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支一扶计划?

什么是三支一扶计划?求知道的人详细解答!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三支一扶计划是中央部门组织实施的4大基层就业项目之一,招募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服务期间的身份是“三支一扶”志愿者。

三支一扶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目前部分地区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可占编就业,在原岗位落实事业编,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对待。

扩展资料:

招募对象是省内普通高校和本省生源外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委培生和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其基本条件是: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2、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3、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4、身体健康。

考试安排:三支一扶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试》和《综合知识》,笔试不指定考试复习用书;面试和考核由“三支一扶”工作办公室负责,按计划设定一定比例,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岗位分类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围进入面试、考核人员名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支一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04

1、什么是三支一扶:“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

2、政策:

(1)部分省份期满免考试直接转事业编制!!!目前可落实事业编制的省份有山东、江西、吉林、安徽、河南、山西、湖北、云南、海南等。

(2)在全省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职位,面向当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定向考录。(例:小编的同学在三支一扶前报考公务员,岗位招录2个人,报考人数700+。三支一扶期满后,报考了相同单位,限制“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可报”的岗位,招录人数1人,只有5人报考!意味着只要超过其他4人就能上岸!上岸几率增加超多!)

(3)高职(高专)毕业生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研究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学校为其保留学籍。划重点“免试入读”!

(4)其它福利:考研初试加10分,学费补偿,服务期算作工龄,创业支持等。(不同省份期满政策略有差别)

(5)工资待遇:工资当地乡镇机关或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水平来确定,中央财政也会进行补贴,西部、中部、东部分别为每年2.5万元、1.8万元、0.8万元,有社会保险。

第2个回答  2019-06-13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各地三支一扶考试招募公告中会告知各计划工作安排、服务期限、服务期内及服务期满的优惠政策;岗位需求表会告知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如2019年四川省三支一扶考试部分岗位的工作职责:

第3个回答  2019-08-16
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考上了有什么好处?三支一扶报考条件都有哪些?带着大家这些疑问,中公三支一扶小编带着大家来一步步了解下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看完后,会有一种初识不知三支意,再看已是三支人的感觉。
一、什么是“三支一扶”?
2006年2月25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决定,联合组织“三支一扶”。即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支教:支援乡镇基层教育事业,主要从事9年义务教育中的小学、初中学科教育。
支医:支援乡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主要从事临床诊疗,中医诊断,医疗救护,医学检验工作等。
支农:支援乡镇基层农业生产工作,主要从事涉农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深加工等)建设工作。
扶贫:支援乡镇基层扶贫攻坚工作,主要从事与农村脱贫致富相关工作。
二、三支一扶报考条件:
(一)招募对象和条件
文件规定:招募对象主要为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2.学习成绩合格,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3.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4.身体健康。
(二)招募原则
文件规定:招募工作应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并应有一定比例的名额招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三、三支一扶有什么好处:
优惠政策与发展前景:
(一)优惠政策
1.服务期间由省“三支一扶”办按月发放1400元生活补贴(含交通补贴,下同),统一办理社会保险,并享受每人每年2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设区市组织的“三支一扶”计划可参照省级标准执行。
2.到纳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的县(市、区)的乡(镇)参加“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服务县(市、区)财政按每年2000元代为偿还。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实际制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的具体措施。
(二)发展前景——期满政策(文件规定)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自主择业,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县、乡各类事业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也应拿出一定职位专门吸纳这部分毕业生。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应届毕业生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工作,服务达到国家规定年限,并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2.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项目的,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
3.各级人事、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措施,采取多种手段,充分挖掘本系统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本系统工作。各级人事部门要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建立专门的人才库,广泛收集各类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动员各类用人单位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帮助其落实就业单位。 4.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三)就业渠道及优惠政策——国家第三轮计划
1.鼓励创新创业方面
积极鼓励支持服务期满人员自主创业,将其纳入“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孵化等创业公共服务,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
2.支持升学深造方面
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学校为其保留入学资格。
3.促进自主择业方面
要求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为服务期满人员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要求地方每年应至少组织一场专门的岗位对接活动,向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推荐服务期满人员。对实现灵活就业的服务期满人员,要求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4.加强扶贫类岗位开发
第三轮“三支一扶”计划今年起实施。新一轮计划包含加强扶贫类岗位开发,拓展供销合作服务岗位、鼓励服务期满人员创新创业等新措施。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招录三支一扶人员大约2.5万人,报名人数达30万左右,且部分省份自2016年开始三支一扶人员已开始实施与事业编制并轨,诸如,山东、吉林、安徽、河南、云南、山西、江西等。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三支一扶”大学生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期为2周年。服务岗位为乡村中小学、乡镇涉农站所、乡镇卫生院、扶贫开发重点乡的贫困村。

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服务及政策
(1)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或有相对应的自然减员需补充人员时,要聘用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相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聘用“三支一扶”大学生。
(2)对于准备自主创业人员,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
(3)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毕业生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加分或同等条件优先录用。
(4)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自2010年起,不再享受加分政策)。
(5)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
(6)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时,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