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大脑潜能的开发。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一般智慧和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

1、培养学前儿童完满和谐的人格。

2、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素质。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

1、利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视觉造型要素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积极的美术创作活动,启发学前儿童用视觉造型要素表达自我的观念和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培养目标方面,早期美术教育中出现两个误区。

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

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中心人物的从属部分,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体系。

2、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

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或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儿童作品中的成人化、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班级里、一个幼儿园里,甚至是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儿童作品展览会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常常会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形象。

3、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从美术角度来讲是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实现打下了基础。
从教育角度来讲是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过程,使幼儿能按照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一般来讲,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是以教育为取向的普通美术教育为主,但又和中、小学校的普通美术教育有所不同,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儿童的美术活动就是一种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为满足。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学前儿童的美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纯艺术的领域,它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的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因此,以教育为手段,对学前儿童传授一些基本的、简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在美术文化的意义上进行发展和延续也是必要的。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不能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和意志去规范和扼杀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和绘画热情,使儿童的绘画失去儿童特有的天真、稚拙和淳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1
从教育角度来讲是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人们交往日益频繁,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显著增加。未来的社会不仅要求人人都会说普通话,而且要具备相当水平的说话能力。AR沙盘课程应用程序可以在各种主题中用作强大的STEAM教育学习工具,,AR沙盘全脑开发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将iPad的AR整合到一个类中可提供以下好处。
第3个回答  2019-07-12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塑造孩子的综合美感、创意思维和独立人格。
美术教育只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
如果美术教育机构过分强调技巧,反而会适得其反。
像斑奇艺术是希望通过画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引导孩子去打开并发现思维中和真实的世界,在这个多元化的全球格局下,培育出思维、视野并行的宏大世界观。
第4个回答  2019-04-08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儿童一种艺术兴趣,而是(要引导提升儿童RQ艺商指数,培育儿童未来成为高艺商的复合型人才)要通过系统化课程让儿童逐渐建立艺术在实际运用中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