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现象资料搜集与整理

如题所述

2.1.11.1 目的

通过对新中国建立60年来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的整理分析,布置本次补充调查内容与范围,为全国环境地质综合评价提供基本素材。

2.1.11.2 基本原则

(1)1955年以来的相关调查资料。

(2)主要搜集与地下水有关部门的各类环境地质问题,按类分别整理。

2.1.11.3 内容

2.1.11.3.1 岩溶塌陷

(1)岩溶塌陷统一编号。

(2)岩溶塌陷野外编号:野外的编号。

(3)经纬度:度-分-秒。

(4)高程:单位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6)塌陷名称:以塌陷所在地的名称命名。

(7)塌陷类型:是基岩塌陷还是土层塌陷,是何种基岩塌陷等。

(8)塌陷时间:发生塌陷的时间。

(9)塌陷面积:以塌陷坑的地表面积计算,单位m2

(10)陷坑总数:按调查时已出现的陷坑数计算,单位个。

(11)陷坑形态特征:描述岩溶塌陷的单体形态与群体组合的几何形态特征。

①岩溶塌陷单体按平面形态可分为4类:a.圆形或近圆形;b.椭圆形,其长短轴之比为1.5~4;c.长条状,其长度大于宽度4倍以上;d.不规则形态。

②岩溶塌陷单体按剖面形态也可分为4类:a.坛状,口(上)小下大,塌陷坑壁呈反坡向下延伸;b.井状,塌陷壁陡立,塌陷坑上下大小一致或近于一致;c.漏斗状,塌陷坑上大下小,状如漏斗,多发生于覆盖层稍厚的地区,尤其在峰丛洼地中常见;d.碟状,多发生于覆盖地区,土层厚度小,塌陷坑面积大,深度小,呈碟形。

③岩溶塌陷的群体组合及多个单体塌坑的平面分布,有3种情况:a.岛状或零星状分布,小块成群或星散状出现;b.带状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条带状分布;c.面状分布,塌陷呈均匀分布,无明显的方向性。

对于群体组合及多个单体塌坑的平面分布,要求描述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12)最大直径:按所能观察到的最大直径计算,单位m。

(13)最大深度:塌陷坑能够测量到的最大深度计算,单位m。

(14)最大陷坑面积:塌陷坑中的最大地表面积,单位m2

(15)塌陷坑的塌陷强度:以塌陷密度系数(塌陷范围内单位面积上塌陷坑总数的平均值)表示,单位个/km2,分为:

强烈发育的塌陷密度系数大于100个/km2;

中等发育的塌陷密度系数10~100个/km2;

微弱发育的塌陷密度小于10个/km2

对于面积小于1km2的塌陷点,密度系数的面积均按1km2计算。

(16)塌陷规模:

①按岩溶塌陷区的面积分为:

大型总面积>10km2

中型总面积1~10km2

小型总面积<1km2

②按塌陷坑直径大小分为4级:

巨型塌陷塌陷直径>20m。

大型塌陷塌陷直径10~20m。

中型塌陷塌坑直径5~10m。

小型塌陷塌坑直径<5m。

(17)发展阶段:主要指活动期、发展期,还是稳定期。

(18)地下水位:指岩溶塌陷区的潜水位埋深,单位m。

(19)塌陷区特征: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组合、水文等特征。

(20)塌陷成因及发展变化调查:

塌陷成因:分为人为塌陷和自然塌陷。人为活动引起的塌陷主要有:①坑道排水或突水引起;②抽汲岩溶地下水引起;③水库蓄水或引水引起;④震动或加载引起;⑤地表水及污水下渗引起。

发展趋势分析:根据人为活动强度、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气象、岩性组合特征、第四系覆盖物特征等分析岩溶塌陷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发展,还是趋于稳定等。

(21)人口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

(22)调查点平面位置图:根据岩溶塌陷坑的大小,比例尺以1∶500~1∶1000为宜。位置图应按塌陷区所处的不易改变的地物作为参照,如铁路、公路、房屋等。

(23)野外照片编号及说明:照片应予以编号,并给出简要说明,主要记述照片内容、拍摄时间、地点、摄影者、照片卷号、张号等。

填写附表13。

2.1.11.3.2 地裂缝

(1)地裂缝统一编号。

(2)地裂缝野外编号:课题组在野外的编号。

(3)经纬度:度-分-秒。

(4)高程:单位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6)地裂缝名称:以地裂缝发生所在地的名称命名。

(7)地裂缝类型:根据地裂缝成因,可以将地裂缝分为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混合成因的地裂缝;根据地裂缝形成动力性质,分为压性地裂缝、扭性地裂缝、张性地裂缝等。

(8)裂缝区面积:单位m2

(9)主裂缝长度:单位m。

(10)主裂缝宽度:按主裂缝最宽处计算,单位m。

(11)主裂缝深度:按所能观测到的深度计算,单位m。

(12)主裂缝走向、倾向与倾角:按岩层产状测量。

(13)主裂缝错移方向及距离:错移方向按北、北东、北北东等描述,距离单位m。

(14)裂缝变形特征:主要描述地裂缝发生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形特征。

(15)地裂缝成因及发展调查:地裂缝成因分为人为成因和自然成因。

①人为成因主要有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引起。自然成因主要指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和混合成因地裂缝等。

②发展趋势:地裂缝发育是增大还是不变,是否会有新的活动,极易发生地裂缝的地区等。

(16)地裂缝平面位置示意图:根据裂缝区的大小,比例尺以1∶500~1∶1000为宜。位置图应按裂缝区所处的不易改变的地物作为参照,如铁路、公路、房屋等。

(17)野外照片编号说明:应注意给照片编号,并给出简要说明,主要记录照片内容、拍摄时间、地点、摄影者、照片卷号、张号等。

填写附表14。

2.1.11.3.3 土地荒漠化

(1)调查点统一编号。

(2)调查点野外编号:课题组调查时编号,可自行制定。

(3)经纬度:度-分-秒。

(4)地理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5)荒漠化类型:风蚀荒漠化、风积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冻融及石漠化。

(6)荒漠化程度:重度、中度和轻度。

(7)起沙风速:单位m/s。

(8)样品采集:样品类型有土壤样、岩石样、水样、冰雪样,对各种样品要简要描述其状态、重量、结构、构造、取样位置、分析项目。

(9)地下水变化及畜牧放养情况。

(10)风蚀风积地貌:风蚀地貌主要有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垄槽(雅丹地貌)、风蚀洼地、风蚀城堡(风城)、风蚀残丘,风积地貌主要有各种沙丘如蜂窝状沙丘、鱼鳞状沙丘、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等,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发育程度、规模、范围、所处位置等。

(11)荒漠化历史:

荒漠化成因:气候、地形、人类活动,其中气候是主要因素,人类活动是主导因素。

发展趋势:逆转趋势、控制趋势、明显发展趋势和快速发展趋势。调查时应描述当时的现状,结合其他资料确定荒漠化正处在哪个阶段,从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12)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1000):根据调查的水土流失区的位置图应按所处的不易改变的地物作为参照,如铁路、公路、房屋等。

(13)野外照片编号及说明:应注意给照片编号,并给出简要说明,主要记录照片内容、拍摄时间、地点、摄影者、照片卷号、张号等。

填写附表15、附表16。

2.1.11.3.4 土地盐渍化

(1)盐渍区统一编号。

(2)盐渍区野外编号:课题组调查时编号,可自行制定。

(3)经纬度:度-分-秒。

(4)高程: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6)盐渍区类型:原生盐渍土和次生盐渍土类型。

(7)盐分来源:①就地淋滤、汇聚而成;②由流水从远处带来,在低洼地区沉淀积累;③地下水上升蒸发过程中将盐分带至地表积累。

(8)盐渍度分级:轻度盐渍化、中等盐渍化、强度盐渍化和盐渍土。具体指标见表2.1.1。

表2.1.1 盐渍度分级

(9)盐渍区形成条件:盐分来源、水分来源和使盐分向地表运移的机制;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浅等。

(10)盐渍土分区:盐渍土的分布范围、面积等。

(11)盐渍区地物标志:作物是植被的生长状况。

(12)样品采集:样品类型有土壤样、水样,对各种样品要简要描述其状态、重量、结构、构造、取样位置、分析项目等。

(13)潜水埋藏条件:地下水水位埋深、水位埋深的变化、水力坡降、岩土水理性质,如渗透性、含水量、给水度及毛细性等。

(14)盐渍化成因与趋势:

盐渍化成因:①自然因素,了解气象、水文、地貌、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②人为因素,重点调查人为因素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如长期灌多排少或有灌无排,潜水径流不畅,大量灌水渗入地下,引起地下水位抬高,土壤中的盐分在强烈蒸发作用下富集于地表。

盐渍化趋势:加剧、发展、减缓、控制、好转等。

(15)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1000):根据调查的水土流失区的位置图应按所处的不易改变的地物作为参照,如铁路、公路、房屋等。

(16)野外照片编号及说明:应注意给照片编号,并给出简要说明,主要记录照片内容、拍摄时间、地点、摄影者、照片卷号、张号等。

填写附表17、附表18。

2.1.11.3.5 地下水污染

(1)污染点统一编号。

(2)污染点野外编号:调查时编号,可自行制定。

(3)经纬度:度-分-秒。

(4)高程:单位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6)污染区名称:以污染发生所在地的名称命名。

(7)地下水污染类型: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

(8)污染区面积:单位km2

(9)地下水污染标志:主要有TDS、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有机物、重金属污染、pH值等,另外还有透明度、气味、颜色等。

(10)污染物含量:单位mg/L。

(11)地下水污染程度:分Ⅰ、Ⅱ、Ⅲ、Ⅳ、Ⅴ五级。

(12)地下水污染物质:

①有机物,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COD、BOD、挥发酚、氰、油类、有机磷、有机氮、CCl4、CH4Cl3及其他有机物质。②无机物:无机磷、无机氮及其他无机物质。③重金属:Cu、Zn、As、Cr、Hg、Pb、Cd等。

(13)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有:①工业结构性污染;②农村农药、化肥等的面源污染;③城市污水污染;④沿海地区的海(咸)水入侵。

(14)地下水污染途径:①地表污废水排放,通过河道渗漏污染地下水;②城市化粪池、污水管的泄漏以及垃圾堆的雨水淋溶等;③农耕面源污染,造成农耕区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超标;④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经常以非水相液体(NAPL)的形式污染地下水,当NAPL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污染物将穿过地表土壤及含水层到达隔水底板,即潜没在地下水中,并沿隔水底板横向扩展;当NAPL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污染物的垂向运移在地下水面受阻,沿地下水面之上的非饱和带横向广泛扩展。

(15)地下水出露类型:井或泉。

(16)地下水位埋深:单位m。

(17)样品采集:地下水样、泉水样,简要说明地下水样的采取深度、水量、分析项目。

(18)含水层特征:含水层的厚度、岩性、深度、时代等。

(19)污染机理及趋势:

污染机理:地表废弃物淋滤、迁移及入渗的特征及对地下水污染的规律,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扩散的时空分布规律。

污染趋势:加剧、发展、减缓、控制、好转等。

(20)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1000):调查区的位置图应按所处的不易改变的地物作为参照,如铁路、公路、房屋等。

(21)野外照片编号及说明:给照片编号,并予以简要说明,主要记述照片内容、拍摄时间、地点、摄影者、照片卷号、张号等。

填写附表19。

2.1.11.3.6 地面沉降

主要填写地面沉降区位置、面积、最大沉降量、成因、发展趋势等内容。

填写附表20、附表2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