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诵读的意思为:念(诗文):高声~。念;熟读;背诵。

读音为:[ sòng dú ]

出处:叶圣陶文心》十四:“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一、诵拼音: sòng

释义:

1.朗读;读出声音来:朗~。~诗。

2.背诵:过目成~。

3.述说:传~。称~。

二、读拼音: dú 、  dòu 

释义:

[ dú ]

字的念法;读音:异~。“长”字有两~。

[ dòu ]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赞诵[zàn sòng] 

赞叹称颂。诵,通“颂”。

2.展诵[zhǎn sòng] 

开卷诵读。

3.覆诵[fù sòng] 

背诵。

4.作诵[zuò sòng] 

念叨。

5.讨诵[tǎo sòng] 

讲习诵读。

6.阅读[yuè dú] 

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报刊。~文件。

7.读秒[dú miǎo] 

围棋比赛中,对局者自由支配的时限将用完时的时间限制措施。要求每一步在规定时间内走出(一般不超过60秒,快棋多 为30秒),超时判负。因这时裁判员随时报出所用秒数,故名。

8.读经[dú jīng] 

讽诵、阅读儒家经典《五经》或《十三经》

9.导读[dǎo dú] 

对读书给予引导;指导阅读(多用于书名):世界名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5

释义为念;熟读;背诵。亦指诵读诗文时读出声音来。

诵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òng dú。

出处: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诵读的近义词 :朗读、朗诵

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出处:明 冯梦龙 著清 蔡元放点校的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阖闾令伍员从头朗诵一遍,每终一篇,赞不容已。”

扩展资料:

诵读的反义词 :默念、默读

1、默念,拼音mò niàn,有两层含义。一指默默考虑。暗中思考; 二指不出声地读或背。

出处: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这碑文据说是广岛大学一位教授在一九五二年写的。我默念着碑文,我的脑子里闪现了三十五年前那些可怕的情景。”

2、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由于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

默读时,我们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开始学习默读时,有人常常伴有小声读,嘴唇不停地动,这是借助读出的声音领会意思。这不要紧,不过要逐渐纠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21
查《说文解字》,诵、读二字释义如下:讽也。从言甬声。:诵书也。从言卖声。

先说下“诵”:《说文》解释的是“讽”,再查“讽”字 ,释义为“诵也”,两个字是互释的。在《说文解字注》中,郑玄说“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段玉裁有在其后注释说“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综合来看,意思就是说不大声的念出文辞且在心里记忆文辞称之为“讽”,这时“讽”的中心目的是记忆,下意识不自觉的小声去念出文辞以集中注意力。古人常说的“讽味”就是这种状态,在“讽”的状态下体味文辞。“诵”呢,就不是下意识的随便、含糊的念出文辞了,而是要对文辞的念上升到“吟咏”,并且发出与之相比更大的声音,这种声音还要是婉转的有音调有节奏可表达神韵的。也就是说许慎当时虽然把二字互释,但实际上只是近义,还是存在差别的。但实在差异很小,且诵的作用是利于背记,所谓“诵忆”,诵是忆的一种方式方法,终究是为“讽”服务的,所以在古时常连用,即成“讽诵”一词。
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说“诵”这一发语动作实际上是一种背忆文辞的方式,它有节奏,有腔调,类似于唱曲儿,但又比之下意识、不自觉的呓念清晰,音量上也比其为大。

再来看“读”:
《说文》里解释的很简单:“诵书也。”和前面的关于“诵”的意义联系上,诵、读、讽三个字就产生了联系,即【读:诵书也。诵:讽也。】在“读”的解释里提到了读的对象,即书。整合上面解释的意思,读,就是以有腔调有节奏的出声方式念书。《说文解字注》中段玉裁对“读”注释说“读,籀书也。”另在《说文》中查“籀”字,释义为:“读书也”,在《说文》中收录的有“籀”字,但许慎并没有用“籀”来释“读”,只是用“诵”来强调“诵”书。为了考察“读“的意义,我们就有必要看看“诵书”和“籀书”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查“籀”的古文字体,为: 或 。什么意思呢?段注曰:“抽绎其义蕴以至于无穷,是之谓读。”他将“籀”字释义为“抽”、“绎”,结合字形来看,“抽取”意义还是可取的。唐时李俨在《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序》中所写“挥兔豪而非固,籀渔网而终灭。”即为:“抽取”“引出”之意。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段玉裁强调的是“抽绎义蕴”,就是分析、理解所读文辞之意,即意义方面;而许慎强调的是有句读有腔有调的读,即音节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强调演变的现在,在不同的词汇语境里都还有体现。如朗读/宣读/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跟着读一句,这里“读”是指音节方面的,即看着文字念出声音;在·读者/默读/这本小说很值得一读·中则是指意义方面,即分析理解文辞。

综上可知“读”的释义是动宾式的,有关涉对象,而“诵”的释义仍是独动、以动释动的,且我们一般习惯于说“诵读”而不是“读诵”,心理认知上还是已经把“诵”当做一种“读”的方式来看;另外,“诵”的表现是要“有节奏、有声调、音调婉转”,其目的,至少是前期目的是利于背忆文辞,而要达到这种程度,最少要知句读,知句读、利背忆又要求理解文辞大意,所以对于“读”的理解不讲是侧重音节还是意义,其终极表现还是是音节的。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说“诵读”表达的意思大致是:在理解文辞大意的基础上出声的、有节奏、有腔调的念书即为【诵读】。
第3个回答  2017-04-21
诵读
[读音][sòng dú]
[解释]读出声音来
[近义]朗读朗诵
[反义]默念默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4-21
大声的读,重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