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正在上报建制县隐债风化解试点方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6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建制县隐债风险化解的新路径。据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各地正在上报创新的试点方案,其中核心内容是通过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来逐步置换隐性债务,展现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前瞻性和决心。


再融资债券的转型与应用

再融资债券,作为地方政府债务工具的一种创新,自2020年12月起,其功能扩展至不仅限于偿债本金,还用于隐性债务的置换。这种债券的两大主要用途是:一是针对风险较高的建制县区,通过试点化解隐性债务,帮助这些地区减轻债务负担;二是奖励债务管理出色的全域,进一步巩固财政健康。数据显示,这一举措在缓解地方政府短期偿债压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两次试点的地域分布与特点

建制县隐债置换的试点经历了两轮重要阶段。首轮于2019年,35个县市参与,主要集中在湖南、贵州、云南等省份,这些地方财力普遍较弱,债务压力巨大。而第二轮试点于2020年扩展至更多地区,包括北上广等发达省市,债务压力大的区域如重庆、天津等也得以纳入。这些试点地区的财政实力有所提升,但债务负担依然沉重,隐债风险化解的重点集中在那些信用风险较高的边缘区域。


申请建制县隐债风险化解试点,需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批过程,包括省级政府的评估、建制县的债务化解方案制定、财政部的审批等。今年,许多地方政府积极争取进入试点,如贵州,以期获得更多政策支持,进一步降低债务风险。


试点对债务化解的影响与展望

尽管债务限额与余额间仍有空间,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发行为风险缓释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中央财政的调控下,债务负担较重的地区有望得到更多援助。高层强调防范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债务化解需兼顾短期压力和长期本质性解决。短期内,债务置换是化解存量和短期偿债的有效手段,但要实现真正的债务清零,还需要城投平台转型和存量资产的盘活等深层次措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