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绩效考核中避免做多错多的现象

上年度的绩效考核中,高管的分数差距很大,尤其是总经理得最后一名63分左右,有一些高管分管的事情不多,扣分项也就较少,出现了做多错多的现象,老板对我们部门有很大的意见,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吗

这个问题非常好,其实很多企业都面临与你们相同的问题。
问题的本质在于你们的考核激励体系是个负向激励体系,所有的负向激励体系都会面临做的多错得多的窘境,那我们要把他变成正负向结合的激励体系就解决了。
解决的办法也非常简单,但是往往为大多数企业所忽略。具体讲,就是要在平价标准上作文章。举个例子,定义你们整个考核体系的达标基点(就是满足公司要求的点,通常也是常态)设在60分,就是60分常态,60分达标,对应薪酬系数1.0,80良好、90优秀,对应大于1的薪酬系数,实现做得好有加分,而不是都是扣分,这是第一;第二,在设定新增任务的绩效指标平价标准时可适度放松,促使大家去争取多做事,因为新加的工作更容易拿到超出达标积点的高分。做到这两点,问题就解决了七八成,基本在实践中就有效果了,我们在多个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实践中就是这样实际上解决了问题,剩下的两三成说起来就复杂了,牵扯职位、薪酬管理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再赘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7
你们老板意见很大,要么说明你们的绩效考核没有真实地反映高管的绩效水平,要么说明你们老板不好面对这样的绩效考核结果。既然老板有意见,那就是有问题,如果你希望考核分数缩小差距,可以认真研究一下现在的考核方案,表面看核心问题是“做多错多”,但这其实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就像一位负责清扫马路的清洁工,分管的路段越长垃圾越多,如果扣分项越多,赋分项也应该越多,这个是扣分制绩效考核方式上面需要注意平衡的一项工作(事实上短期内很难平衡得好),可以尝试在绩效考试指标方面更多关注高管主要工作的产出,以百分比表现出来,这样会很好地规避工作量不相当的问题。扣分制往往会带来不愉快的感受,这项制度也可以考虑改进。另外,对于总经理最后一名得分,不见得就是坏事,正好是总经理鞭策下属的好机会。一点愚见,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13-04-03
你的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是一个公司整体绩效考核机制的问题。根据你的描述,高管的分数差距很大,看着好像是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考核标准不统一造成的,其实根本的问题是,整个公司绩效考核的机制问题。需要了解的是:
1、你们公司多少人,是什么行业?
2、你们的组织架构是如何的?问题中的总经理是部门总经理还是公司老大?
3、目前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式?KPI?BSC?还是其他的?
4、绩效考核谁来打分?自评后上级评分?还是有专门的绩效委员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3-04
现在的管理考核办法存在这样的问题:按照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扣分。但是每个员工的工作项目多少并不是一样的,有些项目多一些,有些少一些。于是就出现:工作项目多的员工面临更大的扣分压力:做多错多,所谓多劳多得并没有体现出来。
如何解决?
一、把部门的所涉及的相关工作都罗列出来,分好项目。
二、给项目打上分数的权重(难度大的,权重占分多)。
三、挑选出只有特定的人员才能完成的项目。
四、把特定的项目放给特定的人员(这些项目作为必要项目,并且保证每个人的必要项目占分一致),这是主要岗位级别相区别的标志,通过岗位竞聘的方式实现。
五、剩余的任选项目让员工自行选择,此时得出每个员工的基本分数系数。(可能会出现同一项目多人争选的现象,而有些无人选的现象,此时必须对这些项目重新分配权重。)
六、最后绩效考核将以基本分数系数作为权重,根据工作的完成程度进行最后评分得出绩效分数。
七、任选项的选择,对每个员工而言,持有时间不应过长,最长最好不超过2年。
这样,如果有人员选择项目太少,那么他的考核分数将会变低,最终影响其收入。因此会从某种程度上避免“拈轻怕重”、“做多错多”的状况出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