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画家四僧是谁?

如题所述

清朝四僧画家分别是:原济(又名石涛)、朱耷(别号八大山人)、髡(kūn)残和渐江。

1、石涛

石涛,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后隐蔽为僧,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著写《石涛画语录》,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

2、八大山人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背过身去,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

3、髡残

本姓刘,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存世作品有《层岩叠壑图》《卧游图》《苍翠凌天图》《清髠残江上垂钓图》等。

4、渐江

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等四人并称新安四大家。存世作品有《枯槎短荻图》《西岩松雪图》《黄海松石图》等。

扩展资料 

一、背景

当时北方清廷奉“四王”画格为正统,江南地区却出现一批富于个性的画家,他们与北方宫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画风有很大出入,“四僧”乃当中代表。他们出家为僧,多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其中石涛、八大山人更为明宗室后裔。

二、艺术特色

四僧借画抒发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之情。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石涛奇肆超逸;八大山人简略精练;髡残苍左淳雅;弘仁高简幽疏。

他们虽风格各异,但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振兴了画坛,对后世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僧画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画从于心:读石涛画语录看石涛画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24
清代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弘仁。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都擅长山水画,直抒胸臆,反对摹古,有创新。他们分别是
1、原济(又名石涛,1642—约1718年,另说1642-1705) ,其画奇肆超逸,其构图之奇妙,笔墨之神化,题诗之超逸,都表现了他的风骨,早脱前人窠臼。他轻视泥古不化之风,是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要"借古以开今",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感受。其创造性,就表现在他个人心情与自然的交流,达到从古人入、从造化出的艺术境界。他的皴法是为山川"开生面",用得很灵活。他分析画中的"点"说:点有雨雪风睛,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恶化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洞洞,干燥没味;点有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似焦似漆,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
石涛的山水画构图,新颖多样,出奇制胜,极尽含蓄隐现之妙。如他画的《云山图》(故宫藏)打破了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的“三叠式”和“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的“两段式”构图俗套,而是用“截取法”从中间局部取景。图中只见弥漫的云山,不见山脚,而山顶也似露非露隐约其中,突出了烟云的气势。他又善于采用一水两岸式的自然分疆法,使画面有动有静,虚实结合,意趣无穷。有时他也用“之”字形的全景式构图。从石涛的观点看来,构图不光是经营位置的形式问题,而且包含了作品意境。
石涛的山水画,墨色很讲究。用色则朱砂、赭石、花青并施。和墨则湿、干、淡、浓兼有,用浓墨湿笔画梅、竹、荷花等,“野气”十足。
2、朱耷(别号八大山人,约1624—1705年)朱耷为僧名,八大山人的号是他还俗后所取。 其画简略精练。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八大山人(朱耷)从明王爷成为遗民,承受国亡家破之痛,先后沦为僧道,巧妙应付"临川之变",绳金塔下为民挥毫,其"哭之、笑之"的人品和画品成为发人深思的画坛传奇。爱国、爱乡的八大山人,对清初的残暴疾恶如仇,终身苦守不阿,人品至上,成为后世为人的风范。跨越时空的八大山人书画艺术,释放出巨大艺术能量,辐射璀璨的艺术之光。
3、髡残(1612—约1692年,另说1612-1673),字介邱,号石溪,又号白秃、电住道人、壤残道者,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其画苍古淳雅。善画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王蒙、黄公望。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现技法,多从王蒙变化而来;而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又近黄公望之法。他还远宗五代董源、巨然,近习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在学习传统基础上,重视师法自然,自谓"论画精髓者,必多览书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中度过,经常驻足于名山大川,流连往返。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观的情感、性灵与客观的景物、意境相感应、交融,使其山水画景真情切,状物与抒情成为一体。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险,重山复水,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稳妥又富于变化,创造出一种奇辟幽深,引人入胜之境,生动地传达出江南山川空□茂密、浑厚华滋的情调。他喜用渴笔、秃毫,苍劲凝重,干而不枯,并以浓淡墨色渲染,使得笔墨交融,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纵横蓬勃的气势。
髡残是一位能诗书,善绘画的多面手。他擅绘人物、花卉,尤其精于山水。他宗法黄公望、王蒙,绘画基础出于明代谢时臣,其技法直追元代四大家,上及北宋的巨然,他曾说:"若荆、关、董、巨四者,得其心法,惟巨然一人。巨然媲美于前,谓余不可继迹于后。"他学谢时臣,在直取其气概浑宏的同时,变其丝理拘谨的毛病,学元代四家以及董其昌的画法,同时敢于刻意翻新,"变其法以适意",并以书法入画,不做临摹效颦,仰人鼻息的玩味的做法。黄宾虹以他的特点概括为"坠石枯藤,锥沙漏痕,能以书家之妙,通于画法。"正是他这种重视用情感,用心血入画,重视笔墨技巧的独特运筹。一些被先人画惯的名山大川,到了他的画中,却别具一格,另有新貌,有着不同于他人手笔的特色。
髡残的山水画章法稳妥,繁复严密,郁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胜,而于平凡中见幽深;笔法浑厚,凝重、苍劲、荒率;善用雄健的秃笔和渴墨,层层皴擦勾染,笔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滞,秃笔而不干枯;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并以浓墨点苔,显得山川深厚,草木华滋。他的作品以真实山水为粉本,具有"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4、渐江(法名弘仁,1610—1664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出家后名后人,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其画高简幽疏 。善山水,初学宋人,晚法倪瓒,尤好绘黄山松石。隐居齐云山,不妄作画。
他在绘画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首先打破了自明末以来的山水画的形式化枷锁。所倡导的“师法自然”给中国的山水画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主张为造化描摹,表达真性情,提升了绘画的精神内涵,用唐代诗人李长吉的诗句来总结他成就就是“笔补造化天无功”。
第2个回答  2013-02-13
清代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2-12
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
第4个回答  2019-06-17
清朝四僧画家分别是:原济(又名石涛)、朱耷(别号八大山人)、髡(kūn)残和渐江。
1、石涛
石涛,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后隐蔽为僧,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著写《石涛画语录》,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
2、八大山人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背过身去,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
3、髡残
本姓刘,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存世作品有《层岩叠壑图》《卧游图》《苍翠凌天图》《清髠残江上垂钓图》等。
4、渐江
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等四人并称新安四大家。存世作品有《枯槎短荻图》《西岩松雪图》《黄海松石图》等。
扩展资料
一、背景
当时北方清廷奉“四王”画格为正统,江南地区却出现一批富于个性的画家,他们与北方宫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画风有很大出入,“四僧”乃当中代表。他们出家为僧,多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其中石涛、八大山人更为明宗室后裔。
二、艺术特色
四僧借画抒发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之情。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石涛奇肆超逸;八大山人简略精练;髡残苍左淳雅;弘仁高简幽疏。
他们虽风格各异,但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振兴了画坛,对后世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四僧画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画从于心:读石涛画语录看石涛画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