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何为官,何为吏?

求解

通过国家选拔后由吏部任命的官员称为官,无论是科举还是察举或者九品中正中的定品,官是有品级的,除了中央以外,地方上的“官”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吏。

以明朝为例,中了举人以后就可以当官了,当然了中进士的都是当正印官,举人只能当副职了;明朝的地方官只到县一级,设有县令一人、县丞一人、县尉一人、学正一人,很显然,这四个人是不可能把一个县的所有事物都管过来的,所以必须自己招人,这些招来的人就是“吏”。

当然,有些“吏”也不是随便人命的,比方说六房(对应中央的六部)管事,至少是秀才,还要报南京吏部批准,其他的衙役之类就由县令自己任命了。

扩展资料:

官吏分类

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吏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6

官指的是在衙门做事的正职官员,也称长官;吏往往指一般的衙门办事人员,即胥吏。

官为正职,有品级,通过国家选拔后由吏部任命的官员。官员往往通过科举产生,经过中央委派,常常异地任职。自隋以后,官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领取朝廷俸禄而为朝廷服务的。

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由官员任命,从官员处领取俸禄为朝廷命官服务的。吏的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待遇也极低。吏则不需要科举产生,主要是专业和专职的办事人员,一般没有品级。

扩展资料:

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官与吏有严格区分。官是吏的上级,官对皇权负责,吏对官负责。皇权+官僚+胥吏,才构成完整的封建皇权统治。

明清两代,官和吏泾渭分明,官就是官,吏就是吏。铁打衙门流水的官,大清律例规定官员不可久于一地一任,以此对官员权力进行限制。

吏一般都是长期盘踞一位,专司一职,熟悉风土人情世故。官员在一地一任,长不过三两年,短的只两三个月,初到一地,语言不通,风土人情不熟,官唯一能依靠办差的只有胥吏。即使是京官,清代各部事务繁杂,官员们离了吏胥也根本无法办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胥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3

官吏一般用来形容官员。

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官有品级,比如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叫“品官”。又因为自隋以后,官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领取朝廷俸禄而为朝廷服务的。

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吏是由官员任命,从官员处领取俸禄为朝廷命官服务的。吏的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待遇也极低。此外还有一条规定,就是胥吏不能当御史(监察官),也不能考进士。

扩展资料

官和吏的区别

1、身份的不同

官是上等人,是人民为他服务的,而吏则是下等人,是为官服务的。“吏”虽然在官府里承担着执法工作,却仍然是百姓,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中,吏相对于官而言是下等人。

平民百姓们遇事相求时,习惯上尊称外郎、孔目们为“外郎哥哥”,“孔目哥哥”,按例不跪,而进了衙门遇到官,必须尊称“大人”、“老爷”,必须下跪。吏见官时虽然不必每次下跪,但官是可以斥令吏跪下讲话的。

虽然同样在衙门里办事,官与吏之间实际上等同于官和民的关系。官之所以为官,在于可以管人,掌握人的命运,包括“吏”的命运。

2、工作性质的不同

当官的职责是根据自己施政理念发号施令,治理辖区。而吏的任务则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自己顶头上司服务。

3、最终归宿不同

官是三年一任,清代地方官平均一任只在一年半左右。而吏则不同,吏要一辈子都在这个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6

“官吏”即官员,是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

“官”有品轶,由中央统一任命,主要是科举上来的政客。

“吏”无品秩,由地方供养,操作具体政务的“办事员”。在古代,吏又称胥吏,是掌理案卷、文书的小官。

官、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

1、身份上:

官:上等身份,他享受人民的服务。官是正职,即长官,有品级(一品、二品、三品等),官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因此官都是“国家干部”。

吏:下等身份,服务于官员,虽然在衙门里做事,但还是相当于百姓。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招聘,因此吏只能算作官府中的“服役人员”。

2、事业晋升上:

官:都是进士、翰林出身,学识好,一般三年一次考核,都能得到官职的提升。

吏:无法像官那样步步高升,只能不断地加强自身技能,为官员服务,以求得到赏识。

3、工作上:

官:官管辖治理一方百姓,根据自己施政理念发号施令。对比与今日,官更像是政治家,他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执政理念。

吏:吏的任务则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自己的“官员”服务,帮助官员出谋划策,落实官员提出的政策。对比于今日,吏则是技术专家,通过自己的技术经验将上司的计划一步步实施,并取得最佳效果。

4、工作稳定性:

官:官是三年一任,清代地方官平均一任只在一年半左右。官员是外来的,等到任期已满,就要调职去另外的地方做官,这也防止了官员鱼肉百姓的情况发生。

吏:吏是本地的人,熟悉当地的风俗人情,可以为新上任官员提供帮助,只要能得到官员的认可,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扩展资料: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官吏制度也尤为发达,古代对官职的称呼也十分讲究。

官吏,即官员,亦为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指中国封建时代九品官中的任何一种官职,较低级的官吏由通过中国经典文学考试(科举考试)及格的人来充当。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

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现代我国官阶分为部,厅 ,局 ,处 ,科几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通过国家选拔后由吏部任命的官员称为官,无论是科举还是察举或者九品中正中的定品
官是有品级的,除了中央以外,地方上的“官”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吏

以明朝为例,中了举人以后就可以当官了,当然了中进士的都是当正印官,举人只能当副职了;明朝的地方官只到县一级,设有县令一人、县丞一人、县尉一人、学正一人,很显然,这四个人是不可能把一个县的所有事物都管过来的,所以必须自己招人,这些招来的人就是“吏”;当然了,有些“吏”也不是随便人命的,比方说六房(对应中央的六部)管事,至少是秀才,还要报南京吏部批准,其他的衙役之类就由县令自己任命了

另外,“官”的俸禄是朝廷下发的,“吏”的俸禄是县令自己支付,当然,朝廷有规定,县令可以在每年的税收中留下一部分用于行政资金,“吏”的薪水也是由这里出

说白了,“官”类似于现在的科长、处长直到国务院总理,而“吏”就是普通科员,只不过是科长自己雇佣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