中适宜鱼产卵的有沙砾的地方或被掩埋或被冲走。水、陆生态系统也已被从矿区冲过来的有毒物质污染,如水体酸度增加,土壤化学组成改变,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变化也引起土壤微生物、植物、水分状况、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积累的一系列变化。

北极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破坏就极难恢复,这是北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最大的不同。因此,无论是当地的资源开发和冶炼,还是北半球国家的工业发展,都必须考虑到对北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否则,发展非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常常会因追求短期效应而归于彻底失败。不能持续的发展必然加重业已存在的环境问题。有鉴于此,提出“没有破坏的发展”作为人类在北极或北半球实施的一种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是科学的和合理的。在这一目标下实现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土著居民,也有利于北半球甚至全球的环境与发展。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czdl/xszx/dlbwg/sjdl/200507/t20050703_219026.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