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天皇是怎么死的

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日本的天皇是怎么处决的?

昭和天皇并没有被处死,相反活了88岁,1989年1月7日,因患十二指肠癌死于东京。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天皇为昭和天皇。二战后,美国为顺应日本民意,以及基于其亚洲战略的考虑,允许天皇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保留下来。

众所周知,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轴心国之一,而在二战的中国战场上日本军队更是对中国人民犯下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而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昭和天皇却因为美国的干涉,免于审判,但其对于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责永远无法抹去。

扩展资料: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终战诏书》的播出向日本民众乃至世界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日本国内部分民众、一些受害国、国际仲裁机构乃至裕仁本人都认为天皇对战争应负起责任。

日本国内一些进步群众团体的领袖以及部分深受战争创伤的同盟国唿吁:裕仁作为战争期间的国家元首是发动战争的元凶,理应作为头号战犯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与惩罚;并再三提出应废除日本天皇制,改变日本现存的政治体制。

为清算法西斯余孽,重建世界和平与公正,战后在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澳大利亚法官威廉·维着作为军事法庭的审判长也认为:“如果不审理天皇,战犯一个也不能处以死刑。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他应在国内或国外受到拘禁。”

甚至裕仁本人也感到理亏,难以面对愤怒的世人,他觉得应理所当然地负起战争的所有责任。

1945年9月27日上午9时,裕仁头戴大礼帽,身穿燕尾服,亲自正式地晋见了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将军,当时这位声名显赫的将军是盟军驻日本占领军的最高官员。

在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见中,裕仁表现得体、态度坦然,勇敢地承认“对于日本政府的每一个政治决定和军事行动……我是惟一的责任者”。

也正因如此,裕仁天皇给麦克阿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若干年后这位上将回忆起裕仁时曾说:“在当时,我感到我面对着日本第一个当之无愧的有素养的人。”

作为盟军驻日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示裕仁否定日本注定统治世界的“大东亚”观点,维护世界和平,肃清国内黩武精神,另外否定天皇的神圣性,天皇由神回归为人。裕仁都一一照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昭和天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7

1987年9月22日,昭和天皇在消化系统问题持续数月之后接受了胰脏手术,其后被诊断出十二指肠癌。次年8月15日,静养中的昭和天皇被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一架直升机从那须御用邸送至日本武道馆,出席1988年全国战没者追悼式,这也是昭和天皇最后一次出席全国战没者追悼式。9月19日,昭和天皇在吹上御所吐血,此后病情持续恶化且需不断输血。

1989年1月7日早6时33分,昭和天皇于吹上御所驾崩,享寿87岁。这一消息于当天早晨7时55分由宫内厅长官藤森昭一宣布,NHK随后于当天早晨7时57分播出黑底白字的“天皇陛下崩御”静态字卡。藤森亦公布了天皇患癌的详情,而宫内厅在公布天皇死讯前,从未向外界透露天皇患癌一事。

扩展资料

裕仁天皇,又称昭和天皇(日语:ひろひと/英语:Hirohito;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本名裕仁,称号迪宫。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天皇,执政长达63年。

大正十五年(1926年)大正天皇因病逝世,裕仁登基成为日本新一任天皇。在位期间,指挥和策划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侵略和践踏了中国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导致了数千万无辜人民的死亡。1945年8月发布“终战诏书”,代表日本帝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昭和天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2

二战中的日本天皇,即昭和天皇,在二战结束后并没有上军事法庭,1987年9月22日,昭和天皇被诊断出十二指肠癌,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于吹上御所驾崩,享寿87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要求废除天皇,但是美国为稳定战后东亚形势,需要建立一个反共产主义的经济强国,如果没有天皇,日本国内秩序将难以协调,因为之前日本长期推行神话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经成为多数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所以因美国策略上需要,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其他官员共同表示,裕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负主要责任。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人民的极大欢迎。

扩展资料:

裕仁出生于明治34年(1901年)4月29日晚10点10分,父亲是皇太子明宫嘉仁亲王(后为大正天皇)。明治天皇对于裕仁宠爱有加,此日马上命令宫内的御用文人为皇孙取名与号。最初的名有三个,为裕仁、雍仁以及穆仁,号则是迪宫和谦宫。

明治45年(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崩御”,裕仁之父嘉仁亲王继位成为大正天皇,裕仁成为皇太子。也就是在明治天皇正式大葬的前两天,乃木希典突然拜见裕仁,向时为陆海军少尉的裕仁赠送由山鹿素行所著的《中朝事实》和《日本帝国史》。

1926年,大正天皇去世,裕仁成为了日本第124代天皇,改元昭和。继承大统的裕仁和良子先后诞下了照宫成子、久宫佑子等4个“内亲王”(即所谓公主)。

由于没有男嗣成为继承人,朝中开始了劝解天皇另纳嫔妃,裕仁却对此很不以为然,“朕还有兄弟在,即使自己没有皇子,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到了昭和8年(1933年)12月23日,裕仁和良子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儿子继宫明仁,了却了一桩皇室的麻烦。

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日本很快吞并了大部分东亚地区,使其加入“共荣圈”。裕仁被指责同意导致这场战争的对外政策,并批准东条英机与纳粹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结成法西斯主义轴心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战争,侵略中国等国家。

1945年3月18日,裕仁巡视了遭到美军大轰炸后的东京市区,不由感叹其惨象尤胜当年的“关东大地震”。在美军于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后,裕仁终于意识到了败局已定。8月9日下午11点50分,紧急于防空洞召开了御前会议,同意外务大臣的意见:投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昭和天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3-23
日本战败后,日本政府把军部推了出去做替死鬼,美国出与扶植日本抑制中国的考虑,没有处置日本的天皇,使他免于一死,从此就没有实权了,只做为国家的精神象征,最后是老死的。这样的人没有被吊死,真是没天理。
第4个回答  2013-03-23
是病死或自然死亡。日本战败,他只是签署了投降书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