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并且迅速发展,自我矛盾开始出现,进入大学以后随着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分化,并且迅速发展,导致矛盾冲突日益明显。

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幻想,而现实往往不是他们所想象的,于是就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这种矛盾分化,使得大学生发生自我意识的改变,经过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而表现出各种激动、焦虑、喜悦与不安情绪。

当理想自我占优势时,往往会将客体我萎缩到实际能力以下,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从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甚至放弃努力,形成自我怜悯或伤感的心理状态。相反当现实我占优势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

2、自我意识矛盾日益突出,但调控能力相对较弱。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常常是矛盾的。

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波动的,对自己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忽而看到自己的这一面,忽而又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时而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高估或低估自己,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感到自己很幼稚,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又对自己不满。

3、自我意识的矛盾不断激化,出现混乱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通常表现为过高的自我评价和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限。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大学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

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大学生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



4、自我意识的矛盾转化不断进行,且渐趋稳定在自我意识由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由刚进校的依赖性和盲目性,渐渐转变为想入非非,到毕业前就显得沉稳多了。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转化使得大学生自我意识发生了明显的飞跃。

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差异,自我意识也逐渐趋向成熟。由此可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转折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矛盾表现最突出的阶段,对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自我意识教育和培养,可以促进大学生走上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之路,因此要引导他们全面认识自我,积极认可自我,努力完善自我。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自我意识的培养。

是引导主体按社会要求自觉地对客体进行自我意识的教育,是自我意识的最高表现,是大学生完善自己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全面认识自我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准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量力而行。

5、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大学生只有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活动,扩大社会实践,才能找到多种参考系,才能凭借参考系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自我,做到不自卑也不过于自信,不骄傲也不过于谦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