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军委让黄永胜当彭老总副手,林彪为何提出想换一个人?

如题所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随着联合国军的步步推进,中央军委就是否出兵朝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支持出兵朝鲜的一派认为我们急需一个和平的环境,一边美国人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另一边又威胁我国东北工业重地,我们急需一个和平的环境;反对出兵的则认为新中国刚刚成立,新中国百废待兴,没有能力支撑一场远离本土的作战。

经过三个月的讨论,最终确定由彭德怀带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征朝鲜。但时间紧,任务重,根本没办法组建一个新的指挥所,中央决定,将十三兵团指挥部作为志愿军的指挥部。

按照这种设定,13兵团司令员黄永胜也作为彭老总的副手最为合适。黄永胜是林彪手下的一名战将,而林彪却对黄永胜出任志愿军指挥部司令员一职极为不满,且提出了换人的想法。

林彪为何要提出换人?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将围绕此时,叙述那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

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我方对于朝鲜内战并无干预的想法,但随着联合国军的加入,党中央已经对战争的结果进行了预演,以至于到后来需要出兵朝鲜,来阻挡联合国的北进。

按照预言,一共有两种结果:

自从战争爆发之后,党中央就一直在观察着双方的局势。随着时间的一步步推移,朝鲜内战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刚好是印证第二种设想,南朝鲜得到美国的支持之后,开始不断向北朝鲜进攻,这让北朝鲜一直都处于被动的局面,如果此时没有外部势力介入,那一定是会是一场败仗,最后得意的只有南朝鲜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央军委在7月2日的时候召开了一场会议,主要就是对抗美援朝做出指示,并且商量相关的策略。

主席沉重地对着大家说:“同志们,之前一直观察着朝鲜方面的局势,我们都希望局势不要一直往更加恶劣的方向发展,但是如今这样的局势已经说明了一切,那就是我们必须要采取必要的行动了。”

话毕,周恩来便接着补充说:“为何要抗美援朝,想必大家的心里都是有数的,如果我们不去援助朝鲜,那下一个遭殃的就是我们国家,到了那个时候,就真的没有办法像现在一样,可以有安稳日子过了,并且,我们不仅仅只是保卫我们国家那么简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充分的展示我国的国家力量。”

在确定出兵朝鲜之后,谁带队出征成了头等大事。这个会议比之前任何一个会议都要重要,单单是确定指挥人选,就用了两天时间。

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让四野的部队前往朝鲜。原因极其简单,因为四野一直是林彪带的部队,猛将如云。再者这支部队一直都活动在东北地区,气候条件之类的都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派他们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彭德怀被任命为总司令,指挥朝鲜战争。彭德怀将军的能力是大家都公认的,所以没有人对此有异议。

但关于指挥部副司令员的任命,大家却表示不太认同,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尤其是林彪,他是第一个提出来的。

“我不同意让黄永胜来担任,我觉得他并不能胜任这个职务,虽然他也是一名勇猛的将军……”林彪举起手来,非常坚定地向主席提出意见。

“那你认为那个可以胜任这个职务?”毛泽东听到林彪这样反对,于是就想要听一下,他到底是有什么高见。

“邓华,他学识高,性格不骄不躁,从各方面来说,他都是最合适的。”林彪说完之后,毛泽东也觉得他说得很不错,认真考虑了一下,然后点了一下头。

林彪的这一番话,像是点醒了大家。没过多久,罗荣桓以及刘亚楼等人都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我也是非常地认同林彪将军的提议,黄永胜可以说是一个武将,因为他从小家庭条件不好,缺乏文化教育,这让他在战略方面有许多欠缺……”

最终,为了大局考虑,毛泽东便将志愿军副司令员的位置交给了邓华,也特别期望他可以好好地辅助彭德怀总司令,然后为国家打下胜仗。

此时的邓华正坐在一把藤椅上,慵懒地靠在上面,他的手里拿着一张报纸,上面正是报道着最近发生的朝鲜内战。

突然,警卫员从门口跑了进来。邓华看见警卫员是如此地着急,还没等警卫员告知他是什么事情,他就直接开口询问说:“怎么了?毛毛躁躁的。”

警卫员气喘吁吁地说:“主席让您去朝鲜。”

邓华对此时没有准备的,一脸的不可思议。在此之前,中央提过把志愿军司令部设在13兵团,也就是黄永胜的指挥部,黄永胜也理所应当成为彭老总的副手。邓华琢磨着难道把黄永胜换掉了?

邓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脸不可思议,于是便疑惑地询问警卫员说:“我之前得到的消息可不是这样的,都说是安排了13兵团司令的黄永胜前往朝鲜吗?怎么还没有上战场就把他给换掉了?”

邓华在接到这个重要的任务之后,便开始走进书房里,拿起笔和纸开始研究朝鲜当前的局势,以便之后去到朝鲜能够更好地作战,并且他还做了一份报告递交给了中央。

几天之后,邓华便在毛泽东的召唤之下来到了北京。毛泽东见到他的第一句就说:“你前几天写的报告我看了,确实是与平常人不同,见解非常的独到,我也非常期望你可以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你应有的水平……”

10月5号,中央签下出征朝鲜的文件,志愿军箭在弦上,整装待发。

当天晚上又再一次召开会议。在会议上,邓华又就出兵朝鲜的兵力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说:“一开始决策说,出兵朝鲜只用两个兵的力量,但是这样着实是太少了,还是要再增加两个兵团的力量才是比较好的,并且还要留下一个部队进行部队的善后工作……”

彭德怀觉得邓华说得有道理,于是就向上级反映这个情况,上级立马做出回应,给他们增加了两个兵团。

他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林彪会反对黄永胜,自己多少是知道黄永胜的性格以及习性,但深究其中林彪推荐自己的主要原因,自己还是有一点迷糊的。

但与此同时,邓华也是按耐不住的高兴,因为自从解放战争结束之后,他也就再也没有机会再次去上战场了。这对于一个曾经在战场上叱诧风云的老将军来说,是痛苦难耐的事情,所以知道自己得到这个出征的名额的时候,十分高兴。

在抗美援朝中,彭德怀作为总司令带领着志愿军一路上披荆斩棘,无数次打退美军的进攻,一次次将他们打退到三八线以南的位置。

邓华作为他的得力干将也是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特别是到了战役的后期,彭德怀因为身体原因需要回国休养,于是就将总指挥的职位交给了邓华。邓华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即使是他一个人,也将抗美援朝战争指挥得滴水不漏。

毛泽东看到前方战事告捷,连连向周恩来总理夸赞他说:“邓华这小子,我们都没有看错他,也是多亏了林彪第一个起来反对,还向我们提议用邓华,果然是用对了人。”

抗美援朝在彭德怀和邓华的指挥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极高的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