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 历史利率变迁

人民银行 历史利率变迁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的中心金融机构,代表国家制订(或参与制订)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统一管理全国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机构,是代表国家进行金融控制与金融管理的特殊金融机构,是现代经济与金融体系中的“信用制度枢纽”。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史学科独特的历史视角,运用历史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1948—1998年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进行回顾,探讨制度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以期有助于中国中央银行历史研究的全面展开,并为完善当代中国中央银行的模式提供历史借鉴。
  本文在构思上,按照中央银行是否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基本职能将建国后的中央银行史划分为比较大的三个阶段:1、中央银行变迁的初始阶段(1948—1978);2、过渡的中央银行体制时期(1979—1992); 3、逐步完善的中央银行体制(1993—1998)。在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时,为保证各个阶段分析连续性和可比性,本文集中地抽取了中央银行体制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横断面进行重点分析。比如:中央银行剥离其蕴涵的商业银行职能的程度;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手段;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的调控目标,通过这种横的分析和纵的不同阶段联系,希望能够集中反映不同阶段中央银行体制的演变特点,为结论部分从整个历史的视角来把握中央银行的变迁特点作出铺垫,在最后本文还对中央银行体制在变迁过程中的某些行为选择进行了反思。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的初始结构
  本文认为7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基本上是国内唯一的金融机构,概括起来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1948—1952年,国家银行体系的创建时期;(2)1953—1978年,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系形成时期。
  第一阶段:1948—1952(历史叙述略),在本期内其制度选择具有以下特点。1、集中的国家银行制度。这种体制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核心领导力量和基础,首先对旧中国的金融业进行了整合,取得了领导地位。另一方面是在“三反”、“五反”运动之后,又在国家对资本主义金融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组成一个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中央银行职称与商业银行职能并存。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开展存款、贷款、汇兑和对外结汇等商业性业务行使商业银行的职能;另一方面,通过发行人民币,统一了全国货币发行,承担了制定和执行统一的金融政策,管理全国的金融物价和外汇交易,代理国库收支,建立清算制度,管理现金收支等中央银行职能。3、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举。比如,人民银行依据各大区已颁布的有关金融法律,重新制定了金融机构资本额的标准;同时,人民银行还组织成立了利率委员会,引导市场利率。 4、货币政策的核心是稳定金融物价。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提高放款利率;(2)举办折实储蓄和定活两便储蓄,以疏导社会游资;(3)实行有松有紧的贷款政策,有重点有选择的扩大放款;(4)减少货币供应量。
  第二阶段;1953—1978(历史叙述略),在本期内其制度选择有以下特点。1、人民银行独家垄断金融业。即国内所有的金融活动几乎都是经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所有的信贷资金不论是来源或用途,完全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存统贷下管理,各级银行吸收的存款全部上缴总行统一使用。银行的各种贷款,则由总行按核定的计划指标逐级直达,各级银行在其指标范围内发放贷款。2、带有浓重的“计划”色彩,既非真正的商业银行,又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是完全依据国家的实物生产计划来发放信贷和发行货币,并根据国家计划来集聚社会资金,是全国的“货币发行中心、会计出纳中心和结算中心”。3、忽视用经济手段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以利率机制为例,档次少且结构不合理,不能充分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灵活调节资金的供求关系,不能反映资金供贷的期限长短和风险大小。4、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综合信贷政策且目标单一。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利国有商业银行对信贷的计划和分配实为同一体,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的。在通货膨胀时,以稳定货币为目标;在一般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发展为门标。
  国家银行体制的合理性和弊端:1、合理性。(1)1948—1952。以人民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能够将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结合起来,以国家信用为依托,有利于提升金融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心理预期,同时,这种集体的制度结构,能够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集中到国家,通过行政体系由上至下的执行结构将政策意图迅速贯彻到基层,与政府的行政力量互为依托,有力配合了政府打击投机,统一财经的工作,稳定了物价。(2)1953-1978。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制是为适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战略设计的制度,其作用是把有限的资金优先安排到国民经济的计划重点产业和项目中,实现了资金配置与发展战略目标和低利率宏观政策环境衔接。2、体制的弊端体现在体制内的无效率。(1)经营机制导致无效率。(2)信息传递机制导致无效率。(3)计划管理的无效率。
  效率的低下,使得整个体系内容运行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集中的计划管理虽然暂时压抑了制度变迁的内在要求,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后期,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分工不断细化,横向经济交流越来越密切,原有体制的弊端便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并日益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小结;在计划经济时期,并没有确立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体制,其国家银行体制虽然具有某些中央银行体制的功能,但并不完备也不充分,不过它为中央银行体制的制度变迁提供了现实准备,其本身的制度结构的效率低下则提供了变迁的动力。
  第二章 从国家银行体制过渡到中央银行体制
  随着中国逐步地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伴随着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户国的经济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1、国民收入构成发生变化;2、国家财政能力的下降;3、经济货币化的存在潜在收益。从而使各方面都感到,多年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国家银行体系已经不适应国民经济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制度变迁是必然趋势。在本阶段国家银行体制向中央银行体制的变迁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概况起来经历了两个阶段:(1)1979—1983年:向中央银行体制过渡时期;(2)1984-1992:中户央银行体制形成时期。
  第一阶段:1979-1983。(历史叙述略)其制度选择如下:1、混合式的中央银行体制。
  (1)从职能来考察。作为发行的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职能还不健全。(2)从业务范围来考察。中国人民银行仍然从事商业银行业务。2、宏观调控的手段逐步多样化。反映在(1)直接调控方式即信贷管理起主导作用。(2)以利率为杠杆的间接调控也开始发挥作用。3、货币政策比较稳定。这段时期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币值”,政策工具还是综合信贷计划,做法是通过适当增加货币供应,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的适当增长。
  第二阶段:1984—1992(历史叙述略)。其制度选择如下:1、仍属于过渡时期的中央银行体制。(1)从职能结构上来考察。中央银行体制虽然已经形成但职能结构还不完善。(2)从业务范围来看。商业性业务由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承接,但这种剥离并不彻底,中国人民银行还承担了部分专项贷款业务,兼办一些政策性贷款业务。(3)在独立性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很小主要体现在与财政的关系上。2、开始采用多种手段来调控经济。首先,改革了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其次,是确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第三,强化中央银行职能和法规建设。第四,开办商业票据的再贴现。3、货币政策仍然对经济增长负责。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为是服从于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双重目标,但实际上在我国经济发展优先的情况下,稳定货币的目标必然处刁:从属和次要的地位。
  体制变迁的原因分析:国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和国家财政能力的下降,使得以往国家通过财政获取和控制经济剩余的能力下降,经济货币化的潜在收益又为国家对金融制度选择提供了动力。国家为了保证获得货币发行收益开始发展中央银行制度,为了获取金融剩余则在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健全中央银行的调控和监督机制,强化其促进经济增长和货币稳定的双重作用。
  小结: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国家银行体制向中央银行体制的变迁,但在制度选择上只有过渡的特征,具有进一步完善的需要。
  第三章 1993—1998年:现代中央银行体制逐步完善
  (历史略)制度选择的特点如下:
  1、中央银行体制逐步完善(1)从中央银行的职能来考察。《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标志我国中央银行体制走向成熟。(2)从业务范围来考察。中国人民银行逐步与商业性业务剥离,中国人民银行只承担中央银行职能,不再承担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职能。(3)央行的银行监管职能加强。中央银行专事银行监管。(4)央行的独立性增强。体现和政府的关系上,人民银行成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但又向全国人大汇报工作,与国务院保持相对独立;和财政的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不准对政府财政透支,不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2、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基本确定。一是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研究公开市场业务;二是再贴现业务进一步发展;三是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四是完善利率形成机制;五是从1998年起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六是灵活利用利率政策,配合总量调控。
  3、央行管理体制框架形成。总行下设9个分行(包括20个金融监管办事处)。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权集中于总行,分行集中力量加强金融监管,金融服务面向基层。这次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4、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控的中介目标开始了由信贷规模向货币供应量的转化进程。从1994年第三季度起,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告。
  变迁的原因:中央银行制度的逐步完善主要动力来源于国有金融改革陷入困境,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陷入困境。因此,中国一方面开始加快收缩国有金融产权的规模,加快体制外非国有金融产权的增长,并且开始逐步培育金融市场;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央银行,以适应金融产权多元化的趋势,并注意防范由于国有产权的收缩而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第四章 总结
  中央银行制度变革的特征:
  1、中央银行制度变迁的转轨性或过渡性。(1)、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变迁是一个独特的制度变迁过程。我国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中央银行制度,面临着对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国家银行体制的改造和具有鲜明市场经济特征的新兴商业银行的规范。这一特定的转轨经济或过渡经济背景,决定了同西方中央银行制度相比较,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构建和变迁是一个十分艰巨和复杂的过程。(2)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变革带有明显的“非帕累托改变”特征。制度变迁必然会存在利益分配和利益冲突,各种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使中央银行的制度变革经常陷入变革的僵持状态。因此,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往往不得不采取“先易后难”、“双轨过渡”的改革战略。
  2、中央银行制度变迁的渐进性。(1)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化。表现在:在改革前的经济体制初始结构中,人民银行只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是计划和财政的附属;从1979—1984年,随着市场调节的逐步引入,金融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但在当时对金融体制并没有一个改革总体的设计,更多人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明显的“试错”特征;中央银行制度的全面推进的标志是199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2)改革成本与改革方式的选择。
  1979年以来,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的构建与制度变迁,针对金融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困境,主要选择了改革阻力较小,摩擦成本低的渐进式改革方式。首先,将大一统的中央银行体制中单一的金融产权多元化,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机构;其次,逐步的中国人民银行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逐步分离,直至中国人民银行仅仅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能。第三,逐步削弱政府对中央银行的行政指挥作用,割断中央银行和财政的联系,从立法、组织、政策、财务和资金运用上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3、中央银行制度变迁中国家的作用。金融体制变迁本身与金融利益主体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紧密关联,或者说只有从金融主体自身的效用函数出发,才能深刻而准确地理解金融体制的变迁过程。只要国家从中央银行体制的发展中所获的收益大于所付的成本,中央银行体制就不会停止发展,国家就会千方百计地设法去更好地健全和发展中央银行体制。
  几点思考:1、关于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应该保持是单一的,即“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此外,随着近年来经济和金融开放度的扩大,加入WTO的临近,国际收支的规模及经济影响日益显著,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也应包括国际收支平衡的内容。2、关于宏观调控的手段。从发展趋势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大背景下,计划手段正在逐渐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和条件。3、关于加强独立性的问题。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赋予中央银行一定的独立性,使其不会为政府的短期目标所左右,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短期内保持宏观金融形式的稳定,而且对于我国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是极为重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21
答:中央银行作为一国的中心金融机构,代表国家制订(或参与制订)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统一管理全国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机构,是代表国家进行金融控制与金融管理的特殊金融机构,是现代经济与金融体系中的“信用制度枢纽”。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史学科独特的历史视角,运用历史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1948—1998年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进行回顾,探讨制度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以期有助于中国中央银行历史研究的全面展开,并为完善当代中国中央银行的模式提供历史借鉴。
本文在构思上,按照中央银行是否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基本职能将建国后的中央银行史划分为比较大的三个阶段:1、中央银行变迁的初始阶段(1948—1978);2、过渡的中央银行体制时期(1979—1992); 3、逐步完善的中央银行体制(1993—1998)。在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时,为保证各个阶段分析连续性和可比性,本文集中地抽取了中央银行体制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横断面进行重点分析。比如:中央银行剥离其蕴涵的商业银行职能的程度;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手段;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的调控目标,通过这种横的分析和纵的不同阶段联系,希望能够集中反映不同阶段中央银行体制的演变特点,为结论部分从整个历史的视角来把握中央银行的变迁特点作出铺垫,在最后本文还对中央银行体制在变迁过程中的某些行为选择进行了反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22
no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