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文化对比

找有关中日茶文化的体裁 (中日文都行)

中日茶文化的区别与对比: 
 “茶”字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茶在中国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中国茶道比日本茶道早很多,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兼收并蓄,多种思想融入其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于一体,三者之间互相补充、融合,从而形成了广博的中国茶文化。

  谈到茶道文化,世人皆会想到日本。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唐代,中国的茶文化通过遣唐使荣西禅师传入日本。日本经过历代人的不懈努力,吸收了禅宗的精髓,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形成了具有东方魅力、体系完整的茶文化——日本茶道。从日本茶道发展史来看,将饮茶习俗传入日本的是遣唐僧,茶文化在日本的主要传播者也是一些高僧,在日本茶道中起关键作用的正是禅宗的信奉者。因此,日本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日本茶道讲究“四则”,即“和、敬、清、寂”,这正是佛教禅宗精神之所在。“和”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也指讲究本来面目,不造作,与茶的自然融合。“敬”指敬爱之心。在茶道中,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尊敬的态度,一丝不苟地用恭敬的心情,来做好每一件事。“清”在茶道中指外物和内心的清净的状态。六根清净,就是禅道,也是茶道。“寂”即“无”,强调“本来无一物”,是熄灭了心中诸般欲火之后的宁静的、安祥的状态,这正是源于佛教“空无”观。日本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修身养性。日本茶道通过茶艺表现禅宗精神,是茶艺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文化都是东方茶文化灿烂的瑰宝,两者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具千秋。

  在表象层面上,中日的茶具不尽相同。据史料记载中国的茶具至少包括10种,即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等。而日本的茶具主要包括厂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建水、枣(薄茶用的茶罐)、茶入(浓茶用的茶罐)、茶杓、茶筅等。

  在饮茶的过程中日本人强调参禅,所以日本茶道讲究在茶中品味人生,其形式具有高度的仪式化。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中国茶道文化底蕴厚重,以领悟人生意义为主,所以中国人饮茶讲究和谐、随和,不过分注重形式。

  表象的不同实质源于精神层面上的差异。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于一体,内容十分丰富。茶道精神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的平和快乐是中国茶道的主调。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也很大。首先,因茶有“三德”:提神,助消化,清心定神、去除杂念,所以喝茶既满足坐禅需要又不破坏佛教清规。其次,佛教的苦、集、灭、道四谛中的第一谛——苦谛,视人间为无边的苦难,当参破苦谛,达到大彻大悟,便是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清苦,品茶之苦味,苦后回甘,这与苦谛一致。所以茶一直以来深受禅僧们的喜爱。除佛、儒两家之外,中国茶道还受道家影响。道家为求长生不老,苦炼金丹,但始终未能如愿。因茶有强身健体,长寿命之功效,于是逐渐被视为仙药。道家倡导通过饮茶,以求得道成仙。同时,道家认为自然本性才是真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饮茶之人喜欢空灵虚静的饮茶环境,将自己融于自然,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与物质统一的意境,这与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统一的。

  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

本章来源于:http://www.dyctea.com/Culture_xx.asp?id=274&NI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8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文化

一、 背景说明:

众所周知,茶文化最早发源于中国。至唐代,茶文化通过一些途经传入日本。日本的茶文化

由此开始。

几百过去,日本仍旧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茶文化,并得到(----日本茶道。)而中国的茶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二、 学习目的:

通过中日茶文化的对比,归纳。更深刻地去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学习、继承、发扬我国的茶文化。

三、 论文大体情况

1、 首先,介绍一些有关茶的知识。(例如茶,茶的起源、茶的传播、茶的发展等等)

2、 早期中国茶文化大体的一些情况。及时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

3、 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日本茶道

4、 中国茶文化大体的发展情况

5、 现今,日本茶文化,特别是茶道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

6、 从所研究的结果中,引出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我们此次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之一)。

论文总结

茶树,常绿灌木,开白花。嫩叶经过加工,就是茶叶。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我国和东方乃至全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在中国制茶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中唐以来,饮茶之风大兴于西北塞外。因此,当地牧民便驱赶着良种骏马,到内地来进行茶叶交换,后来又通过使者和商人,进一步扩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交易”。白居易《琵琶行》中“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劝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也可证明这一点。

茶文化的发展在于:

1、 饮茶的广泛盛行。

茶叶的通俗与高雅,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大众饮茶和宫廷茶饮外,还有一个僧侣圈,茶与佛教的缘分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分联系的更加紧密了。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饮茶之间的特殊关系。

2、 文人介入,诗文吟颂。

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仙人掌》,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等,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包括茶道的各个方面。

中国茶叶传入日本在公元世纪开始,但当时日本并不产茶。因此,茶叶还及为稀贵,只有上流贵族阶层和寺院才拥有,一般平民是不敢奢求的。似举安溪茶艺.

“安溪茶艺”源于安溪铁观音功夫茶。通过挖掘整理、编排提炼、升华为别 具一格的铁观音茶艺。
茶艺提示:让品茶人了解乌龙茶,特别是名茶铁观音的沏茶技艺,是一门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品茶艺术。具体包括: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协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茶艺之本:(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茶艺之韵:(雅)沏茶之细致,协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
茶艺之德:(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茶艺之道:(和)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它传播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

日本茶道是人唐文化的翻版。其目的主要为接待宾客,联络感情,陶冶性情的特殊礼仪活动。最初,许多种茶的农民经常定期举行茶叶评赛会,由此发展为许多人以品茶为一种娱乐。大家在一起饮茶叙谊。僧侣之间则利用茶气来讲经布道,幽雅品茗,参惮悟道。

日本茶宗应体现,和(平),敬(友),清(寂),寂(幽雅)。

在日本一般举行茶道的时间,分别为朝茶,饭后,消昼和夜话茶道对茶会的环境有一系列的规定,除“和”与“敬”,是指茶会上主人和客人之间应强调精神,态度和因有的辞仪外,“清”与“静”则主要表现茶室,饮茶亭院的环境和气氛要充分体现清静和典雅,……

现今,在中国的一些茶区,如福建定期举行的茶会大体上与日本茶道相似。如中国的安溪茶艺与日本茶道略有相似。

中日茶文化的对比之余,不免有让我们思考的地方。茶出于中国,兴于中国,为什么这灿烂的文化瑰宝,在近一百年中,却改变了它千年的内含底蕴。试问当今有几亿人。

在品茶前沐浴更衣,喝茶不足引茶而是细细品们茶所带给你的精神的愉快。

起码

越脱这个充满气氛的世界,人们的追求也能从物质享受上升为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在这个竟争激烈的时代更为迫切。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他们对茶文化的追求,大不必以泱泱大国的心态自居,日本今天保留了一套完整的饮茶习惯,并将它们作为教程编入大,中,小学生的教材中,可见其普遍性。

外国人一丝不苟的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加以继承,而我们自己却不能将这些文化传统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着不免让我们思考!

夜深万籁寂无声,

晓看平阶展素茵。

茗碗纵寒终有韵,

梅花虽冷自知春。
第2个回答  2013-04-13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ir drinking of tea, place much significance on the act of "savoring." "Savoring tea" is not only a way to discern good tea from mediocre tea, but also how people take delight in their reverie and in tea-drinking itself. Snatching a bit of leisure from a busy schedule, making a kettle of strong tea, securing a serene space, and serving and drinking tea by yourself can help banish fatigue and frustration, improve your thinking ability and inspire you with enthusiasm. You may also imbibe it slowly in small sips to appreciate the subtle allure of tea-drinking, until your spirits soar up and up into a sublime aesthetic realm. Buildings, gardens, ornaments and tea sets are the elements that form the ambience for savoring tea. A tranquil, refreshing, comfortable and neat locale is certainly desirable for drinking tea. Chinese gardens are well known in the world and beautiful Chinese landscapes are too numerous to count. Teahouses tucked away in gardens and nestled beside the natural beauty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are enchanting places of repose for people to rest and recreate themselves.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time-honored civilization and a land of ceremony and decorum. Whenever guests visi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d serve tea to them. Before serving tea, you may ask them for their preferences as to what kind of tea they fancy and serve them the tea in the most appropriate teacups. In the course of serving tea, the host should take careful note of how much water is remaining in the cups and in the kettle. Usually, if the tea is made in a teacup, boiling water should be added after half of the cup has been consumed; and thus the cup is kept filled so that the tea retains the same bouquet and remains pleasantly warm throughout the entire course of tea-drinking. Snacks, sweets and other dishes may be served at tea time to complement the fragrance of the tea and to allay one's hunger.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