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未来的生存之道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从目前地球上生存着的人类的状况看,迷乱、纷争、堕落的社会,正在加速使这个最残酷的结局到来。  

   

一、生命与非生命的本质区别  

   

就目前人类所达到的智识高度和认知结果来看,我们不难作出以下判断:  

由于非生命是自在的、无意识的、无依赖的、能量耗散的、时空矛盾无限循环运动,因而是永恒的、有未来的一种物质运动及存在方式。西方宗教称之为“上帝”,哲学称之为“绝对精神”。东方宗教称之为“如来”,哲学称之为“天”或“天道”、“天理”。  

而由于生命本身是非生命世界造就的,是自为的、有意识的、有依赖的、能量耗散的、时空矛盾有限循环运动,因而是暂时的、没有未来的一种物质运动及存在方式。同时,由于生命对非生命的严重依赖性,使其在某种意义上讲,完全是一个“寄生虫”——没有外界能量的供给就无法生存。  

因此,生命与非生命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生命是非生命世界中的“寄生虫”。  

当然,这是又一个让人类难堪的残酷的事实。但是,我们知道,这毕竟是事实。而且,一旦非生命世界因发生某种变化而引发一种生命存在条件的消失,那么,除了这种生命会消亡外,这种生命所处的生存链条中另外的生命形式的存在就遭到严重的威胁、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从这个角度上看,人类这种生命存在方式,注定是以悲剧的结局收场。  

怎么办?等死吗?  

没有!  

我们至少知道,虽然注定是走向没有未来的不归路,但是,从人类诞生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在此基础上对生存的这个时空的一切事物的探索。因为人类知道,毁灭后就没有意义存在,而意义只在于生存的状态下。因此,怎么活着,才是人类的最高命题和价值所在。  

   

二、没有未来的人类该怎么活着  

   

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与思考,人类自古以来就渴望个体生命的延续,千万年来对“长生不老”的方式进行了“上穷碧落下黄泉”般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寻。但“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结果,使更多的人开始面对现实,转而探索生的价值与意义。  

作为非生命世界中的“寄生虫”,作为这矛盾运动的时空里的“匆匆过客”,作为一个注定没有未来的生命群体,关于人类该怎么活着的问题,不同生存环境下的不同人类族群,在长期的各自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一)缺陷与“原罪”,“爱”与“斗争”——西方的生存逻辑  

(二)贪欲与“节制”,“善”与“和谐”——东方的生存哲学  
 

三、人类是否还有智慧与勇气好好活着  
诚然,人类是没有未来的。但,人类是否还有智慧与勇气好好活着呢?  
作为生命,“寄生虫”的缺陷是客观存在。谁也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湖泊、四季更替、五谷杂粮的地球,人类将如何生存。  
但人类毕竟与其他生命有区别,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既然从原始森林里勇敢地站出来了,就不能再象原始森林里的其他生命一样固守“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如果那样,人类与禽兽还有什么区别呢?! 
从人类生存的客观条件讲,人类只有通过摄取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维持自己的生存。但却不能以此为由对自然界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方式来活着。不能象路易十四说的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那样活着。请记住,我们是人类——虽然从根本上讲我们没有未来,但我们有后代!  
虽然,这地球上不同的水土生养的不同的人类族群之间,在思维、语言、逻辑、理论、习性、风俗等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这绝对不是相互争斗、摧残与杀戮理由!请记住,“弱肉强食”的竞争,不是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那是禽兽的生存法则!  
可是,目前的人类,为何还在禽兽的生存法则下活着呢?  
其实,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里,早已经准确而清楚地阐明了原因——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为什么?  
因为私有,个体就能够破坏整体;  
因为私有,私欲就能够泯灭人性;  
因为私有,邪恶就能够毁掉正义!  
可是,我们知道——  
天下,是天下万物的天下,不仅仅是人类的天下;  
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不是一部分人的天下;  
天下,是天下所有劳动者的天下,不是一切人间寄生虫的天下。  
所以,笔者坚信:私有制——这个万恶之源的禽兽法则,必将被真正的人类所唾弃!  
到那时,战争、饥饿、瘟疫……一切的罪恶必然远离;  
到那时,“爱”与“善”才真正是人类自由与幸福的根基;  
到那时,和谐、文明、尊严就是人类走向共产主义世界的路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7
可持续性发展,减少能源消耗,绿化环境,寻找新型能源以供使用,改良改善各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污染性质的机械、行为等等,以此为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8
达尔文的《进化路论》说的好: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第3个回答  2013-04-08
战争--包括热战和冷战,
人类是在不断争夺中进步的,社会,科技也是在战争中发展的。
第4个回答  2013-04-08
该吃多少还是吃多少,生存之道最多的还是多注意下人间寒暖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