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有姓奢的吗

如题所述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元末明初人,出生于四川永宁,系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是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蔼翠之妻,婚后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蔼翠病逝,因儿子年幼,年仅23岁的奢香承担起重任,摄理了贵州宣慰使一职。奢香摄理贵州宣慰使职后,筑道路,设驿站,沟通了内地与西南边陲的交通,巩固了边疆政权,促进了水西及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夫人病逝,年三十八岁。朱元璋特遣专使吊祭奢香,同时敕建陵园、祠堂于洗马塘畔。[1]

中文名
奢香夫人

出生日期
公元1358年

出生地
四川永宁

逝世日期
公元1396年

别名
奢香,舍兹,朴娄奢恒

国籍
中国(明朝)

职业
政治家

民族
彝族

主要成就
开驿路
改良彝族文字
引进文化

儿子
阿期陇弟

父亲
扯勒君亨奢氏

丈夫
陇赞·蔼翠

收起
人物生平
闻名水西

贵州宣慰府
元末川南彝族土司(今存四川古蔺奢王府遗址)彝族部落的公主奢香,自幼聪明能干,好学深思,1375年(明洪武八年),奢香与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默部首领陇赞·霭翠结婚,时年十七岁,人称奢香夫人。陇赞·蔼翠的祖先从陕西南下入蜀,后由蜀入滇,传至陇赞·霭翠时,正是元明朝交替时期。早在宋朝末年,霭翠家族以鸭池河为界,分贵州为水东、水西两部分。陇赞·霭翠家族世居大方,称为水西家。奢香婚后成为霭翠的贤内助,经常辅佐丈夫处理宣慰司的政事。在与丈夫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奢香逐步增长了摄政理事的政治才能,以贤能闻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爱戴,被尊称为“苴慕”(君长)。[2]

支持明军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陇赞·蔼翠因病去世,奢香代替年幼的儿子,世袭了贵州宣慰使职。奢香摄政后,值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等从四川、湖南出兵,经贵州入云南,以讨伐元梁王巴匝剌瓦尔密的残余势力。盘踞于云南的元蒙势力正暗中与乌撒(今威宁)、芒部(今云南镇雄)等地的土酋勾结,于黔西北境内屯兵,企图阻止明军入滇。奢香审时度势,积极献粮通道,支持明军。还凭借宗族关系,亲赴乌撒、芒部,对诸土酋阐明形势,劝说开导。使明军得以顺利进拔云南,促进了祖国的统一。[2]

忍辱负重

奢香雕像
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明廷派驻贵州的都指挥马晔,出于民族的偏见,视奢香为“鬼方蛮女”,对她摄贵州宣慰使职忌恨不满;马晔在役使官兵开置普定驿时,骄纵蛮横,大肆杀戮彝族人民,并强迫奢香交纳赋税。贵州正遭大旱,粮食无收,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赋税无从征集。奢香多次行文陈诉,而马晔却借机将奢香抓到贵阳,指令壮士裸露奢香的身体,鞭笞奢香的背部,企图激怒彝族兵衅。奢香属下四十八部头人,早已恨透马晔,得知奢香受辱,更加愤怒,即带领兵丁聚集。战事一触即发,奢香深明大义向属下表明不愿造反的态度,当众揭露了马晔逼反的用心,从而避免了一场殃及贵州各族人民的战祸。同年,奢香经贵州宣慰副使宋钦之妻刘淑贞的引荐,走诉京师,向朱元璋面陈马晔逼反的真象。朱元璋欲除马晔,便问奢香“以何报答”,奢香回禀:“愿令子孙世世不敢生事”。并即表示“愿意刊山凿险、开置驿道”。朱元璋大喜,封奢香为“顺德夫人”,赏赐金银和丝织品等物,并将马晔召回京都治罪。奢香回到贵州,属下无不感服朝廷的威德。[1][2][3]

开辟驿道
回到贵州后,奢香亲率各部落开置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的两条驿道。一条向西,经贵阳,过乌撒,达乌蒙(今云南昭通);一条向北,经草塘(今瓮安县境)到容山(今湄潭县境)。置龙场、陆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鸦、归化、毕节等九个驿站于贵州境内。驿道纵横贵州,打开了与川、滇、湘的通道,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稳定了西南的政治局面,确定了与明王朝的臣属关系。朱元璋说:“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2][4]

传播文化
开置驿道后,奢香多次到金陵,通过朝觐、禀呈政务、输赋、进贡地方物产和马匹等活动,使贵州和明王朝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起来。通过广泛地接触汉族地区文化,奢香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决心亲身倡导文明。奢香摄职期间,向外广聘汉儒,多方接纳文人学士,兴办宣慰司学培养各族子弟;招来能工巧匠,传授先进的耕织技术,开置农田,发展生产;倡导彝汉融和,安居乐业。公元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奢香将长大成人的独子阿期陇弟送入京师太学读书,明太祖朱元璋特下诏告诉国子监官,善为训教阿期陇弟,不要辜负远来求学的人。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阿期陇弟学成而归,朱元璋赐予三品朝服并袭衣、金带等,并钦赐姓“安”,汉名叫“安的”。同年十月,奢香派遣子媳奢助,以及把事头目允则陇,带上水西名马60匹入朝谢恩。经过奢香的勤政治理,苦心经营,使水西地区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相处,经济发展,文明气象日昌。[1][2]

主要成就
维护统一
归顺明朝是奢香对水西的一大贡献。时明朝已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就剩下了西南地区。可当时西南地区的统领和所谓的智者们还想与明军负隅顽抗从而保住家园。只有奢香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时候如与明军相抗衡无异于与卵击石,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接受朝廷的安抚,走归顺这条路线,这样才能保一方平安,从而走上发展道路。她的这一想法开始遭到强烈的反对,在她的力主与劝说下,永宁、水西归顺了明朝;使得永宁和水西的子民则免除了这无谓的牺牲。这一贡献除显示了她高瞻远瞩的眼光之外,还包含着她对汉文化孔孟仁爱思想的吸取和运用。孔孟思想宣扬大爱,故而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间,她选择了归顺明朝,挽救了水西。

开路设驿
奢香当政时,组织领导贵州境内各族人民凿山开道、修建驿路,下令“各部落劈山开道,遇水架桥,一直把道路从水东修到乌蒙、客山,贯通贵州宣藯府全境。”她规定“凡参与者,配给粮食,免除全家赋税,修桥修路的支付银两全由贵州宣慰府支付。”这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道路的开凿把云、贵、湘、川、桂几省分管地域联系起来,将境内的驿路纳入全国的驿路网络,沟通了贵州周围四省,打通了交通的大动脉;在水西彝家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为水西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也是她对水西的突出的贡献。

发展农业
为了发展水西的农业,奢香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引进。对于农业的改革,她采取了亦兵亦民的政策。农忙时,兵即是民;闲暇或战争时,民亦是兵,这样两方面都不耽误,保证了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她还人去汉家请耕作好手,来帮助彝家子民改进耕作方法。

贸易建设
水西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道路不通,与外界不相往来,导致水西的盐极其昂贵(两匹马换一斤盐),老百姓吃盐困难。奢香看到了这一问题的根源所在,于是采取了保护商人的措施,用杀一儆百的方法保护了自由贸易,解决了老百姓吃盐的问题。

改革彝文
奢香夫人对彝族文字的使用与传播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她把彝族文字从神秘中解放出来,打破了传统禁忌的坚冰,使彝文成规模地出现在金石等载体上。彝文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从传统的传经记史的功用,扩大到记账、契约、记录歌谣、书信往来等日常生活中。其影响不单在当时的贵州宣慰司辖地,还辐射到周边的彝区,如乌撒地区(今贵州威宁、赫章一带)、四川的永宁宣抚司地区(今古蔺、叙永一带)、云南的乌蒙(今昭通市)、閟畔(今东川、会泽一带)、磨弥(今宣威、沾益一带)等地区。

传播儒学
奢香夫人早年就酷爱读书,尤其是汉书。在汉学中她吸取了不少养分,从中也认识到了汉学重要性,为此她想要开办汉学,她认为:“汉家孔孟文化,能修德润身,进而化育天下,布泽万民。”当政后,奢香夫人在贵州宣慰使司地置儒学,设教授。为了学习和引进汉族文化,加强和促进彝汉文化交流,奢香夫人带头遣子弟到京师入太学。在奢香夫人的带动和影响下,乌撒、乌蒙、芒布、永宁地区各土司先后送子弟进京入学。

人物评价
历代评价
朱元璋赞道:“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黄宅中有诗评论道:“女官恰英举,万里朝天字。参政礼贤儒,心折书一纸。”

程恩泽在《水西怀古》中作出如下评论:“奢香辱,遭裸挞,银刀健儿怒植发,欲擒马督碎其骨,…飞书诏香香乃来,啼装印面东风哀。…马督伏诛宣慰归,宫袍珠珥相追飞。…古来英雄贵见机,成大功者忍诟讥。”

吴嵩梁在《明顺德夫人奢香墓》一诗中叙述了奢香不远万里,上京师告马煜的情形,赞扬她深明大义,对国家和人民忠诚负责,对西南的开发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余上泗在《蛮洞竹枝词》中描述了水西彝族对奢香争取和平、引进礼乐的怀念:“风烟济火旧岩疆,礼乐千村变卉棠。际得承平遗事远,部人犹自说奢香。”

田雯在《奢香论》对奢香作出高度评价:“一乘间而远奔,一闻召而即至;先机之智,应变之勇,丈夫之所不能,而谓遐方女子能之乎?观其置驿通道,则又功过唐蒙矣。”

史书评价
清代《敬业堂诗集》卷三《水西行》赞曰:“渊源请自先朝始。洪武初年祸乱平,远略伧荒来越雟。是时奢香一巾帼,跃马金陵谒天子。承恩归去立奇功,一诺西南九驿通。却笑五丁开不到,乱山高下隔蚕丛。二百馀年太平业,世世分藩比臣妾。”

清代《怀清堂集》卷七中有《黔阳绝句》:“依稀九驿认龙场,乌撒平开蜀道长。莫怪西溪水呜咽,至今妇女说奢香。”

综合评价
奢香夫人是彝族著名女政治家,作为一个民族头人,在国家加强西南地区统治的形势下,为贵州建省创造了必要条件,客观上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统一。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水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巩固了西南边疆,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她改良本民族文化、学习汉文化的举措,促进了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从彝文古籍和彝族学者著述、汉文史志,以及明清大量汉文诗文作品中关于奢香的记载和评论可以看出,史学家、文学家乃至于普通百姓对奢香都持肯定与赞扬的态度。这些封建汉族士大夫们被她的尽忠职守和机智勇敢折服,修筑驿路和引进汉文化所带来的风俗理念上的改进也成为水西各族人民怀念她的重要原因。奢香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为国为民的精神却永载青史,值得后人永世继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8
百家姓有姓奢的。奢姓来源:为古代南方苗族姓氏。《明史》载,永宁土司有奢氏。又《路史》云黄帝臣有奢比(即为屠龙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29
有啊,我就是啊!!!怎么没有!!我的姓这么伟大,应该多点人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