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温与气温的区别与联系

问题同上,谢谢解答
比如说草原 年平均气温与年平均地温,谁更大啊?

一、地温与气温的区别:

1、两者的温度分布不同:

(1)地温的温度分布:地温为掌握下曲和入窑的温度,参考酿酒车间通风干燥处接触地面设置的温度计的温度。

(2)气温的温度分布: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因此等温线与纬线大体上平行。同纬度海洋陆地的气温是不同的。夏季等温线陆地上向高纬方向凸出,海洋向低纬方向凸出。

2、两者的概述不同:

(1)地温的概述:地温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

(2)气温的概述: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3、两者所属学科不同:

(1)地温所属学科:地理学、地质学。

(2)气温所属学科:气象学。

二、地温与气温之间的联系:

地温与气温两者均是温度的一种。地温是气象观测项目之一,更是十分有用的气候资源。气温是在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由于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28
地温ground temprature

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单位,指一定口径的蒸发器中的水因蒸发而降低的深度。单位,摄氏度(℃)。
为掌握下曲和入窑的温度,参考酿酒车间通风干燥处接触地面设置的温度计的温度。
地面温度是大气与地表结合部的温度状况,用地面温度表测定,其感应部分水银管的上半部分暴露在空气中,而下半部分则埋入土壤中。地中温度是地面以下任何深度的土壤温度,用曲管地温表、直管地温表或插入式地温表测定。地面在白天和夏季温度高,夜间和冬季温度低,日、年变化明显。这些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地温最高、最低值的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的高低对近地面气温和植物的种子发芽及其生长发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动,有很大影响。气象站一般观测地面以及地面以下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40厘米,80厘米,160厘米和320厘米深度的地温,以及地面每天的最高、最低温度。地温资料对农、林、牧业的区域规划有重大意义。

气温(air temperature)

通常人们用大气温度数值的大小,反映大气的冷热程度。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我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读做摄氏度。

人们就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了温度计,并将其安装在特殊的装置内,对气温进行自动连续监测。温度表通常被放在离地面1.5米高处的百叶箱内,一天观测3次~4次,我国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人们把同一天中多次观测的气温之和除以观测次数,就得出了这天的平均气温,称日平均气温。

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温度升高。此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气温也上升。到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气温也随之上升。此后,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地面得到的热量仍比地面长波辐射推动的热量还要多,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到午后一定时间,由于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使地面得到的热量开始少于推动的热量,地温开始下降。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亏损、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一时刻通常在午后一小时左右。随后,由于地面热量不断地亏损,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最少为止。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由此看来,一昼夜间气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接受太阳辐射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地面的热量收支,即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的数量和向外放射的地面有效辐射的数量之差。如收入多于支出,则地面储存的热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在正常情况下,气温与地温相差1.6~2.3℃.
第2个回答  2008-04-28
要看在什么地方与时候,才能分出地温与气温的高低! 白天和晚上,沙漠与草原,都是不一样的
第3个回答  2019-06-03
地上0下30度。请问2.6米以下地热温度是多少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8
地温ground temprature
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单位,指一定口径的蒸发器中的水因蒸发而降低的深度。单位,摄氏度(℃)。
为掌握下曲和入窑的温度,参考酿酒车间通风干燥处接触地面设置的温度计的温度。
地面温度是大气与地表结合部的温度状况,用地面温度表测定,其感应部分水银管的上半部分暴露在空气中,而下半部分则埋入土壤中。地中温度是地面以下任何深度的土壤温度,用曲管地温表、直管地温表或插入式地温表测定。地面在白天和夏季温度高,夜间和冬季温度低,日、年变化明显。这些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地温最高、最低值的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的高低对近地面气温和植物的种子发芽及其生长发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动,有很大影响。气象站一般观测地面以及地面以下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40厘米,80厘米,160厘米和320厘米深度的地温,以及地面每天的最高、最低温度。地温资料对农、林、牧业的区域规划有重大意义。
气温(air temperature)
通常人们用大气温度数值的大小,反映大气的冷热程度。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我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读做摄氏度。
人们就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了温度计,并将其安装在特殊的装置内,对气温进行自动连续监测。温度表通常被放在离地面1.5米高处的百叶箱内,一天观测3次~4次,我国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人们把同一天中多次观测的气温之和除以观测次数,就得出了这天的平均气温,称日平均气温。
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温度升高。此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气温也上升。到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气温也随之上升。此后,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地面得到的热量仍比地面长波辐射推动的热量还要多,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到午后一定时间,由于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使地面得到的热量开始少于推动的热量,地温开始下降。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亏损、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一时刻通常在午后一小时左右。随后,由于地面热量不断地亏损,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最少为止。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由此看来,一昼夜间气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接受太阳辐射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地面的热量收支,即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的数量和向外放射的地面有效辐射的数量之差。如收入多于支出,则地面储存的热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在正常情况下,气温与地温相差1.6~2.3℃.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