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两只大雁向南飞,一只瘦来一只肥,一年过一次,一月过三回”。打一字!

请给出你猜的依据…

谜底:八

解释:

“八”的一撇一捺象形两只大雁,一长一短,一年只有一个八月,一月有8、18、28日三次,因此答案为“八”。

字义:

八:bā

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2.姓。

扩展资料

“八”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相背分开,即《说文》:“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后借为数词,表示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引申表示多数或多次,是中国姓氏之一、汉字部首之一。

相关词汇:

1.八哥:也叫鸲鹆。鸟类。羽毛黑而有光泽,喙和足黄色。翼上有白斑,飞时显露,呈八字形,故名。雄鸟善鸣,经训练能发出类似人说话的声音。

2.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3.王八:乌龟或鳖的俗称。

4.八路:指八路军,也指八路军的干部、战士。

5.八股: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段落有严格规定,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1

八,解释:一撇一捺象形两只大雁,一长一短,一年只有一个八月,一月有8、18、28日三次。

基本字义: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组词如下:

八哥、八角、王八、八方、腊八、八路、八股、八成、八节、八端、八廓、八戒、尺八、八神、八门、八公、八通、八马、八珍、八达、第八、八宝、八荒、八维、八苦、八音、八髎、八闽、八虎、八德、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凡八之属皆从八。        

白话版《说文解字》:八,划分、区别。像一分为二、相别相背的形状。所有与八相关的字,都采用“八”作边旁。 

组词解释:

1、八哥:也叫鸲鹆。鸟类。羽毛黑而有光泽,喙和足黄色。翼上有白斑,飞时显露,呈八字形,故名。雄鸟善鸣,经训练能发出类似人说话的声音。

2、八角:也叫大茴香。俗称大料。常绿小乔木。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开红花。果实呈八角形,有浓烈香味,可作调味品,入药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等作用。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3、王八:龟和鳖的俗称。

魏巍 《火线春节夜》:“老子要有飞机,早把你狗日的撵到 南海 里喂王八去啦!”

4、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泛指周围各地

5、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相传为 释迦牟尼 成道日,寺院于是日诵经,举行法会,民间亦视为盛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2

八,一撇一捺象形两只大雁,一长一短,一年只有一个八月,一月有8、18、28日三次。

一、谜语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2008年6月7日,谜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起源

谜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是古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无法把谜语的发明权落实到某一个人。

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

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经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据《书经》“汤誓篇”中记载:“时日曷丧?予以汝偕亡。”意思是说:太阳呵,你什么时候才丧亡呢?让我和你一同去死吧!

相传夏代帝王夏桀暴虐无道,民怨冲天,老百姓不敢明言,私下里用隐语发泄怨怒之情,于是就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这首歌谣采用隐喻的手法,诅咒暴君夏桀。夏桀曾说过:“我有天下,如同天之有日,日亡我就亡。”这首歌谣,可以说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萌芽。

再如见于《周易·归妹·上六》篇的商代短谣“女承筐”,也可算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记录之一:“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它运用传统谜语常见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人夫妇剪羊毛的情景,又“回互其辞”,使人不易猜着,近似一则谜语。这只是谜语的“胚胎”,在当时,也没有类似的专门名称。

最早的谜语,先由民间集体创作,口传心授,当初并未引起文人的注意,所以在文字上没有反映出来;这样就形成了长期流传在不识字的劳动人民口头上的民间谜语;另外主要是在上层社会和文人中流传的文字谜,由书面传播。

三、谜语之最

中国谜语最早称为“隐”。始于战国时期。其记载见《韩非子》:“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而后又有“瘦辞”、“瘦语”之称。最终形成“谜语”一词,见于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第十五》:“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中国谜文化渊源流长,不仅谜面意味深远,而且谜底风趣幽默。以下收录了中国谜语史话之最,敬请诸位雅观:中国最早的文谜,是南朝宋代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捷悟篇》中所载的曹娥碎离合体文迷。距今已有1500多年。

其谜面是“黄娟幼妇外孙虀臼”,分扣“绝妙好辞”四字。

中国最早的诗迷,是南朝徐陵(507—583)编选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中的“稿砧今何在”的古诗。全诗是:“稿贴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时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谜底是“夫出半月当还”。

中国最早的字谜,是南朝宋代文学家鲍照(约414—466)的《鲍参军集》中的七字谜。如“二形二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射“井”字。

中国最早的实物谜,是南朝宋代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捷悟篇》中记载的曹操在门上题一“活”字,暗示门“阔”,后被主簿杨修所参破。

中国最早的灯谜,始于南宋。记载于南宋周密(1232—1298)撰的《武林旧事。灯品》:“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中国最早把谜面刻在印章上制成的“印谜”,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约1155—1221)的印文。据南宋周密撰的《云烟过眼录》记载,姜夔的印文是“鹰扬周室,凤仪虞廷”。谜底扣他的名字“姜夔”。

中国最早的以图画悬猜谜底的“画谜”,始于明朝,记载于明朝徐桢卿(1479—1511)撰的《剪野胜闻》中画面为一妇人赤脚怀抱大西瓜,谜底是“淮西妇人好大脚”。

中国最长的灯谜,是把《郑板桥全集》一书拆成散页,一一张贴,打《三国演义》中两个人名,谜底为“郑文、费观”。

中国谜面最少的灯谜是“无文灯谜”。如:谜面不写一字,打一中药名“白芷(纸)”,或打一《水浒》中一诨号“没面目”等。

中国最早的谜书是《隐书》。出战国时期。汉代刘向在《新序》中写道:“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汉书。艺文志》中所载的“《隐书》18篇”(已佚),也是专门的谜书。

中国记录灯谜最多的书,是清朝光绪32年(1906)平江张玉霖集的《一百二十家谜抄》。全书10卷,共收录谜语10万多条。

中国最早的谜社,是宋朝的“南北垢斋”和“西斋”两社。记载于南宋孟元老撰的《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隐语,则有南北垢斋,西斋,皆依江右谜法,习诗之流,萃而成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最早将画谜成书的人是武汉的胡啸风。他编印的《画谜选》(1卷)刊印各地画谜100幅。

中国最早刊载灯谜的杂志是晚清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

中国撰写谜书最多的人是民国初年的韩振轩。他共著有《隐语集成》等16种谜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22
谜底:八
解释, “八”的一撇一捺象形两只大雁,一长一短,一年只有一个八月,一月有8、18、28日三次,因此答案为“八”。
第4个回答  2019-08-31
“八”的一撇一捺象形两只大雁,一长一短,一年只有一个八月,一月有8、18、28日三次,因此答案为“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