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地坑院”民居,为何都在家中的院里种棵树?

如题所述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就会因地制宜的来建造居住的房屋,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房屋建造形式,我们就称为“民居”。比如在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当地地处热带植被茂密,傣族的竹楼就是适应环境的理想居所;在我国的长江流域的江南地区,民居多是粉墙黛瓦,前后通透,厅堂高大,与当地潮湿多雨,夏季气候闷热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地坑院

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年降水量减少,民居建筑的防水功能逐渐减弱,特别是到了我国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房屋多以土墙建造,很少考虑防水排水。不过,我国北方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气候较为寒冷,民居建筑的防寒保暖功能比较突出。比如,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拥有深厚的黄土覆盖层,当地居民在垂直的黄土立面上,开挖窑洞,作为居住场所,成为黄土高原特有的景观。窑洞民居在我国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都有广泛的分布。

黄土高原分布图

我们知道窑洞的开挖需要一个垂直的黄土立面,也就是相当于要有一个黄土悬崖,但是黄土高原有些地方地势整体十分平坦,比如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就是类似情况,也就是说当地人没有办法开挖窑洞。由于当地地下黄土覆盖层深厚,厚度在100米以上,而且当地气候较为干旱,地下水水位多在30米以下。所以,当地人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深达6至7米,长宽12至15米的巨大正方形或长方形深坑,把这个坑作为院子,然后在深坑的四壁水平开挖10至14个窑洞,从而形成居住的场所。

过年时的地坑院

这种当地特有的居住方式,所有的房屋建筑和家居设施都在地平面以下,也就是居住在地下,所以就称为“地坑院”,这是当地人们因地制宜的智慧体现。在地坑院的院子当中一般都会种一两棵树,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种植的树多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常见的树种包括梨树、榆树、桐树或石榴树,树冠通常高出地面,露出树的顶部。院子里种一棵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起到“警示作用”,由于地坑院隐藏在地下,地面上的人们很难发现,利用高出地面的树冠来提醒人们,以免掉落到坑内。此外,院子中种上一棵树在夏季季节也可以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到了冬季落叶后又可以减少对阳光的遮挡。

地坑院和院中的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7
可能是为了夏季乘凉,毕竟高原的夏季还是很热的,有棵树能遮挡一些阳光,让院子里凉快一些。同时也能对院子上面的人起到警示作用,这里有一个院子,小心别掉下来
第2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地坑院容易积水,在院里种树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黄土高原的“地坑院”民居,都在家中的院里种棵树。
第3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夏天的时候黄土高原都是比较热的,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种树就会比较的凉爽。
第4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这个地方的夏季气候比较闷热,所以在自家的院子里面种一棵树也可以起到遮挡阳光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