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10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18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成为一支重要的主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剧增,而社会岗位有限,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就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1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有人把2013年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又被称作“更难就业年”。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在于目光短浅,未认识到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只注重当前,倾向体面、高薪和环境舒适的工作。他们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太杂、针对性不强,和职业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同时,从小以“考试”为主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缺乏;还有部分学生对职业定位不明确;或就业心理素质不强等,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因素。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1 高校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轨,毕业生人数的增多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明显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而且有的课程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致使大部分毕业生的专业所学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
2.2 毕业生缺乏工作能力,求职期望值过高 在“重理论、轻实践”专业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但是大部分学生在择业和就业上仍然未意识到自身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自我评价过于乐观。而在招聘过程中,部分企业不愿意花大量额外的培训成本去招聘这些学生,使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除此之外,大学生还缺乏一些基本的求职技能。同时,在应聘中不能运用相应的应聘技巧与策略。因此人才市场便陷入了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企事业单位人才短缺的窘境。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①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首当其冲的考虑因素。实践技能的培养应融入专业课程规划。高校要与企业和社会机构积极寻求合作,通过顶岗实习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引导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益于大学生就业及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大学生应正视自我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人职匹配的就业观,以确保自己顺利就业。
③掌握丰富的知识。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大学生顺利择业、就业的“敲门砖”。大学生在校期间应不断强化专业学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同时细心关注市场需求和专业动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主强化实践训练,掌握有关企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大学生应着重提高社会知识,提高对社会的重大事件、基本的社会规范知识了解,进而全面完善自己的知识。
④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在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认识上,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人职匹配的就业观,避免盲目的追求。积极、主动寻求就业,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同时,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改变倾向于选择外企、合资企业等薪酬较高的职业等传统观念。面对现实,科学合理择业、就业。
3 我校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3.1 加强学生就业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执行广东省教育厅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把《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程纳入教学中,每个年级每学期都设置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同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现代就业理念。
3.2 推进个性化职业指导,进行合理化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毕业生,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高校毕业生中存在个体差异,职业指导也必须因人而异。针对职业素质测评所反映的问题,我校职业指导人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量体裁衣式的“一对一”职业指导,为学生就业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综合学生特点考虑,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掌握就业技能,合理规划。同时,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分析,根据自己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结合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制定一份合适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3 进行信息化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 在信息化职业指导过程中,我校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人才需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便利的信息沟通平台。建立校内的“职业指导”网页,设计一些模拟面试系统等,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关注政府人事,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教育管理部门及校园就业方面的网页,扩大信息来源,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作好自我调整。在我校的就业指导网页中,设置了就业新闻、事务公告、招聘信息、就业政策、就业创业指导等栏目,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最新就业的相关信息。同时,在择业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求职心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避免盲目追求,实现多元化就业。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
3.4 正确指导学生自主创业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校园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在校园里,开展创业活动。如:老师布置创业作业考核,学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申请一次创业活动,在校园里面展开一次创业活动。活动结束之余,学生把自己活动策划和经验互相进行讨论、分享。让学生参与其中,得到实战的宝贵经验。同时,在创业指导过程中,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创立了就业服务队,就是本着“倡导创业理念,提高就业效率”的原则给在校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效率。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也是学校就业指导的教育方针体现。每个学生毕业前必须自己写一份关于如何规划自己的就业生涯论文,让学生踏出校园前,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规划好自己的就业生涯,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就业。
总之,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从自己本身做起,全面发展,完善自我,调整心态,积极应对,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做好就业准备,从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高校也要以就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逐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