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

如题所述

寺庙由来:

报恩寺东距上农舍60多米,南临丘陵地带,西连寺沟,北依荒滩荒坡。报恩寺,顾名思义,即为报答他人恩情而专门为其修建的寺庙,使后人永不忘记,铭记在心,流芳百世。

民间传说:

二是相传明末起义军攻陷兰州后,肃王部分家族成员逃到张家河口,因藏匿于一张姓老媪家中,幸免遇难,然而追兵却杀了老媪。

肃王族亲为报答张姓老媪救命深恩,改朱姓为张姓,从此遁入佛门,云游青海、天祝等地。清初,择石青洞无量山地,建此报恩寺,以报答张媪舍命救人之恩。

报恩寺相传始建于明朝末年或清朝初年,距今约300多年。寺院修建时,在无量山下用石块打成石条台阶,镶嵌为踏步,沿山拾阶而上,约20多米,直达山门。

扩展资料:

布局结构

报恩寺,山门坐西向东,“报恩寺”匾额悬挂于寺门上端。大殿内塑老媪坐像一尊,高约3米,神态安详。寺北有一石木结构长20多米的天桥与大佛殿相连。大佛殿坐北向南,木质双层结构,高约10米,宽约2米。

大佛殿为砖木结构的通五间房,绿色琉璃瓦,青色细磨砖,高大雄伟,起脊卧阁,甚为壮观。殿内顶柱粗约1.5米,深约8米,宽约4米,高约10米。大殿中间释迦牟尼塑像座于莲花台上,高3米多,双眼微闭,似醒非醒,神态安详,造型精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报恩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9

报恩寺的来历和传说:

王玺曾亲眼目睹了北京紫禁城的金碧辉煌,于是,他专门从北京重金请了20个曾参与修建紫禁城的工匠来川,又在平武当地广招能工巧匠,这座家庙性质的寺院,被他悄悄修成了一座“小故宫” 。

由于缺乏史料记载,王玺究竟为何要冒着杀头风险修建一座“小故宫”,已不得而知。但这种“以下犯上”的举动,曾惊动朝廷。

在他舌灿莲花一番解释之后,明英宗朱祁镇竟然网开一面,在《敕修大报恩寺碑铭》中的圣旨这样写道:“既是土官不为例,准他这遭……”“以报恩之名修建的寺院,王玺和他的儿子王鉴前后花了20年时间精心营造。”

扩展资料

全寺所有用清一色珍贵楠木建成,规模宏大,布局和谐,结构谨严,建筑精美绝伦,特色浓郁,为国内所仅有,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明初罕见之遗构”。寺内古木参天,气象森严,飞檐凌空,金碧辉煌。

大悲殿中的用整根楠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华严藏中的转轮经藏和泥塑蟠龙,以及遍布全寺的彩绘壁画,都是世间罕见的艺术珍品。屋顶瓦片全采用琉璃瓦,屋檐的每片瓦片上都雕刻有龙。

据说,全寺一共有大大小小9999条龙。报恩寺内还有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之一,而且这是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中唯一可以转动的。报恩寺原为王玺私自修建的深山皇宫,后被皇帝查知,才匆忙搬来佛像,逃过一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恩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