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中的进出口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公式是基本正确的,但是推论是错误的。不讨论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危机,我们只是来指出那个问题逻辑上的漏洞。

一、公式为什么正确?
@Arlen 的答案讲得比较清楚了。
产出=利润+工人工资+其它。我们用收入法衡量GDP的话,产出=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姑且认为后两项就是原答主提到的其他,这是一个恒等式。

二、但后面文章的推论全是错误的
这篇文章推论说,因为产出=利润+工人工资+其它,而老板得到的利润不会完全用于消费,所以可以推论出商品售价>老板的消费+工人的消费。永远供过于求,而老板为了达到均衡会倾向于减少生产,造成工人更少的工资,又供过于求了,这永远是一个死循环。

这个模型的问题在于没有考虑投资。
再拿出这个模型:
产出=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
其实是 产出=劳动者报酬+企业报酬(中间两项)+政府收入
说中间这项,企业报酬。按照西方经济学,假设社会要求的平均报酬率是5%,如果厂商预期再投资能够超过这个报酬率,那么它就会进行再投资;如果厂商预期不能超过,那么它会将利润分配给股东,由股东进行其他途径投资。我们假设再投资收益率是4%,企业将利润分配给股东,股东就会将资金投向其他领域,以寻求5%的平均报酬率。这笔钱,可以借给劳动者提前消费,可以借给其他企业扩大再生产,可以借给政府部门进行再投资。在理想情况下,闲余资金会配置到高报酬率部门,而随着边际报酬率递减,最后各部门报酬总归趋于一致,达到我们前面所说的社会平均报酬率。
因此,最终,
产出=劳动者报酬+企业报酬(中间两项)+政府收入 收入法
产出=消费(劳动者+企业家)+投资支出(企业和政府) 支出法,不考虑进出口
这是两个恒等式,跨期模型的最后,各部门边际报酬趋于一致,达到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均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