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喜欢三味书屋的理由(300字以上)

如题所述

1926年创作《朝花夕拾》之时,面对着再一次离开家、离开自己亲手创建的北京的家庭,历经家庭的分裂、情感的重创、社会舆论的打击、政敌的围攻、反动军阀政府的通缉等等压力之下的鲁迅,心灵倍受煎熬。他甚至厌倦了北京的生活,在种种情势的逼迫下,他来到厦门大学以求心灵的调整。然而刚来就觉得无聊,厦门大学的形势不仅与全国形势格格不入,与鲁迅的心态也格格不入,他又一次感到失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摆脱孤寂苦闷和世间纷扰的自我慰籍。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具体时间是在他被迫离京南下厦门不久的1926年9月18日,此时,他的心灵世界里充满了孤寂和苦闷。
他对于写作此文和写作这一时期的其他文章时的心境和情境曾有过简洁的说明:“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这些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后五篇(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在这种心境和情境下,他那关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童趣生活和书垫生活的回忆,就像镶嵌在他心灵荒漠上的一片绿洲,慰籍自己,拂去尘劳,以求得心灵的平衡与安宁,同时也抒发出他对童年时期故乡、故园、故人的眷恋之情。设身处地,可想而知,作者写作这样的回忆散文—魂归故乡、回望故园、与故景故人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是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生活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是一种精神自我慰籍的过程,是一种使自我精神得以安适的创作。
的确,就一般意义而言,现实越是不如意,越是容易唤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更何况这些回忆是鲁迅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路标呢!所以我们说这篇文章一开始就传递出一种无奈的气息,这是在不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心态及史料情况下很难看出来的情绪,而传统观点将文中抒情诗一般的百草园风光描写,抒情散文一般的百草园中捕鸟的描写以及三味书屋中师生对话、先生命令读书、“我”偷偷描画等情节作为对比评判的对象,从而得出单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结论,则曲解了作者的本意。因此,我认为,从背景来看,这篇文章与《朝花夕拾》的所有文章一样,重在描述作者深深的足迹,它是鲁迅心态的反映,是他精神世界的真实。
楼主采纳我吧,我打字不容易啊,追问

答非所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都昌坊口11号。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 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
  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匾额下方是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一幅抱对,匾中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
  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桌面右边有一个鲁迅亲手刻下的“早”字。一次鲁迅上课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责备,他就在自己课桌的右边桌沿上刻了这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此后果然就没有迟到过。
  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其中腊梅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寿命。
  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追问

不知道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1926年,因为“三一八”事件,鲁迅受到国民党追杀。他离开北京去了厦门广州等。在此期间,45岁的鲁迅回忆儿时,做下《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两个地方见证了鲁迅从顽童向学童转变的过程。在百草园,他尽情地玩耍逮鸟,在三味书屋,开始学习,在课堂上偷着画画。都是充满了乐趣的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