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草草,北伐反遭痛打,刘义隆北伐为何会惨败而还?

如题所述

在南北朝中,疆域最大的无疑是刘宋王朝,它的开创者刘裕是一位英雄,发迹之后不仅率军北伐,还一度收回了黄河流域的广大领土。

全盛时期的刘宋,拥有大半个中国,是最为接近统一全国的南朝,可惜他的子孙不肖,不仅没能继承他的意志完成统一,更是还把江山给丢得差不多。到了后期,刘宋江北的地区已经基本都丢了,与北朝的交锋也处在守势,很难发起什么有威胁的进攻,这一切的转折点就在宋文帝一朝。

刘义隆作为非正常继位的皇帝,他靠着自己的能力,赢得了朝内人们的支持。他在位期间也是大力改革,很好完成了自己父亲的意志,让国内出现了难得的太平景象,这也是后世评价极高的元嘉之治。可刘义隆随即就出现了一个重大失误,那就是贸然选择北伐,他的一系列北伐差点导致国家灭亡,要不是他的儿子刘骏救场,把他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好了,可能刘宋江山就要被断送了。

刘义隆针对北方的战争,并不是一次的大战,而是一个系列的大战,他很早就开始派人去攻打北朝的领土。当时刘义隆对北伐还没有报那么大的期望,因此第一次没打成功,他也及时终止,一直等到二十多年后,到了元嘉二十七年才开始第二次的北伐,可第一次刘宋军队惨败,第二次也没能打赢。磨刀磨了二十多年的刘宋朝廷三路北上,可还是遭到了北魏的猛攻,这次不仅溃败,更是直接让拓跋焘打到了江边,差点就过江直接打到建康了。

两次北伐的失败,让刘义隆也失去信心了,第三次的北伐规模并不大,也没能取得胜利,可相比前面两次的损失,这次已经算是败得比较体面了。打仗是非常烧钱的活动,光是第一次失败,史书就记载刘宋国内府库为之一空,而第二次为了能准备充分,刘义隆倾尽国内的财富,甚至还跑去跟门阀大户借钱,结果让拓跋焘横扫江北,损失就更加惨重了。自此,刘宋很难对北朝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一统的美梦就这么破灭了。

刘义隆北伐的失败,内部原因其实是相对少一些的,历史上南朝的北伐,往往都是内部愿意失败的。可刘义隆不仅做足了准备,他还是一个坚定北伐的君主,手上也有檀道济,薛安都这样的名将。同时他也不是没有眼光,比如他后面两次都是针对北魏政权内乱,趁机发动的北伐,在时机上选择也非常到位。

他的失败其实能反映出南朝的几个大的劣势,首先是气候问题,在第二次北伐的时候,一开始拓跋焘就没有动静。他这么一位征战多年的老手,并不是害怕刘宋的军队,而是等时机。宋军北伐是选择在七月,他们需要选择北方气候合适,暖和的时候出兵。而拓跋焘是等到气候骤降,北方开始冷起来的时候出兵,刘宋军队往往都是以步兵水军为主,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并不适应北方的寒冷气候,一旦河流土地结冰,他们的作战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南朝的部队这种问题无法避免,他们没有足够的骑兵,没办法保证军队快速北上,能在冬季到来前就打下大部分的北方,除非他们有像刘裕那种极为能打的狠人。可刘裕这样的人,几千年也出不了几个,因此刘宋的军队就这样在北方被拖到了冬季,气候阻挠了无数志在北伐的人。

此外,南朝缺乏一个统筹全局的帅才,比如第二次的北伐,刘宋三路军队是需要相互配合,像西路薛安都其实打得不错,可就是受到其他队友的拖累。

刘宋的几次北伐,没有一个能主导全局的总帅调度,导致王玄谟这样的草包也能担任统帅,而檀道济这些人并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帅才。几次成功的北伐,都有像桓温,刘裕,朱元璋这种能统筹全局的帅才,才能规划好北伐。

对于刘义隆来说,他也是属于生不逢时的那种,南朝天生的劣势,是他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的。而他所处的时代,又缺乏足够多的人才,这与门阀的强大有着极大的关系,有才能的人无法上位,官位被垄断,可选择的能人就有限了。刘义隆确实是一位好皇帝,可有些事情,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他没有看透这个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9
因为他手下的谋士较少,而且他之前还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北伐,所以他第三次北伐的时候,兵力不足,而且后期也补给不上,所以会惨败而归。
第2个回答  2021-01-08
这是因为当时统治者的统治非常腐败,而且当时北方的势力非常强大,所以才会导致他北伐失败。
第3个回答  2021-01-08
之所以惨败而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想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从而赢得战争,真的是痴人说梦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