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妒忌恨”什么意思

矛盾啊这个、我真奥特了

“羡慕妒忌恨”的意思是,羡慕别人比自己好,产生了嫉妒,最终产生恨。是一种修辞,把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通过紧凑的形式,表达强烈的情感,追求一种夸张的效果。这个词是因为郭德纲的相声中出现“羡慕嫉妒恨”,而开始流行起来的。 

扩展资料:

词语评析:

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换言之,恨源于爱,嫉妒源于不如人。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甘,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

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精,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这种难于启齿的情感,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如人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4

“羡慕嫉妒恨”是一种偏激的心理失调的状态。

意思就是,别人过得比自己好,自己心生羡慕,等到两人的差距变大,感情就由羡慕变成了嫉妒,进而转成愤恨,恨别人命好,自己命痞,别人可以获得令人艳羡的成就,自己只能在痛苦中苟延残喘。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歪曲。他们只看到了别人外在的成绩,没有了解在成功的背后,他们所付出的非常人的努力。自己只是叹命运不公,对别人抨嗤,却不想从自身努力,奋力赶超。

第2个回答  2013-04-02
“羡慕嫉妒恨”这是今年流行于港台的一串词,仔细品味还是相当地绝妙,人因不满情绪的递增而强烈到差不多不能自持。“羡慕嫉妒恨”,不能把它分开,不要写成“羡慕、嫉妒、恨”,那将会削弱它的表达效果,甚而使之韵味尽失。“羡慕嫉妒恨”是一种修辞。而且,“羡慕嫉妒恨”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嫉妒,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  嫉妒从羡慕来。羡慕是看到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希望自己也有;嫉妒则是看到别人拥有这些东西,情绪抵触,心生恨意,你越是“向阳石榴红似火”,他越是“背阴李子酸透心”。日本的阿部次郎在《人格主义》中讲道:“什么是嫉妒?那就是对于别人的价值伴随着憎恶的羡慕。”歌德讲得更透彻:“憎恨是积极的不快,嫉妒是消极的不快。所以嫉妒很容易转化为憎恨,就不足为奇了。”羡慕——嫉妒——恨,正好画出了嫉妒的生长轨迹,始于羡慕终于恨。羡慕只是嫉妒的表层,恨才是嫉妒的核心。  那么,恨什么呢?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中,把“嫉”和“妒”作了区分,如王逸为《离骚》“各兴心而嫉妬”作注:“害贤曰嫉,害色曰妬。”。译成现代文,“嫉”大概相当于“红眼病”,侧重点在才能和仕途;“妒”大约相当于“吃醋”,侧重点是性和情爱。撮其要旨,一“贤”一“色”,男才女貌,是最易招致忌恨的。  其实,嫉妒是人的一种本能。谁没有嫉妒过别人?只是每个人的嫉妒心之强弱不同罢了。据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微妒”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似乎并非什么坏事。所谓“微妒”,犹如菜肴中起调味作用的佐料,而佐料终究不能当饭吃。如果一个人的嫉妒心过于强烈,“中夜恨火来,焚烧九回肠”,整日里痛苦着别人的幸福,幸福着别人的痛苦,长之以往,人何以堪!  常言道,距离产生美,而近距离却产生嫉妒。《世说新语》里有“妒前无亲”一语,我觉得“妒前”(痛恨站在自己前面、超过自己的人)这个词儿特别精妙传神。培根说过:“人可以容忍一个陌生人的发迹,但绝不能忍受一个身边人的上升。”而人一旦暗生嫉妒,看人的眼光立马就“独到”了,量人的尺度也分外地“严格”了。他会凝神屏息地等待着你出点情况,甚而处心积虑为你设计制造一些情况。  写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小人。何谓小人?唐太宗说得最简明: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前不久,从网上读到一篇谈小人与嫉妒的杂文,文后有一个跟帖反问:“费无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你能说他嫉妒吗?”费无忌当然是一个小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嫉妒狂,有史实为证。嫉妒且狂,是小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圣经》称嫉妒为“凶眼”。小人不仅有“凶眼”,而且还会充当“凶手”。因为一般的嫉妒,只是停留在心理层面上的“忌恨”,对别人并不造成伤害;而小人则会在“忌恨”之后采取一系列“后续手段”,用毁谤、打击甚而戕害他人的卑鄙手法来增加自己的相对高度,以达到其目的。  “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换言之,恨源于爱,嫉妒源于不如人。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甘,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  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精。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这种难于启齿的情感,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如人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此其时也,不要恨人家够猛够强,要恨就恨自己顽铁不成精钢,化嫉妒为力量,自觉地把“恨”转化为“狠”,下苦用力,自强不息,使自己真正有点长进才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3

羡慕嫉妒恨是什么意思

羡慕嫉妒恨,

这一固定短语最早出现北京女作家赵赵的小说《动什么,别动感情》里,第一次被媒体广泛引用是在2009年。这个短语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这类短语把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通过紧凑、复沓的形式,表达鲜明、强烈的情感,追求一种奇特、夸张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羡慕和嫉妒的情感,在这个情感下常常会有对羡慕嫉妒对象隐隐的恨意,希望他能出丑,觉得他徒有虚名,同时对他有所攻击,想要诋毁和中伤,所以中国人造字很有智慧,一句“羡慕嫉妒恨的意思”就把这些复杂情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

  羡慕和嫉妒毕竟在社会评价系统上是遭到驱逐的,我们习惯于压抑和否认自己有这方面的情感,然而,我们总免不了会陷入到这种情感中,也许,这就是人性。那么羡慕妒忌恨的意思是什么?

  一、羡慕嫉妒恨的意思

  羡慕、妒忌“羡慕”和“妒忌”往往交替使用,可在正确文法中,这两个词语却是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在一般文法中,妒忌是指害怕失去已有的东西,而羡慕由于自己未能拥有而产生痛苦和挫败感。羡慕通常涉及两个人,而妒忌通常涉及三个人。羡慕和妒忌是由不同的情况和情绪经验而导致。羡慕和妒忌是源于幸灾乐祸,故往往羡慕嫉妒恨是在一起的。那么来了解羡慕妒忌恨的意思。

  羡慕嫉妒恨的意思是用于表达“嫉妒”含义衍伸出的网络用语。囊括了“羡慕”“嫉妒”和“恨”三个含义,互相分离但又层层递进,由“羡慕”渐渐到“嫉妒”再逐渐演变为恨。

  羡慕嫉妒恨”第一次被媒体广泛引用是在2009年。这个短语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这类短语把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通过紧凑、复沓的形式,表达鲜明、强烈的情感,追求一种奇特、夸张的效果。

  “羡慕嫉妒恨”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但需注意的是,若把“羡慕嫉妒恨”分开,写成“羡慕、嫉妒、恨”或者“羡慕·嫉妒·恨”,将会削弱它的表达效果,甚而使之韵味尽失。

第4个回答  2021-08-15

“羡慕妒嫉恨”一词的出处

2021-08-14 22:12·从前有座山黄汝浓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改革开放之初到九十年代,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徒然之间在财富上与周围的人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因而在生活的周围,报纸杂志上,电视电影中;那种情绪画面是很普遍的存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我当时感觉这样一种情绪,好像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一方面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一方面中国汉字又被认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往往是一字多义,语带双关。用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没有一个词可表达这普遍现象,对这种情况我感觉很有趣。

而对这种自认为太过过火的情绪表现,产生过鄙视,悲哀,甚至怜悯等感受,对我自己内心的触动也是很大的。为了不教世上最复杂文字留有遗憾,在特殊年代产生的“特殊的”普遍现象,湮灭于历史长河。

我便想着要创造一个词,且当时是知道能创造一个词来表述这种情感,那么这个词就是对这段历史最好的记述。

然后便想这种复杂情感它包含那些情绪呢?它不就有羡慕,妒嫉,还有恨。它是全包含,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足以表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合起来就是“羡慕妒嫉恨”,词的创造过程就是这么简单,词创作出来后,并没有文字记录,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大约会用过几次(以我自己的性恪不会刻意宣传),之后便流传开来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但这几年,这个词就很少见有人再用了。我倒是希望它永不再被广泛使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创作时间应该是在九十年代,具体时间与具体过程,由于相隔久远,且一个单词当时觉得没什么值得记念的,所以都不大清楚了。插图用得不够精准和有趣。如读者认为有好的图片请发过来再编辑。


文章写完之后到网上百度了一下,才知网上解说或世人理解的,跟词的创作初衷相去甚远。它的大背景是八九十年代那段历史体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