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才行,自昔罕全》的全文翻译

人之才行……君子道消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①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②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③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⑤,贤如墨、杨⑥,求诸物议⑦,孰免讥嫌⑧?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⑨,何如?”子曰:“未可也⑩。”“乡人皆恶⑾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注释】
①苟:如果
②录:录用
③责:苛求
④趣:志趣
⑤伊、周:指伊尹、周文王
⑥墨、杨:指墨翟、杨朱
⑦求诸物议:从众人的议论去要求他们。
⑧孰免讥嫌:谁免得了(众人的)嫌弃和讥讽
⑨好之:赞扬他
⑩未可也:还不能肯定
11.恶:讨厌
【译文】

人的才华和能力,从以前开始就很少有全才的,如果有所擅长的,就一定有弱的地方。如果能取长补短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苛求短处放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被录用的人。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 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杨朱,从人们的议论去要求他们,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全乡村的人都赞扬他,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全乡村的人都讨厌他,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不如全乡人中的善者喜欢他,不善者厌恶他。”那是因为君子和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君子讨厌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有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没道德的人的品行就会废除,听没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有道德的人的品行就会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9
文章叫《陆贽论人才》吧人的才华和能力,从以前开始就很少有全才的,如果有所擅长的,就一定有弱的地方.如果能取长补短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拘泥于短处放弃自己的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应被舍弃的人.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 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杨朱,从人们的议论去要求他们,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全乡村的人都赞扬他,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全乡村的人都讨厌他,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不能像乡里人那样认为他好的人就对他好,乡人认为他不好的人就对他不好。”那是因为君子和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君子讨厌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有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没道德的人的品行就会废除,听没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有道德的人的品行就会消失。
第2个回答  2013-03-28
人的才华和能力,从以前开始就很少有全才的,如果有所擅长的,就一定有弱的地方。如果能取长补短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苛求短处放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被录用的人。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 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杨朱,从人们的议论去要求他们,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全乡村的人都赞扬他,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全乡村的人都讨厌他,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不如全乡人中的善者喜欢他,不善者厌恶他。”那是因为君子和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君子讨厌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有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没道德的人的品行就会废除,听没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有道德的人的品行就会消失。http://baike.baidu.com/view/1790702.htm百科上很详细的!
第3个回答  2013-03-28
人的才华和能力,从以前开始就很少有全才的,如果有所擅长的,就一定有弱的地方.如果能取长补短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拘泥于短处放弃自己的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应被舍弃的人.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 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杨朱,从人们的议论去要求他们,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全乡村的人都赞扬他,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全乡村的人都讨厌他,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不能像乡里人那样认为他好的人就对他好,乡人认为他不好的人就对他不好。”那是因为君子和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君子讨厌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有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没道德的人的品行就会废除,听没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有道德的人的品行就会消失。
第4个回答  2019-04-03

【翻译】:

人的才华和能力,从以前开始就很少有全才的,如果有所擅长的,就一定有弱的地方。如果能取长补短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苛求短处放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被录用的人。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 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杨朱,从人们的议论去要求他们,谁能避免被讥笑?

从前子贡问孔子:“全乡村的人都赞扬他,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全乡村的人都讨厌他,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不如全乡人中的善者喜欢他,不善者厌恶他。”

原来是因为君子和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君子讨厌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有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没道德的人的品行就会废除,听没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有道德的人的品行就会消失。

【原文】: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

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出处】:

唐代陆贽的《陆氏集验方》中的《陆贽论人才》, 文章原称《人之才行,自昔罕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陆贽为相期间,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以谄佞德宗信用,“天下嫉之如仇”。陆贽仗义执言,多次上书参奏裴延龄的罪行。德宗信用奸臣,不听忠言,于贞元十年罢陆贽知政事,为太子宾客。

贞元十一年春复贬忠州别驾,陆贽谪居僻地,仍心念黎民,因当地气候恶劣,疾疫流行,遂编录《陆氏集验方》50卷,供人们治病使用。唐顺宗即位后,下诏召还陆贽,诏未至而贽已逝。

写作手法

理论论证与引用论证。上文是论述人才问题的一个片断,作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论证方法。先采用说理的方法讲清对人才不能苛求,这是理论论证。后引用孔子的话论述选用人才的标准,这是引用论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陆贽论人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