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成仙真的存在么?

各种道书和资料看了不少,对于此问还是不解。
信则有不信则无,纯属废话!
或者说仙佛神鬼妖存在么?
记得小时候,我3岁吧家里奶奶死了,去火葬场烧。亲眼看见从烟囱里飘出我奶奶的黄色人影身着古装。时隔多年依然历历在目,本来凭此应当确信,但是又怕记忆出错。
现在市售的所谓修道书籍,基本上全是一些废话或理论,真正如何做法没有写。(有好的推荐本)
还有成仙后会怎么样?或者步入修真者行列时又是怎样?
唉……真正修道之人估计不会上网吧~
唉~要是能穿越也好啊,现实实在是混得不如意啊!
正所谓存在即是合理,修仙得道肯定还是有些真实的吧~
本人虽然小说看多了,但神智绝对正常!

辨《楞严经》十种仙

陈撄宁

附告:《楞严》十种仙说,自唐至今,约一千二百三十年。历代以来,仙学中人读《楞严》而灰心变志者,其对于仙佛二门略有所得者,亦仅认仙道为学佛的一种方便之过渡,最后仍当以归佛为究竟,如《性命圭旨》等书,即其代表之作。目下全国居士界,嗜仙学者颇不乏人,屡被浅识的佛教徒所诃斥,每藉《楞严经》为泰山压顶之神威,而居士辈遂噤若寒蝉,不敢抗辩矣。余纳闷已久,亟欲一吐为快,因作此篇,聊伸己见。既脱稿后,删之又删,改之又改,理论虽不妨驳诘,辞气则倾向和平。盖已预留仙佛两家将来妥协之余地,故未忍出全力以相搏,免致佛教学理上基础之动摇。世倘有得他心通或宿命通之大善知识乎,畏前因而泯后果,必能深谅于愚衷。

《楞严正脉》云:夫仙道起于众生厌惧无常,想身常住,妄设多途,无非志于长生不死,不知此身乃真心中颠倒错认。(略)今因怖死而又妄修长生,是错之又错,展转支离,迷不知返,可胜惜哉。

撄宁按:世上人都是醉生梦死,很少有志于长生不死之人。吾国四万万同胞,心中真正希望达到长生之地步者,全国至多不满一千人。就算他们是妄想,何故普通人连这点妄想也没有?难道除却一千人而外,其余三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人,都成了正觉吗?都把妄想消除净尽吗?老实说一句,这般无志气无魄力可怜的群众,他们认为有生必有死,是天经地义,非人力所能反抗,老早就服服帖帖,心甘情愿,听宇宙定律所支配。问到他们的结局,若不是追随释迦牟尼同入大涅盘,便是被阿弥陀佛把他们全数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用不着大和尚为他们担忧。

再按:释迦牟尼当年出家修行之动机,何尝不是因为厌惧无常而起?出东门在路上遇着一个老朽,出西门在路上遇着一个病夫,出南门在路上遇着一个死尸,然后才发心入山,勤修苦行。可惜他老人家鸿运欠佳,不投生于中国,而投生于印度,所遇到的两位导师,学问不见得怎样高明,故对于免除老病死三苦,实修实证的工夫,尚未能十分彻底。他老人家一出拿手好戏,摇旗呐喊,鸣锣击鼓,整整唱了四十九年,就是一个“觉”字。我并非说人生不应该有“觉”,所引为遗憾的,就是除了一“觉”以外,没有丝毫免除老病死的方法。参禅吧、修观吧、诵经吧、持咒吧,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徒然一觉,又有什么用处呢?现在的人们,更来得干脆,索性连“觉”也不要了,一声“阿弥陀佛”,就立刻把你送上西天。

《楞严正脉》云:西竺上古外道,宗摩醯首罗天为主,及佛出世,号一切智人,随机权立,尚列人乘,岂无仙道?亦闻观音为仙乘教主也。

撄宁按:摩醯首罗天,即所谓大自在天,乃印度民族所崇拜之神,与中国人不相干涉。佛虽然号一切智人,亦只能了解印度事情,而不能了解中国事情。佛教人乘,比较儒教,欠缺实多,而且佛并不知有仙道。观其结局,生老病死四件事,亦无异于常人,岂不与当年出家修行之初心相违悖吗?若说这些现象都是示现,而非真实,请问世间事那一件不是示现?只许佛教示现无生,不许仙教示现长生,吾人说到长生,就要受佛教徒种种批评,“守尸鬼”、未出三界、终堕轮回,这些恶语,未免太不公平。

观音在这个世界,无历史可考。民间传说是妙庄王第三女,名曰妙善,在汝州龙树县白雀寺为尼,死而复活,又到惠州澄心县香山隐身修炼等语,尽属无稽。非但我们不信,连佛教自己人也不信此说。观音只可以为一般念佛善女人的教主,不可以为仙乘教主。因仙乘教主要有历史可考,又要有仙学著作流传,我们方能承认,不是随便就能做的。

《楞严正脉》云:顾此方大乘机纯,小乘犹不传习,岂务杂乘?故藏教未闻其至也。

撄宁按:吾国人性习,喜空言而畏实践,故特别欢迎大乘而厌恶小乘。因为小乘佛教虽不敢说决定能免除老病死诸苦,却也要做一番工夫。懒惰的人们,只晓得唱高调,而不肯下苦功,所以到今日样样事都落了后尘。试观魏晋之间,何晏、王弼、王衍诸公,放弃世务,专谈玄理,浸成风气,遂以清谈误国,此即大乘佛教之前驱。宋儒虽极力排佛,但说到心性二字,总与佛教纠缠不清,甚至堕入佛教大乘经义圈套中而不自觉,明排之,适以暗助之,而大乘佛教遂俨然把握着吾国人心性界无上之权威。所最不可解者,秦汉以前,佛教未入中国,唐虞三代之政治淳良,民情敦厚,远非后世所能及,而且版图一统,无河山破碎之羞。自佛教东来以后,将如此大乘高深之哲理,薰陶全国亿兆之人心,更应该功迈唐虞,德超三代。何故国步日益艰难,民俗日益浇薄,民生日益憔悴,民气日益衰颓,有五胡十六国之乱华,有南北朝之分裂,有后五代之割据,有辽金辱国之耻,有元清灭汉之痛,有列强侵略之虞。所谓此方大乘机纯者,亦不过如此而已。

《楞严正脉》云:此方仙道与儒同源,而老庄皆儒之太上清净者也,学仙者附会及之。

撄宁按:吾国仙道,始于黄帝,乃是一种独立的专门学术,对于儒教无甚至关系,而比较老庄之道,亦有不同。后来仙学书籍,固不免有附会老庄之处,但只采取老庄一部份修养方法,而非全部接受他们的教义。老子“大患有身”、“绝学无忧”之旨,庄子“谬悠曼衍”、“荒唐諔诡”之辞(见《庄子·天下篇》),对于后世制造佛经的工作,其助力实非浅鲜。本是舶来,偏称土产,于是释迦文佛遂成为老子之化身;本是国货,冒列洋装,于是《起信》、《楞严》遂高踞丛林之讲座(《大乘起信论》、《楞严经》二书,在今日佛学研究家多数人眼光中,认为二书都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

《楞严经》本文云: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正脉》云:从人者,但从人身修,即人身证,非局前十类之人。正觉即本觉真心,三摩地即首楞正定。不如是正觉正修,而邪悟五蕴身中有性命可修养之使长不死,所谓存想固形。十类修法不同,而存想固形乃总妄念也。

撄宁按:世上人们,不想靠自己力量,实修实证,而妄念西方有个极乐世界,妄念死后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去,妄念往生净土求免轮回。把自己死后杳无凭据之妄念认作实事,把别人生前实修实证之功行当作妄念,何其颠倒是非乃尔。

《楞严经》本文云:阿难,彼诸从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正脉》云:此言饵者,盖炮炼和合为丸作饵之意;于此服食而得功效,故曰食道圆成;地行仙者,但百体康壮,寿年延永,而未得轻飞,止于地上行者也。

撄宁按:果如《正脉》所言,有此功效,亦不过像世上人吃几料膏丹丸散大补药,使身体强健,多活几年而已,充乎其量,不过到百岁左右,名之为仙,未免过分。此种人只能安居于城市山林,不能如后文所言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亦不能有千万岁之寿命。做《楞严经》的人,是门外汉,遂致理想与事实不合。

《楞严经》本文云: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正脉》云:草木,如紫芝、黄精、菖蒲、松柏之类,久服身轻,行步如飞。

撄宁按:这一类是吃生药而不吃烟火食的人,几百岁寿命,不成问题,若如后文寿千万岁之说,却非事实。
《楞严经》本文云: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撄宁按:刘根、左慈之变化,是工夫到了那种程度,自然就会运用那种神通,并不是凭空觉悟出来的。学仙的人们,只讲工夫,不讲觉悟,决不会单由觉悟中就能得到神通变化。因为神通变化是与物质有密切关系,而觉悟则离开物质境界太远,就让你觉悟到极顶,而身外之物质仍旧一丝一毫不能改变,移山倒水,谈何容易?据余所知,只有大地震的威力可以移山,只有月球的吸力可以倒海,古今修炼成功的仙人,未必有这样大的法力。纵然有之,亦等于魔术或催眠术一类的障眼法而已,非真能使(器世间)改变其位置。觉悟两个字,已是捕风捉影之谈,水月镜花之比,何况于其中尚有正觉、非正觉、真悟、非真悟这许多糊涂印像。仙家只讲工夫,不讲觉悟,作者把佛家帽子戴在仙家头上,可谓冤哉枉也!

《楞严经》本文: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撄宁按:此段乃《楞严经》十种仙之结论,学佛的人往往根据此等见解而轻视仙道,学仙的人亦常有听讲《楞严》或阅诵《楞严》而受其愚弄,遂至自己不敢相信自己,是与吾辈所提倡之学说大有妨害,故不能不辨。

第一辨 炼心与修正觉二者,其中界限,颇难划清。如何是心?如何是觉?如何叫做炼?如何叫做修?心与觉其不同处何在?炼与修其不同处又何在?如何可以断定十种仙只会炼心而不会修正觉?或者只肯走炼心这条路而不肯走正觉这条路?是不是一修正觉就把仙人的资格丧失了?一方面修正觉,同时一方面做仙人,又有什么冲突?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来很容易回答,实际上并不怎样容易。

第二辨 寿千万岁之说,意义亦不明显。究竟是千岁呢?是万岁呢?还是一千个万岁呢?这三种寿命长短相差太远,须要分析清楚,不可含糊其辞。

第三辨 十种仙中如第一种坚固服饵,是吃熟药的;第二种坚固草木,是吃生药的;第四种在动止上施功,第五种在津液上运用,第六种坚固精色,第九种坚固交遘。他们都是有肉体留存于世,并且都是在肉体上做工夫,那些工夫的效力,仅能延长寿命,未必就能得到什么神通。假使能够活到千万岁,总不能躲过世间人的耳目,他们决不会隐身术障眼法一类的把戏,何以世间人丝毫没有闻见?现今环球交通,极其便利,倘若深山海岛之间,有这许多拖着死尸走路的仙人,老早就被那班探险家拍出照片,传播全球了,何以除却生番、人猿、猩猩、狒狒这些人不像人兽不像兽的动物而外,没有一个半个千万岁仙人出现呢?

第四辨 佛经中常喜用“轮回”二字概括六道众生,如天上、人间、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名为六道,又叫作六凡。以为这些众生都不免轮回之苦,都是凡夫境界,只有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种圣界,方能永远脱离轮回。彼等制造佛经的诸位沙门不认识“有世界即有轮回,无轮回即无世界”这个根本原理,遂以私意安排,把六凡界放在轮回之中,把四圣界放在轮回之外,俨如秦楚交兵,诸侯皆作壁上观的态度。又若中国各省起革命,租界居民置身事外的心理。请问结果能幸免否?亦不过暂时苟安而已,终久是要波及的。无论他们入涅盘也罢,生净土也罢,都不能逃这个轮回公例。

第五辨 假使成仙是妄想,我们也可以说成佛是妄想;假使休止深山海岛是妄想流转,我们也可以说往生西方净土是妄想流转。大家都是一样的妄想,请免开尊口罢。
第六辨 “三昧”之义,即是禅定。“不修三昧”,即是不做禅定的工夫,而做别种工夫,遂招惹佛教徒的批评。其实此等批评也是一偏之见,就等于拿外国法律来裁判中国人民,那是永远行不通的。

第七辨 “报尽还来,散入诸趣”二句,只可以说六道众生,不可以说十种仙。彼十种仙所用十种不同样的方法,是否就能够成仙,这是专门仙学上的问题,暂置不论。今姑且依《楞严经》之说,一概承认他们都有仙人资格。但这种资格是由工夫上得来的,不是由福报上得来的,比较佛书所说生前修十善业,死后投生天界,报得天福者,大大不同。譬如甲乙二人,各有财产万圆,甲之财产自父母遗传,不劳而获,乙之财产得自本人储蓄,积少成多。经过数年之后,甲必定贫穷,而乙必定巨富。因为不劳而获者,由于前生修善之福报;积少成多者,由于今生勤俭之工夫。福报有尽时,何况加之以挥霍,故贫穷立待;工夫无止境,何况用之于勤俭,故巨富可期。所以五戒十善,死后生天,报尽则堕,即甲之类也;坚固不息,仙道圆成,永不退转,即乙之类也。须知仙道门中只讲工夫,不讲福报,讲福报者,是门外汉。“报”之一字,尚不欲闻,“报尽”之说,更无着落矣。生天与成仙,本是截然两事,未容混作一谈。

《楞严正脉》:上之十种,乃修门各别,此之炼心,乃操行总同。如持戒积德,救济累功,而言不修正觉者,以不达本心真常万形自体。又不了死因生妄、生死二非,顾乃怖死留生。长生为号,岂觉言长仅以胜短,说生终以待灭,讵识无生之至理,本常之妙体哉,故云不修正觉也。别得生理者,谓于正觉外别得延生妄理,寿千万岁者,妄修功满,妄理相应也。

撄宁按:“炼心”二字之义,若果如《正脉》所谓持戒积德、救济累功,是不仅图一己之长生,而且兼能利人济物,岂不甚善?何必故意鄙视长生,而别唱无生之高调?寿千万岁之说,亦不过一种希望而已,未必真能办到,就让他们真能达到这个地步,也不能算是犯罪的行为。宇宙之大,何所不容,短命众生,数量已非微尘所能计算,仅此区区十种仙人号称长寿,然比较无量众生,已如沧海之一粟,听其隐藏在深山海岛中自生自灭可矣,而必欲一网打尽,使这班长寿仙人都变成短命而后快。天下最不近情理之事,尚有甚于此者乎?交光大师既不达万化从心、我命由我,又不了生因灭起、生灭互根,顾乃怖生趋灭,短命为荣,岂觉言短己不敌长,说灭终以待生,讵识长生之至理,神仙之妙体哉?

《楞严正脉》:问:世无不贪生为乐,恶死为苦,今罗汉菩萨动经累劫方成,纵一生得归净土者,亦不免于现死,忽闻仙道现世寿千万岁,志见不定者多兴苟就之心,何以示之?

撄宁按:世上人都是醉生梦死,并无真正贪生恶死之人。若果贪生,决不肯纵戕生之嗜欲;若果恶死,决不敢启自杀之战争。然而人类事实所表现者,每每与此相反,他们无所谓志见,更无所谓苟就。只认定生老病死是人之常理,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几时死,几时算了,不管什么罗汉、菩萨、净土、仙道,他们眼光中看来并没有分别。像这样人在世上占绝对的多数。

《楞严正脉》:答:妙哉问也,谁不为斯言所误哉。盖彼言现世长生者,亦约多生功满,至末后一生方见其现得也。若推彼前身,其苦修不得而死者不知其几世也,岂人人初修而即现得哉?若但观其果之现成,而不推其因之久积,则佛惟六年成道,而佛会闻法者,立谈之间,证果入位,不可胜数,岂独神仙现世可成哉?

撄宁按:仙道之方法,就是今生现得,学仙者之志愿,亦希望今生现得,以现得之希望,行现得之方法,总不能说他们是错误。至于前身究竟修过几世,似无讨论之必要。今生能否一定成功,亦看各人努力与否以为断,徒有希望而不实行,或虽实行而不努力,亦属无济。譬如我们有一处目的地,相距百里之遥,走得快,一日可到,走得慢,二三日或四五日可到。修仙原不限定一世成功,所怕的就是南辕北辙。仙佛两家之争论,盖为彼此目的之背驰,非因成功时间之快慢。

《楞严正脉》:问:初修何知必不现得?答:初修者,前生已成短寿定业因种,或数世仙业未圆,则无生成仙骨,故不现得。必宿世仙道染心,生生苦积功力,乃成长寿定业因种,方得生有现骨,自然现求现得矣。是知末后成仙,必不易形方得长生,纵令尸解,亦是隐形而去,非真死也。吴兴谓其命终转生,非是。

撄宁按:交大师能见到此,其学识亦自不凡。普通佛教徒常将死后生天之说解释仙道,故有命终转生之笑话,果真是命终转生者,与凡夫何异,尚配称为仙人乎?虽然,交大师亦只能识得长寿定业生成仙骨之仙,而不晓得尚有金丹换骨转移定业之仙,毕竟不能脱离佛教的窠臼。学仙者若果为定业所拘,仙亦不足贵矣。

《楞严正脉》:休止下,明其不杂人居,亦非天上,宛然自为同分耳。斯亦下,方是正判轮回。是知神仙千万岁满,但是后死,非真不死。譬如松柏,但是后雕,非真不雕,第以过人之寿,人不见其死而已矣。

撄宁按:人生寿命,有长有短,平均计算,不满五十岁。在一千年中,可容纳五十岁的二十倍,在一万年中,可容纳五十岁的二百倍。如此看来,仙人的一世,足抵凡人的二十世或二百世,我们自然愿意做仙人,不愿意做凡人。无论将来后死与否,但求在这个一千年或一万年中,免却许多投胎转世的麻烦,生老病死的痛苦,于愿己足。世有不厌麻烦不畏痛苦的人,尽管随着大化轮转去,我们决不来强迫你们定要走仙道这条路,彼此各行其志可矣。

《楞严正脉》:妄想流传者,以身中本无性命主宰,而迷执为有,生死俱如梦幻,而妄生爱憎,非妄想而何?
撄宁按:妄想流转者,以西方本无极乐世界,而迷执为有,净秽二土俱如梦幻,而妄生爱憎,非妄想而何?

《楞严正脉》不修三昧者,不习住楞严定也;报尽受轮者,以仙劣于天,天尚不出轮回,况于仙乎。

撄宁按:修行法门,千差万别,岂但仙佛两家法门不同,就以佛教本身而论,亦复分裂十宗,各执一说。自己教内尚且不能统一,如何能统一教外之思想?不习住楞严定,未必就犯了什么罪过,请问全国佛教徒有几个住楞严定的?不去警告自己,偏要警告别人,可谓多管闲事。论及仙劣于天,不过一句空谈,并无实在证据,吾等亦可说佛劣于仙,闹到结果,不过彼此互相轻视而已。总而言之,仙有仙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有世界即有轮回,无轮回即无世界。若要免除轮回,必先毁灭世界,世界如果毁灭,仙佛众生,同归于尽,则轮回不出而自出矣。请问佛教徒愿意照办否?哈哈!!

《楞严正脉》:夫初修不能现得,得之不出轮回,何如念佛求生西方,一生即得,金身浩劫,永出轮回。而无缘不信者,痛哉!痛哉!

撄宁按:以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五百七十余字的大文章,和仙道争论不休,我起初认为交大师当真有什么高见,谁知仍旧是老僧常谈,到此处方才露出马脚,简直像一般市侩拉生意的口吻。其意若曰,你们仙道门中的货色,初买不能现得,得之又不耐用,何如我佛门西方老店,价廉物美,一求即得,坚固耐用,永不变坏,但是你们无福消受,可痛呀,可痛呀。像这种论调,我们学仙的人要同他辩论,可谓浪费笔墨,只有请基督教徒对付他们,堪称半斤八两。今试模仿基督教口吻如下:夫念佛不能得救,得救不能生天,何如信主耶稣,祷告上帝,求生天国,一生即得,永享快乐,不堕地狱,而愚迷不信,痛哉痛哉。

《楞严正脉》问:修仙者妄谓释教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惑此言者甚多,请此附辩,以觉深迷。

撄宁按:“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这几句是吕纯阳真人《敲爻歌》中之语。此歌是否吕祖所作,我们也不能判断,但是这几句话却未曾说错。说者本非妄,听者亦不惑,斥为妄讥为惑者,彼等自己已不免妄且惑矣。

《楞严正脉》:答:彼所说性命,二俱非真,盖指身中神魂为性,身中气结命根为命,故说单修性者,但得阴魂鬼仙,无长生身形,兼修命者,方得轻妙长生之身,而夸形神俱妙。

撄宁按:极端唯物派的科学家只承认我们一个肉体,至于人类的意识作用,不过肉体中一部份物质在那里冲动,并无所谓灵魂。等到肉体毁坏,物质分解,不能团结时,人类的意识也就随之消灭。谈到肉体以外还有性命,他们笑你是说梦话。我们仙学家想争这口气,必定要下一番苦功,实实在在做到形神俱妙的地步,方能令科学家折服。须知仙学家的劲敌是科学家,而宗教的敌人也是科学家,但是将来世界上足以同科学家对抗的,独许仙学家有这个希望。

《楞严正脉》:安知佛所说性,是人人本有真如性海,乃无量天地无量万物之本体。证此性者,岂惟但能现无量妙身,兼能现无量天地万物。其所现者,岂惟但能令住百千万岁,虽尘沙浩劫亦可令住,且欲收即收,一尘不立,欲现即现,万法全彰,得大自在,得大受用,方谓真如佛性。斯言信不及者,请细阅前文显性处,自然悟彼无知而妄谤矣。

撄宁按:仙家所谓“只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是指做工夫的流弊而言,意欲调和于性命二者之间,不欲有所偏执,反惹起此处一大段噜苏。要晓得这是做工夫,不是做文章,何必卖弄笔尖儿,把一个“性”字讲得天花乱坠。我似乎自见《老子》、《庄子》、《淮南子》书上讲“道”字之全体妙用处,其广大精微,甚过此段文章百倍。吕纯阳是唐朝进士,未必没有读过《老》、《庄》、《淮南》等书,倘若他要做起文章来,恐怕比交大师更加玄妙。交大师除了把“道”字改作“性”字而外,尚有何新发明呢?佛教徒既可以改“道”为“性”,仙学家自然不妨改“性”为“命”,彼等安知仙所说“命”,是人人本有“长生命蒂”,乃无量天地无量万物之本体,修此“命”者,岂但能现无量妙身,兼能现无量天地万物,……方谓“长生仙命”。斯言信不及者,请细阅仙经论“命”处,自然悟彼浅识之徒无知而妄谤矣。

神仙一派,极端自由,早已跳出佛教六道轮回之外,《楞严经正脉》所谓“不杂人居,亦非天上”,却是实情。若将神仙判同人道,一则生活状况不同, 二则寿命长短不同,三则明明说是“绝于人境”,如何能再以普通人类的眼光看待?若将神仙判归天道,亦有困难之点。因佛教中所谓天道者,都是死后投生,命终转世,而神仙家永远不肯命终,绝对不说死后,并且不一定希望上天。虽偶有白日飞升或阳神冲举之现象,似乎可以承认他们是上登天界,然而飞升乃肉体腾空,冲举是阳神脱壳,虽同为升天,又不合佛教天道中转世投生之原则。可见仙家所向往之天决非佛教天道所能统摄。弄得这班中国的印度思想家进退失据,既不能将仙道判同人道,又不能将仙道判归天道;设若于六道之外,别立仙道,则六道变成七道,显然有破坏自己教义之嫌;若将仙道纳入四圣道内,则不免认凡作圣,佛教徒又不甘心,他们素来以“圣”自命,而以“凡”视人,如何肯与人平等?况仙佛两家,宗旨相反,很难觅得调和之机会,到此地步,伎俩已穷,无可奈何,只有将仙道痛骂一顿,稍泄气愤而已。所以历代佛教徒批评仙道,总是隔靴搔痒并无学理可言,盖在印度民族脑筋中根本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神仙思想。释迦当年创教,只有六道轮回,而无七道轮回之说,于是中国神仙遂享有治外法权,而不受佛教法律之裁判矣。这个缺点,只能怪彼自己的教义组织颇欠完密,至中国一般漏网的神仙,逍遥法外,不能怪我辈仙学家手段太滑,野性难驯也。

余观历代谤仙之书,当推《楞严经》为巨擘,因其不动声色,淡淡而叙,款款而谈,能使学者于无形中改变其思想,而不觉察经文理论之错误。加之法师们到处演讲,全国从风,而仙家资格因此坠地。修出世法者,遂鄙弃仙道,视为畏途,不敢涉足,除却保持宗教迷信,聊以安慰自心而外,毫无他策。追原祸始,《楞严》十种仙之流毒最深,则知余今日之辨实非得己。贤哲君子,尚其鉴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09
修成仙是有可能的,但难度非常大。

《楞严经》提了一个‘仙道’,也就是仙人,原则上还是属于人道,只是与一般人很不相同而已。人若是修布施持戒,并且用一定的方法修行,就有可能成为仙人。这是楞严经中所提十种类型的仙人:

绝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精行仙 坚固交媾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照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道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通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天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空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游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飞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注意这儿的‘交媾’不是男女交媾,而是修行中个人体内‘坎水’和‘离火’的交媾。

从世俗的角度看,仙人的特点是没有了情欲,其他欲望也非常淡泊,甚至有的可能不需要食物,采纳天地日月精气,‘餐风饮露’即可,而寿命特别长,楞严经中的说法是可达上千万年。

仙人与一般世俗中人相比数量非常少,而且多在深山老林人所不能及的地方,而且一般都有一定的神通变化,除非有缘,否则人想找都找不到。《庄子·逍遥游》说的‘渺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餐风饮露,朝云暮雨’,就可能是个仙人。

我听说过在一些落后缺乏教育的地区,好像还有人冒充仙人的。其实若是真修仙道的人,世俗的欲望是非常低的,而且他们的本能是远离世俗世界的。那些跳出来自称仙人的家伙,无外乎一个目的,那就是骗人财色。就算一个人原本有仙道修行,但若问你要钱要色,那他就不是仙人了,而只能以一般世俗之人看待。

有些帝王,或者现代的富人,想长寿,甚至长生不老,有一个可能性,是修仙道。但修仙道呢,首先得断绝世俗的情欲,断除很多其他世俗的享受,断除很多世俗的烦恼。秦始皇想长生不老,结果死掉了;唐太宗想长生不老,结果好像还因为误食丹药,造成早死。既想享受世俗的富贵和情欲,又想得道成仙,基本不可能。

其次是还得有明师指点。这个明师,当然得是本身就已修行成仙的,现在几乎找不到,我也只是听说过少量仙人的踪迹。若要寻访的话,首先必须自身持戒清净,确定想修仙道,然后到相应的深山老林里至诚拜师。单纯一厢情愿的找估计找不到,但仙人对附近的感受是非常灵的,什么都逃不过他的耳目,你或许可以用意念或音声让他们知道你在找他们,他们还未必肯出来,就算出来也未必肯教你,就算肯教你你也未必修得成。所以还是非常困难。注意寻访的时候若有同伴,那么同伴也得是持戒清净之人,若是你持戒清净但你的同伴不清净,乃至酒色财气让仙人避之唯恐不及,恐怕也见不到仙人。

现在中国流行武侠片,西方则盛行魔幻片,这些片中的武功、魔法就神通角度看还是有可能性的,但就具体的故事情节来看却并不可能,因为要成仙人就必须离欲清净,对世俗世界避之唯恐不及,哪有那么大的世俗欲望和斗争之心。

其三,也是最根本的,那么辛辛苦苦修仙道,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以为死后就什么都没了,执著于这个肉身,却不知人的神识本身就是永恒的,肉身只是一个载体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人追求一世生命的长久,并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多花点时间在修福积德上。仙人还未超凡入圣,一般还及不上很多天人,有佛陀至高无上的伟大教法在,干嘛不修佛升天,而非要留在这个较低层次、污秽不堪的世界上呢。

详情请看这里:

参考资料:http://bookgb.bfnn2.org/books2/1972.htm

第2个回答  2008-05-10
用现代科学解释修真
首先是关于修炼:

相信很多的人都中国古老的成仙感兴趣,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成仙传说。

为什么没有人在现代再成仙,为什么成仙对普通人遥不可及,成仙对人意味着什么,现在我在这里为大家解开这个千古密团。

我们所知的世界有四种力,物理学上它分为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宇宙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力,是它们把散沙般的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并安排了宇宙间的秩序。这些力从本质上都可归结为四种基本力。这四种力的来源是不一样的。引力源于物体质量的相互吸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间就存在引力,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电磁力是由粒子的电荷产生的,一个粒子可以带正电荷,或者带负电荷,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如果一个粒子不带电荷,则不受电磁力的影响,不会感受到排斥力和吸引力。强力主要是把夸克结合在一起的力,所以也叫核力。像电磁力一样,也起源于电荷,不过只是夸克间的电荷,物理学家称之为“颜色电荷”。弱力的作用是改变粒子而不对粒子产生推和拉的效应,像核聚变和核裂变这两个过程都是受弱力支配的四种力的相对强度以及作用范围都有着巨大的区别。从相对强度上来说,假定以电磁力的强度为一个单位强度,则强力要比这个单位大出100倍,弱力只有 1/1000,引力小到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微观世界中,它只有电磁力的1040分之一!从作用范围上来说,引力的作用范围是宇宙范围的;电磁力的作用范围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远,但实际上,大多数物体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其外部都呈电中性;而强力和弱力的作用范围则极小,只能在粒子范围内发生作用。

这四种强弱悬殊、性质各异的基本力,完全控制了我们的宇宙,问题来了:为什么只有四种基本力,这四种力为什么如此不同?为什么强力和弱力只能在微观尺度上发挥作用,而引力和电磁力却具有无限的作用范围?还有,为什么这些力的固有强度会有那么大的差别?所有这些力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根基?如果有,它们为何又分裂了?
四种基本作用力的不同还导致了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根深蒂固的矛盾,一个新的理论诞生了,它就是超弦理论,在今年的国际超弦理论大会上全世界的科学家一起讨论了这个新的理论(这是真实的物理学说,非笔者虚构,与会者有著名的量子理论学家-霍金)。

超弦理论认为,不存在粒子,只有弦在空间运动,各种不同的粒子只不过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而已。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可以用弦的分裂和结合来解释。
最为奇特的是,弦并不是在平常的三维空间运动,而是在我们无法想象的高维空间运动。我们过去关于空间的观念都是错误的,空间正在以一种陌生得令人惊讶的方式活动着。

超弦理论具体是怎么样我这就不详说了(想了解的人可参考附录1:《超弦理论与十维空间》)超弦理论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们的空间结构居然是离散的,而不是连续的!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空间和时间总是无限可分的,但事实却大谬不然。空间和时间都有自己的最小值:空间的最小尺度为10 -33厘米,时间的最小值是10 -43秒。因为当空间小到10-33厘米后,时间和空间就会融为一体,空间维度就会高达十维,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空间还能分割,那也是我们目前所不能了解的了空间具有一个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值,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很容易想到:我们宏观的空间结构是由一份份最小的空间包组合起来,在这一份份的空间包中间,极有可能存在着我们无法探测的空间裂缝!所谓“虫洞理论”中在空间中凿开一个洞口的设想,从理论上来说真的是可行的,这就是寻找相邻空间包之间的裂缝,然后用难以想象的高能量轰开这个裂缝,一个虫洞就出现了!可以说,小小的十维空间包以及它们之间的裂缝存在于我们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能量,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凿开一个虫洞。

好了,看到这相信有很多的人对前面我所说的有些不了解,超弦理论和成仙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将详细的为大家说明:

成仙一词来源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在道教历史上称为“金光大道”皆结丹(参考附录2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凝阳子。附录3《还 源 篇》[宋]石杏林)普通人学道修炼一生所希望的无非是结成金丹,凭丹得以飞升成仙或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可见金丹对修道成仙的重要行。问题又来了丹到底是什么?如何结丹,丹成后又如何飞升。

修道过程如下:旋照,开光,避谷,结丹(灵寂),元婴,出窍-分神,渡劫,大乘。

( 注: 这些名词本是练气名词,这里作为修道名词,盖因早期的仙侠小说的等级标准大多使用它们,而后来的仙侠小说的等级标准又各用各的,不同小说的等级不太好参照,而尘缘的又好乱,这里的标准大家自己对照下尘缘)

上古时期人类还出在知识朦胧时期很多自然界发生的物理现象认为是神仙在发怒作法,在当时的认知中人是神造的,于是中国有了女娲造人的传说,欧洲也多出了上帝。时间流逝科学的进步在13世纪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没有神,在欧洲有人提出了生物学这个概念,人们苦苦寻找人诞生的原因,人的思想是从那来的。战争和贸易促使科技的进步,终于在大航海时代后人们证明地球是圆的,我们是在一个星球上,改变人类文明认知的巨作《进化论》在达尔文手中诞生。到了近代我们终于知道,人是碳水化合生命,我们的思考来源于我们的大脑,每秒上千万次的神经元细胞信息传输组成我们人类的思想,神经元的组成大脑,传递信息的是神经元,而载体是神经元中的生物微电流和化学反应。这一切和我们身体里的各部分器官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

修仙这一特殊的生命过程又是如何在我们的身体里诞生发展的呢?

我们细致的看来,产生我们思考的是大脑中的神经元,神经的反应诞生了生物微电流,生物微电流可通过仪器探明(如:医学上广泛使用的脑电仪),在物理学上电子是非常细小的单位,它是构成了世界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众所周知,物质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那么,夸克和电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科学家发现,夸克和电子都不可再分了,似乎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点粒子,因此把它们称为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单元,就像英语里的“字母”一样,已知的基本粒子并不仅仅是夸克和电子两种,而是多达数百种,而且,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它们的反粒子。我们现在把所有的基本粒子分为三大类,通常称为 “族”:轻子族,包括电子、中微子等;夸克族,包括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异夸克、顶夸克和底夸克这六种夸克和各自的反夸克;媒介粒子族,包括光子、胶子等。根据超弦理论世界不存在粒子,只有弦在空间运动,各种不同的粒子只不过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而已。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可以用弦的分裂和结合来解释。那么传递我们思想的神经元反应不是正在无时无刻进行粒子间的物理反应。也可说为组成粒子的弦在不停振动,根据弦理论的波粒二象性,不停振动必然在相同弦上形成共振。

现在我们的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如果某个人(假设为:A)的身体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变化,过程如下:
1:A的大脑活动加剧了,它产生的特殊弦及粒子能量体(这里假设为W弦)无时无刻不在向周围的物理空间发共振————这一过程在修仙里我称为旋照

2:共振的结果是什么?无数的相同频率的弦会被吸引,当足够多的弦及粒子能量体在人身边凝聚必然会对人的身体结构产生辐射导致异变————这一过程在修仙里我称为开光

3:随着辐射的加深,A人体里的W弦量越来越多,它在辐射我们身体同时改变着身体的基本细胞结构,细胞在这一异变过程中逐步减缓衰老过程,细胞分裂漫漫停下来,当细胞不在需要巨量的化学反应带来营养,而是通过W弦带来的粒子能量进行活动时。A逐渐停止了进食来补充营养这一化学反应。————这一过程在修仙里我称为避谷

4:A的身体加聚了反应,这是修仙过程很重要的一步。当人体异变基本结束时,人体内的W弦量达到一个非常可观的地步,这时需要A有意识的在身体某处凝聚W弦量(物理上的强力和弱力,核聚变和核裂变就是通过着两种力产生的)。当足够的W弦量凝聚成一个能量团后,这时W弦将会源源不断的自动靠近能量团。加大能量团的量度。————这一过程在修仙里我称为结丹

5.能量团在不断的壮大,它不断的影响周围的事物,由于一开始A君的W弦诞生原因是因为大脑的异变,随着能量体的变化对A君的大脑影响越来越激烈,这时摆在A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加大对能量团(金丹)的控制和影响,在这一不可逆转的过程中,能量团逐渐受到A君的改造,变为类似于大脑神经元细胞一样的信息载体(参考:《人工智能发展前沿》《超级量子计算机发展与结构》)。最终神经元中的大部分信息传递到W弦能量团,A君思想的主体由人体大脑思考该为W弦能量团思考,思考不在受到大脑的限制。————这一过程在修仙里我称为元婴

6:这时的A君思想载体为W弦能量团(简称:思弦体),当思弦体拥有足够的能量和对周围空间的影响后思弦体可以单独离开原生体(身体),离开原生体的思弦体将拥有决大多数人类梦想所不得的能力,如速度————这一过程在修仙里我称为出窍-分神

7:思弦体不断变大,犹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多。随着改变的是A君的能力也在加强。仙人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发挥的淋漓尽致(大家自己想吧)。当思弦体到了一个限制的地步,它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影响已到一个极点,再也不单单是W弦,各种能量都被思弦体所吸引疯狂的涌向思弦体(参考:《广义相对论》爱因思坦。《质量与能量的联系》《力的概念》),修仙最关键的时刻来了,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思弦体能保持其完整性不受各种物质能量的侵袭,并且在这一时段不断凝结自身能量和对各种能量的控制。那么恭喜A君,他的修仙道路将跨过一个里程碑————这一过程在修仙里我称为渡劫

8:这是修仙最后的一章,根据超弦理论与十维空间的联系,我们的空间结构是离散而不是连续的!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空间和时间总是无限可分的,但事实却大谬不然。空间和时间都有自己的最小值:空间的最小尺度为10-33厘米,时间的最小值是10-43秒。因为当空间小到10-33厘米后,时间和空间就会融为一体,空间维度就会高达十维,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后,即使空间还能分割,那也是我们目前所不能了解的了。空间具有一个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值,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很容易想到:我们宏观的空间结构是由一份份最小的空间包组合起来,在这一份份的空间包中间,极有可能存在着我们无法探测的空间裂缝!所谓“虫洞理论”中在空间中凿开一个洞口的设想,从理论上来说真的是可行的,这就是寻找相邻空间包之间的裂缝,然后用难以想象的高能量轰开这个裂缝,一个虫洞就出现了!可以说,小小的十维空间包以及它们之间的裂缝存在于我们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能量,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凿开一个虫洞。当思弦体渡过第七阶段,它拥有的对能量和空间的理解再加上自身的能量,足够以高能量轰开一条空间裂缝,到达一个我们三维世界所不敢想象的世界,一个包含无数空间层面的世界。------仙界
————这一过程在修仙里我称为大乘

成仙,这一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包含了由古到今人类对自身的期望,古时有很多神话传说在今天看来都是可以实现的,如:嫦娥奔月,一日千里,千里传音,东海龙宫,雷公电母,几千年来人类在不断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加强对自身认识对生命的体会,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揭开世间一切秘密。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xiuzh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5
我信,儒 释 道 都承认的,连佛家也承认道家的仙
假如就算没有,我也信有,长生不老、长生不死
修真,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以前,古人,如 曾国藩,都要时常的 静坐,或称 打坐,现在流行的 瑜伽 也教人 打坐,这是很好的养生功夫,至于 再往上提高,至于 超乎平常的一些,那不是一下子,讲的清楚的,现在 科学也证明了一部分,有些只是智慧不够,暂时的 存而不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5-09
不可能存在的,那只是一种宗教的信仰或愿望。就如同说死后上天堂或下地狱,真正又有谁上天堂或下地狱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