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网络文学艺术性,文学性的弱化

如题所述

网络文学的盛况可谓有目共睹。据统计,目前我国网络文学网民用户约为2.74亿,占网民总人数的47%;以各种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有2000多万,注册网络写手200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单就创作数量而言,网络文学毫无疑问正进入一个井喷时期。
  然而,繁华背后的批评声音也不绝于耳,其中最主要的意见集中在网络文学的作品质量方面。由于迎合市场需要和追求商业利益,当前网络文学创作中的跟风写作、雷同创作、注水长篇、趣味低俗等问题日益突出,不少作品缺乏文学基本的审美质素,情况令人担忧。
  笔者认为,这种创作数量与质量的反差,其实质是网络文学的“网络性”和“文学性”之间发生了某种深刻的断裂。网络性和文学性是网络文学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方面,网络性绝不仅仅意味着写作和传播平台相较传统文学作品发生了变化,它还带来了创作群体、创作方式、传播方式、读者反馈机制的变化,乃至作品市场运营模式的变化,意味着作品言说方式、叙事文体和语体的变化,意味着审美趣味的更新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另一方面,在关于网络文学的讨论中,已有不少论者反对以传统的“文学性”标准来衡量网络作品,但在文学的多元价值视野中,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应当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审美自由创作,以及由这种创作所唤起的情感共鸣、想象力的激发、新奇多元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受等。
  应该说,网络文学在发生之初,其“网络性”与“文学性”的双重属性曾密切结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网络文学的网络性意味着自由的写作、发表与传播,作者也尚未以网络写作作为谋生方式;同时,不同于传统文学作者的创作身份和言说方式,让他们较少受到以往的束缚,其作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带给读者崭新的阅读体验。反过来,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学性质素及其审美感染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促进了网络写作的发展,强化了网络文学的网络性特征。
  然而,随着资本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文学的创作由原生状态进入资本运作时代,网络文学普遍采取付费阅读、点击率、利润分成等经济模式,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不再意味着自由的写作和传播,而是更多地与粉丝数量、点击率高低、刷票率高低、排行榜名次等网站运营模式挂钩。不少作者为了适应当前网络小说的发布与阅读机制,必须调整自己的创作状态,高度迎合市场趣味和读者爱好,选择符合大众口味且相对定型的小说模式写作,不敢冒险创新;同时,字数与稿酬的直接关系也驱使很多网络写手极力增加作品长度。于是,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不断弱化,而资本经济、市场驱动和商业化运营模式成为网络文学“网络性”的主要特征,并日益成为束缚文学自由创作的遏制性因素。至此,网络文学的“网络性”和“文学性”之间已发生了深刻的断裂和悖反。
  网络性与文学性的断裂,还表现为网络文学实践活动(包括写作、阅读、文学网站运营等)和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之间的断裂与脱节。由于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网络文学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研究者的声音究竟有多少抵达了网络作者和读者那里呢?一方面,部分研究者无视网络文学的网络特性,仍以传统的文学理论框架和评价标准对网络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这样的批评显然存在着理论方法与研究对象的错位。另一方面,不少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了网络的资本属性对网络文学的深刻影响并试图对其进行理论把握,也认识到了文学性匮乏对网络文学长远发展的潜在危害,但是,从目前的现状看,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和途径,让这部分研究成果和观点传达给网络作者、读者和网站运营者,并产生较大影响力,更没有形成各方相互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于是,一边是深受网络资本增殖特性影响的网络写手、读者和文学网站,一边是强调作品文学性的研究者,双方仍然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形成了网络文学生态格局中的断裂和脱节。因此,如何使“网络性”与“文学性”之间的断裂得到有效的弥合和沟通,使网络文学真正拥有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未来,仍将长期是网络作者、网站运营者和网络文学研究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