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都是什么,从场地平整开始详细点我高分

如题所述

建筑施工步骤。

场地平整,三通(通水、通电、通路)。

地基与基础,就是挖基坑、做垫层、做基础。桩基础的还要打桩。

做完基础后回填,没有地下室的情况,回填土至正负零以下200--300的样子。

然后做主体,主体实际上就是从基础圈梁开始,绑筋、支模、浇筑,一直到建筑物封顶。

一路按照施工图纸来就可以了。

做完框架主体之后,开始每层砌墙。

砌墙完了是做楼地面,一般毛胚房的话拆模后是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不用再做一遍地面,简装房的话会帮你做一遍砂浆。

楼地面做完了做防水,包括屋面防水、厕浴间防水。这时候要注意厕所的防水做完后要蓄水24小时检验,做完后做一层保护层,再蓄水检验24小时,最后才做沉箱,做面层。

做完防水了可以做水电管线了,这时候要注意水电管线的一些预埋管线在做主体结构的时候就已经预埋好了,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具体预埋的时间是绑筋后,浇筑前。

栏杆、门窗等实际上可以和水电管线一起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1

场地平整--测量定位---打桩----挖土---基础---主体---装饰----验收。

施工准备阶段分为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委托建设监理、招标投标、施工合同签订;施工阶段分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领取、施工。

施工程序是在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工作内容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既不能互相代替,也不允许颠倒和跳越的、固有的、不可违背的先后次序,按照这种次序组织和开展施工的程序,称为施工程序。

施工项目

信息管理是指项目经理部以项目管理为目标,以施工项目信息为管理对象所进行的有计划地收集、处理、储存、传递、应用各类各专业信息等一系列工作的总和。

项目经理部为实现项目管理的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应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信息结构,通过动态、高速度、高质量地处理大量项目施工及相关信息,和有组织的信息流通,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为做出最优秀的决策,取得良好经济效果和预测未来提供科学依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0
三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分为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委托建设监理、招标投标、施工合同签订;
施工阶段分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领取、施工;
竣工阶段分为竣工验收及期内保修。施工阶段得看楼是什么结构的,通俗点说,有的是用砖的吧,有的是用钢筋混凝土的。现在一般常用的就是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国家规定只能盖8层,就象我们平时低层的居民楼,如果是高层的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因为砖的自重太重了。 第一步应该是做地基了,先放线(也就是测量),然后打桩(定点啊),抛槽。做地基基础。接下来如果是砌体结构比如是砖的,那就那么垒上去,中间当然有许多很深的,就不说了,要不然一天也说不完。如果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就支模板,绑钢筋或者有的也是先绑钢筋后支模板,根据具体施工的地方不同。然后浇注混凝土。绑剪力墙钢筋~ 支模板~ 浇注混凝土~。就这样一层就做好了,以次类推。1、基础:放线-挖土-垫层-承台-基础柱-填土
2、主体:构造柱-外墙砌筑-内墙砌筑-现浇板(预制板)-屋面板
3、屋面:防水层-保温层
4、装饰:门窗-粉刷-涂料-墙砖
5、地面:压实-现浇面层-找平层-地面砖或其他面层。先放线~ 打桩~ 抛槽~ 做地基基础~ 支模板~绑钢筋`~浇注底版混凝土~绑剪力墙钢筋~ 支模板~ 浇注混凝土~ 这样第一层就做好了~ 每层都是这样的~首先拿到设计图纸,然后图纸会审,解决图纸上不明白和错误的问题,先做三通一平,把场地清理好,水电交通运输道路做好,然后测量标高,开挖基坑,坐基础,具体要看楼房是什么结构的,结构不同施工方案不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3-29
场地平整--测量定位---打桩----挖土---基础---主体---装饰----验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