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的湿气比较重,怎样有效的祛湿?

如题所述

阴虚体质可以理解为:津液少。本来就缺津液,再用水就火上浇油了。

也有复杂的情况。成年人多夹杂各种体质,阴虚体质也可能伴有湿气。但如果以阴虚为主体质,则不建议祛湿。

为了方便大家自查,以下是不适合燥湿的阴虚症状列表:

舌诊:舌质薄,红色,舌苔薄而少,明眸几乎看不到任何舌苔。

察汗:更年期有盗汗(夜间出汗),或者天很热也不容易出汗。

符合以上两个要求的人,由于津液不足,津液耗散过多,即使体内有水分,也不宜用赤小豆薏米祛湿,而应以健脾养血为主。

体内湿气重,每天做这4点,调整体质,有效祛湿

第二种特别不适合红小豆薏米,但也是最容易误用的:

脾肾阳虚者


我们的身体分为五个内脏,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阴阳。阴阳平衡了,就没有病了。正常情况下,脾控制水和粮食的运输,使我们所吃所喝的食物和水成为营养,输送到身体所需的内脏。肾脏控制着水,允许体内多余的水和杂质排出体外。

脾肾阳虚的人,就像天上的太阳不够强,晒不干地上的水,导致体内水重。时间久了,寒气上升,阳气下降,水结冰,就成了医生常说的“脾胃虚寒”。

这类人往往有以下表现:

1.外观:这是最直观的表达。常超重或易肥胖,肥胖部位集中在腹部、臀部和大腿。这是因为下焦和中焦,即脾和肾所在的位置,在水和液体的运输中失衡,寒湿在脾和肾中受阻。

2.舌象:舌苔白腻,舌质淡白,仿佛喝了牛奶。舌头比较胖,有边缘或者齿痕。但是没有黄藓。舌苔白腻表示寒湿,舌淡表示体质虚。无论是阳虚还是血虚都会出现舌淡。

3.出汗:表现为自汗,白天经常大量出汗,运动或室温较高时易出汗。

4.精神:容易疲劳虚弱,经常头晕,容易晕车晕船。这是因为脾阳不足,水淋在头上,产生一种沉重的“裹头”感。

5.睡眠:脾肾阳虚的人往往睡得晚,因为阳气虚弱,早上阳气就长不大了。即使他们睡了一整夜,他们仍然会感到疲倦和虚弱。

6.二是脾肾阳虚的具体表现。

对于脾肾阳虚的人来说,大便往往不成形或粘在马桶上,味道一般不重,如果感冒或吃了不好的东西,就容易腹泻。脾阳不足,运化吸收能力就会差,所以食物中的水分会排出而没有被充分吸收,往往伴随着食物的未消化。

尿,脾肾阳虚的人往往小便长而轻,小便频数,憋不住尿。喝了点水,一会儿就想尿尿。出门感冒更容易跑厕所。有些晚上起床很多次。肾阳不足,肾藏精、吸气功能就差,所以对尿的固着就弱。就像水龙头的开关出了问题,有水的时候一定不能留下来?

脾肾阳虚者,正气不足。红豆薏米祛湿,带走津液时,势必伤正气。另外,其凉的特点会使脾肾阳不足的情况加重。

看到这里,是不是说明大家都不建议喝红豆薏米?也不尽然。

赤小豆薏仁确实身体积滞严重,津液充足,喝一点利尿剂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我每天都喝,并期望它对我的健康有好处,那么我不得不建议。要时刻知道,这个东西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2
体内湿气重可饮食和中药结合来进行调理祛除。但需要知道的是,湿气重并不特指某一类疾病,有湿气不等于有病。
湿气的产生,多是因为身体肥胖,机体内痰湿太多;或者因为喜欢吃生的、冷的、肥甘厚味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不能正常的输布津液,津液的输布发生障碍,这样就会水津不化,聚成湿,湿气停聚则形成痰。
祛湿气宜合理饮食,多吃一些清淡的水果蔬菜,少吃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为了防止脾胃受损而形成湿气,应当多吃清淡的蔬菜水果,如菠菜、油菜、白菜、胡萝卜、苹果、香蕉、梨、猕猴桃等等。同时还应该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薏苡仁、栗子、山药、大枣、蚕豆等。中药应辨证的选择平胃散、四妙丸、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羌活胜湿汤等等。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的选择汗蒸、泡脚、拔罐、艾灸等方法。
第2个回答  2021-05-02
1、泡脚泡澡。水温40-45度,最好选择睡前泡脚,泡20-30分钟左右。2、可以每周运动2-3次,每次至少有氧运动45分钟到一个小时,有氧选择跑步、跳绳、有氧操,尤其是跑步,排汗对于祛湿也有一定效果。3、拔罐。这个建议冬天进行,夏天不是不可以拔罐,主要是不太好看。冬天刚好可以遮住拔罐的痕迹。
第3个回答  2021-05-02
可以多吃一些祛湿的食物,比如冬瓜,绿豆,鲤鱼等,还可以在做菜的时候适当放入一点香料。平时还可以多做一些运动,比如打球,跑步等,让汗出透,这样也有利于气体的通畅。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泡到额头微微出汗,也能够很好的去除体内的湿气。
第4个回答  2021-05-10

缓湿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