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中药铺》这篇散文到底写的啥?

看不懂,细部的感觉是借中药写母亲,但感觉四处都散着不像是写母亲。但是如果写中药的话结尾又点会母亲上是什么意思?

1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3分)
【解析】题干规定了分析的对象(“细节”)和分析的要求(简明扼要),至于分析“细节”的什么,则需考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一般来说,应该分析出:(1)该细节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通过什么途径),指明表现手法的具体名称和涉及的相关语句;(2)表现了什么及达到怎样的效果。第三段中写抓药细节,用的是一连串动词,笔墨简练,不加烘托,却真切地再现了作者“注意到”的当时的场景,用“白描”来概括是最恰当的。瞟、抓、称、添、减等细节(动词)主要表现人物的“麻利”,“写了几个字之后”还“交代几句”,则能反映她们的耐心、细致、负责。阅卷时 “评分标准”有所放宽,答题要点(1)中“白描”以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代之也可以得分。要点(2)不作要求。
【参考答案】(1)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细致的工作态度。(2)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12.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
【解析】“用意”大致等于写作意图,需要通过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综合来把握。由“朱砂、雄黄”引发的联想涉及国画史上的经典画家及其作品、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故阅卷时把参考答案答题要点(1)修正为“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些都能给人带来“亲切感”。“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则更多地反映了作者好奇心得到满足的愉悦。展开联想本身就是一种丰富写作内容的手段,答出这一点自然可以得分,至于答深化内容、开启下文等也有一定道理,亦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1)点明药名与传统人物的联系。(2)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和亲近感。(3)丰富文章的内容。
13.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4分)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得明白这“较多的笔墨”写了哪些内容。(首先)是甘甜之草;(再加上)“我”与这甘草,是家门;(还)可以替代水果糖来享受甜味;(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明乎此,方可揣摩作者的意图。作者甘典江自己对此题也作了解答,他说“在某种意义上,甘草成了我童年最难以忘怀的味道及意象”,似比参考答案(3)(4)点的概括更有文学味。
【参考答案】(1)“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2)”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3)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4)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解析】“赏析”是在“理解”基础上作进一步鉴赏分析,两者能力层次有高下,但解题的基本路数还是一致的,都应该涉及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画线句采用了排比、比喻(或类比)的修辞手段,具有艺术感染力。表达的内容一个从“面”上讲,万物都可入药;一个从“点”上强调“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这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是泛指,假如理解为母亲和我也通。阅卷时把答题要点的(2)(3)两点合在一起评分。
【参考答案】(1)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2)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3)点明了万物皆有其性、各有各用的道理。(4)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1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解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突出了命题人对作者、文本和读者三维中读者这一维的重视,但读者也得尊重作者和文本,这三者是可以统一的。具体到这一题,你对这句话的任何理解(从理论上说,你的理解是可以无限的)都得从原文的内容出发。“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在作者眼里,母爱跟中药是一体的,都能“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为此,他感念母亲的恩德。这句话出现在文末,出现这个位置的语句在全文会起什么作用?对此也应该有所考虑。阅卷时答题要点(2)(3)合在一起评。
【参考答案】(1)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2)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3)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感情。(4)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8
下面是《母亲的中药铺》原作者甘典江的做题说明:
甘典江的说明:承蒙各方厚爱,尤其是浙江地区的朋友们,给我快速提供的信息,让我无比地感动。同时,大家又希望我能提前做做这几道阅读题。我很愿意,但本地教育界的朋友又提醒不宜过早进行(官方未公布试卷和标准答案前),免得造成误会,影响秩序。现在官方既已公布,我也就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了。
我在昨天就收到了其他人提供的问题,已答好。现原样搬上,公布。请注意:我是以文学作者的身份来回答的,不是考生和教师。所以,我不求规范,不讨好分数。仅供大家参考而已,不必与官方的较真。

甘典江的答题与高考答案的比对:
1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3分)
甘典江答:熟悉处方和药的位置,手感好,对药量的控制精确,包扎认真,这些细节,说明母亲她们这些医生业务娴熟,态度良好,有医德,提供的是优质的服务。
(高考答案: 11。(1)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细致的工作态度。(2)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12.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
甘典江答:中药并是不让人望而生畏的冷冰冰的东西,而是自然的,艺术的,诗化的,神秘的,也就是说,中医是人文的,符合人性的,让人感到亲切神奇。这也暗示出,中医并不仅仅是一种治病救人的医学,更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还能让人揣摩想象和享受。
(高考答案:12.(1)点明药名与传统人物的联系。(2)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和亲近感。(3)丰富文章的内容。)

13.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4分)
甘典江答:甘草美妙的名称,强大的解毒功能,与我是“家门”,还可以替代水果糖来享受甜味。在某种意义上,甘草成了我童年最难以忘怀的味道及意象。
(高考答案:13。(1)“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2)”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3)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4)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甘典江答:这是一段哲理化的句子,试图阐明——能医治疾患的并不仅仅是草木们,整个自然的一切,都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也隐喻出,人的病,也不仅仅体现在肉体上,更多的是在情感和心理上,人的健康,应该是肉与灵的双重和谐。所以,人不仅需要草木的护理,也离不开整个自然的庇护,更离不各种人伦关系有秩序地运转。总之,人,应该对自然敬畏,相互取暖。
(高考答案:14.(1)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2)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3)点明了万物皆有其性、各有各用的道理。(4)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1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甘典江答:人在年少之时,总是向家人和世界一味的索取,以为是应该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迁,作者才发现,父母是多么的辛苦和无私啊。中药是草木用自己的身体在奉献,以血肉来沟通理解,这种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不正和母亲是一致的么?都是博大宽容慈爱的。母爱和中药,也就被视为一体了,能医治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疾病。
(高考答案:15。(1)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2)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3)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感情。(4)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