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晶歆获奖情况

如题所述

史晶歆在学术研究领域表现出色,多次获奖。2007年12月,她的论文《从的创作谈对当代舞的理解》在《舞蹈》杂志上发表,并在北京市文联的第五届“文艺评论”学术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年9月,《中国舞剧身体语言的叙事初探》发表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在学院奖舞蹈比赛中获得论文创作三等奖。


在舞蹈创作方面,2006年8月撰写的学术论文《中国舞剧叙事媒介与叙事策略初探》在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斩获金奖。2009年,她创作的当代舞《霞谐帛瓦-白》和舞蹈影像作品《霞谐帛瓦-觉》分别在“学院奖”舞蹈比赛中获得创作三等奖和一等奖。此外,她还指导的音乐剧《空城》在首届“学院奖”中获得优秀创作与表演奖。


史晶歆在古典舞领域的作品同样引人注目。2006年,她为北京舞蹈学院创作的《路遥遥》在河北省和华北五省市舞蹈比赛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2005年,她与法国编舞家Susan Buirge合作,连续两年获得法国文化中心全额奖学金,并在巴黎进行了深入学习和交流演出。


在舞蹈比赛上,她的作品《日子》多次获奖,包括第五届“荷花杯”舞蹈比赛铜奖和“荷花之星”称号,以及“首届江苏省青年舞蹈比赛”的“最佳希望奖”。她还为儿童创作的作品如《快乐花园》和《足球宝贝》在多个全国性舞蹈比赛中荣获金银奖项。


在学术教学方面,史晶歆已获得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一、二、四级的优秀教师资格,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同样优秀,荣获多个奖学金和优秀称号,包括自编自演的双人舞《水墨游》在舞蹈比赛中屡获佳绩。


综上所述,史晶歆在舞蹈创作、学术研究和教学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展现了其深厚的舞蹈功底和卓越的才华。
扩展资料

史晶歆,生于兰州,长在上海,12岁进入上海市舞蹈学校,接受专业传统中国舞蹈的学习;17岁时考取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从事中国舞的编排;2005年获得法国文化中心的奖学金远赴法国与编舞家Susan Buirge学习编舞,步入当代舞新领域;2007年被亚欧基金会(Asia Europe Foundation)点名入选“点对点”(Pointe to Point)第五届亚欧舞蹈论坛,并获得中国舞蹈家协会的资助,开始广泛地进行国际舞蹈项目的交流与合作;2008年成为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最年轻的导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