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如题所述

玉米大斑病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具有广泛的分布、快速的发展、严重的为害和防治上的困难,它每年可导致玉米产量大幅减少,严重时甚至可造成绝收。为了有效地进行防治,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玉米大斑病的病害特征
玉米大斑病,亦称叶班病、条斑病或叶枯病,主要对玉米的叶片、叶鞘和包叶造成危害。感染的叶片上最初出现水渍状的灰色小斑点,随后沿着叶脉迅速扩展形成褐色大斑。在严重的情况下,病斑会连成一片,叶片变黄并枯死,导致大片植株死亡,从而造成玉米产量的大幅下降,甚至绝收。
二、玉米大斑病的发病条件
玉米大斑病的流行不仅与玉米品种的感病性有关,还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当气温保持在20至25摄氏度,相对湿度超过90%时,病害易于发展。特别是在玉米拔节至出穗期间,如果气温适宜且连续出现阴雨天气,病害会迅速蔓延,导致大规模流行。此外,玉米孕穗到抽穗期如果氮肥供应不足,或者在低洼地区种植过密,也会加剧病害的发生。
三、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措施
1. 选择抗病品种:在选择玉米种子时,应挑选抗病性强的品种,这为防治病害奠定了基础。
2. 加强农业管理:在底肥中应混合施用有机生物菌肥和中微量元素,如硫酸铜、镁、锌、硅等。在玉米6至8片叶的苗期,应喷洒一次光碳菌肥,以增强植株的健壮性,提高抗病能力。
3. 药剂防治: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至关重要。在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可使用玉米菌克等药剂进行喷洒,每隔5至7天喷一次,连续喷洒两次,以有效控制病害。
4. 预防措施:在6月中旬病害发生前,可施用玉米一菌克400至500克/公顷,加水400至500公斤,10至15天后再次喷洒,连续喷洒两次,以达到预防目的。
5. 病期治疗: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在发病初期,使用玉米菌克500克/公顷加水500至600公斤进行喷洒,间隔5至7天后再次喷洒,连续喷洒两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以上就是对玉米大斑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为了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必须严格控制各种病虫害,其中包括玉米大斑病。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玉米大斑病的知识,欢迎补充讨论。以上内容为玉米大斑病的相关信息,更多农业知识请访问青瓜网。推荐阅读:玉米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玉米品种、轮作倒茬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