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莫泊桑的《恐惧》或《恐怖》贴出来,高分

谁能把莫泊桑的《恐惧》或《恐怖》贴出来,高分

是说他的短篇小说,描写恐怖感的
少给我莫泊桑简介,我要恐怖原文

莫泊桑

二、短篇小说

作为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突破。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大致有如下几个题材:

第一,普法战争。莫泊桑着力表现的是法国普通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羊脂球》中的妓女出于爱国心,无法忍受普鲁士军官的侮辱,可是驿车上受惠于她的乘客为了自身利益,却怂恿她去满足敌人的淫欲,事后又卑鄙地躲开她。两相对照,各种人物灵魂的美丑昭然若揭。《菲菲小姐》中的女主人公对于敌人的侮辱,则采取制敌于死命的报复手段。《米隆老爹》的主人公坚定沉着,在这个农民身上,表现了视死如归的崇高气概。《索瓦热老婆婆》写的也是为亲人复仇的故事。《俘虏》描写老百姓机智地俘获敌人的经过。《两个朋友》中的两个平民无端地被普鲁士人当作间谍处死,暴露了敌人的残暴。普法战争的题材产生的小说不算很多,但是篇篇都是佳作,原因在于莫泊桑将讴歌法国人民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暴露敌人的残酷结合起来,将爱国心同自私自利加以对照,主题突出,爱憎分明,意义显豁。

第二,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莫泊桑暴露了他们的爱慕虚荣、势利、庸俗、卑琐。《项链》的女主人公出于虚荣心,向女友借了一条项链,不慎丢失,为了偿还这条项链,辛辛苦苦劳动了10年,最后发现这是一条假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一家人都以为“叔叔”于勒发了财,一直等他回来,后来偶然发现他变成了一个穷苦老头,于是避之唯恐不及。《伞》中的奥莱依太太好不容易下狠心给丈夫买了把新伞,他的同事恶作剧,把伞烧了许多洞,为了获得保险赔偿,她不惜编造谎话,这种小气到猥琐的性格入木三分。《骑马》写一个小职员获得一笔额外收入,于是骑马出游,像阔人一样享受一番。结果把一个老妇人撞伤,老妇人赖在医院里不肯出来,使小职员不胜负担。《散步》描写一个抄了40年公文,记了40年帐的小职员,在尝够了孤独、寂寞、无聊之后,上吊自杀。《勋章到手了》的主人公以戴绿帽子为代价,允许妻子与议员私通,以期获得一枚朝思暮想的勋章。莫泊桑对小资产阶级阶层最为熟悉,写来得心应手,因此这个题材写成的短篇最多。莫泊桑对他们的态度起先是讽刺、鞭挞,继之怒其不争,最后哀其不幸。例如,《巴朗先生》描写一个受妻子欺骗的老实人,在悲苦和孤独中度过一生。莫泊桑对这个人物倾注了同情。《密斯哈丽特》刻画了一个长得丑陋而蛰居在偏僻地区的英国女人,她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终于自尽。小说字里行间透露出隐约的同情。

第三,农村生活。莫泊桑自幼生活在诺曼底,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西蒙的爸爸》中的铁匠善良仁慈,愿娶一个失足的姑娘,担负起抚养一个受欺侮的私生子的责任。《一个女雇工的故事》描写农村中的妇女遭受欺骗,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穷鬼》表现了农村中无家可归的人的悲惨结局。《老人》通过一个老人勾画出一幅农村的风俗图,并写出两辈人的淡漠关系,以及农民虽然无法摆脱习俗约束,但更重实利的心理。《小萝克》揭露了一个村长的兽性。莫泊桑对农村题材的发展还在于继承了韵文故事的传统,写出了一幅幅笑剧般的场面:一个醉汉要把妻子按分量卖给同伴,为了测定她的体积,他们把她沉入装满水的桶里;一个农妇把她的财产变作年金,她的身体状况使买主担心,为了考察她的身体,他给了她一小桶酒,这桶酒很快就见了底;图瓦瘫痪在床,他的妻子为了物尽其才,让他孵蛋,小鸡孵出来后,他产生了一种母爱;一个新郎憎恨偷猎者,他的朋友们让他在室外度过一个不愉快的新婚之夜。莫泊桑通过各种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农村的各式人等和丰富多采的生活。

第四,怪诞故事。莫泊桑最早发表的两篇小说(《剥皮的手》、《划船》)写的是怪诞题材。病痛和药物使莫泊桑常常产生一些幻觉和特殊的感受,莫泊桑把它们化为小说。《奥尔拉》描写主人公受到一个看不见的人的纠缠,他的日记夹杂了一些科学预测。《恐惧》描写神秘的恐惧感。《他?》描写孤独和幻觉。《谁知道呢?》叙述由幻觉产生的恐惧。《手》叙述一只剥了皮的手复仇,杀死把它砍下来的那个人。有的短篇描写疯狂状态。还有的小说描写催眠术、动物磁气的“超自然”现象。能划入怪诞小说的至少有30多篇。19世纪后期出现了一些写怪诞故事的作家,如巴尔贝·德·奥尔维利和维利埃·德·利斯勒-亚当,他们发展了霍夫曼和爱伦·坡的创作倾向,莫泊桑受到这种潮流和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此外,莫泊桑还写过不少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短篇,如《修软垫椅的女人》中老妇的痴情,《珍珠小姐》中的私生女得不到爱情和幸福,这些小说都写得真切感人。《月光》中的长老抵御不住月夜里情侣相拥的温馨景象,从反对爱情到承认爱情是天主所允许的,对教士的禁欲心理作了批判。

从内容上来说,莫泊桑扩展了短篇小说描绘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小资产阶级人物在以往的小说中并未成为主角。19世纪下半叶,这一阶层有了相当大的增长,构成了仅次于工人和农民的社会阶层,它所特有的社会属性逐渐显露出来。莫泊桑既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又批判了他们的坏习气,无疑是敏感的,且有创新意义。至于农民,在莫泊桑之前,文学作品表现得并不充分。莫泊桑深入到农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既写到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又探索了他们的内心,这是活生生的农民形象。在莫泊桑笔下,最坚决有力地反抗侵略者的是农民。他如实写出当时有所发展的农村。总之,莫泊桑的短篇提供了19世纪下半叶的社会风俗画卷。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他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提高到梅里美还没有达到的高度。

首先,在谋篇布局上,莫泊桑不愧为大师。有的小说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有时写人物相当长的一段生活,有时在几小时内进行,有时从侧面去烘托,一般用白描手法,但经常进行心理探索和心灵的挖掘。既有平铺直叙,也有倒叙回忆。他的写法集19世纪短篇小说的大成。一般而言,他喜欢这样的结构:先以简练的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勾画出背景,然后是人物出场,作家准确有力地勾勒出他们的外貌;接着正文开始,故事简单而平凡,意料不到的事态使情节急转直下,向悲剧发展,而叙述仍保持冷静、客观。《两个朋友》很能体现莫泊桑这种现实主义艺术的主要特点。开首只有三句话(“巴黎被包围了,在饥饿中苟延残喘。屋顶上难得看见麻雀,阴沟里的老鼠也少了。人们不管什么都吃。”),没有罗列材料的描写,几句简洁的说明,便勾画出背景。随后人物出场,三言两语描画出他们的身影(莫里索高身材,索瓦日矮胖)和爱好,让读者领会到在他们挪揄加亲密的语气中的激动和愤慨。不料他们在钓鱼时碰到了普鲁士人,被当作间谍枪毙了。他们钓到的鲈鱼成了普鲁士人的盘中餐。作者无一字评点,可是通过对这两个普通法国人和平生活受到侵扰,而且惨遭杀害的经过,对侵略者的控诉力透纸背,而这种谴责是尽在不言中的。

表面看来,似乎莫泊桑是随手拈来,取材不费思索,其实他对题材的选择非常严格。例如,写普法战争的小说很多,《羊脂球》能鹤立鸡群就在于作者对生活的提炼别具只眼。莫泊桑选取了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作为正面人物来描绘,已是与众不同;他将这个妓女同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人物作对比,后者为了自身利益,不但连普通的爱国心都没有,甚至在人格和礼仪上也相形见绌,这样描写更是别出心裁。从这一精选的场景中,莫泊桑确实提供了比现实更全面、更鲜明、更使人信服的东西。其他写普法战争的短篇,有的颂扬人物的沉着英勇,有的写人物的机智果断,有的写敌人的残暴,有的写敌人的愚蠢,选取的角度颇多变化。

莫泊桑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和农民,他的人物画廊丰富多采。虚荣心重的罗瓦赛尔太太,小气卑琐的奥莱依太太,穷困潦倒享受不到生活乐趣而自杀的勒拉,为了荣誉不惜出卖妻子的萨克尔芒,善良而有爱国心的羊脂球、嫉恶如仇的菲菲小姐、米隆老爹、索瓦热老婆婆,仁慈忠厚的铁匠菲列普·雷米,狡猾而暴烈的村长勒纳代,摆脱不了捡到绳子的执著念头的奥什科纳老爹,单相思的修软垫椅的女人,企图压抑情欲的马里尼昂长老……有的个性突出,有的气质鲜明,这些人物展现了19世纪末叶法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众生相。莫泊桑创造的人物形象之多,可以同莫里哀和巴尔扎克媲美。

莫泊桑的短篇写得简洁、紧凑、准确、毫无废话,浓缩到最高度,这些技巧没有谁能运用得比他更娴熟。《项链》很有代表性。这篇故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用空一行来表示,省却交代的文字:在开场白之后空了一行,接着便写这对小职员夫妇接到部长邀请参加晚会;第二阶段是女主人公向女友借项链;第三阶段写晚会上丢失了项链;第4阶段写负债还项链;第5阶段写这对夫妇生活在贫困中;第6阶段是结尾,女主人公从女友那里获悉以前借的是一条假项链。语言精简到最高程度,但却层次分明,一环紧扣一环,导向高潮,再突然刹住。莫泊桑在划分情节发展的阶段时,往往用一个起连接作用的词串起来,如“可是”、“一天”、“随后”、“就这样”,等等,承上启下,妥贴自然,尽量简约。

莫泊桑大大发展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他的短篇有一半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细分起来,有如下5种:叙述者向听故事的人讲述他亲身经历或目睹的遭遇(47篇);叙述者遇到一个朋友或相识,将自己的往事讲给他听(32篇),这两类叙述的结尾,几乎总是回到开头的场面,作个交代;叙述者直接诉诸读者,讲述个人回忆(39篇);叙述者讲述他听到的一件事,故事正文则用第三人称(24篇);用书信的形式来写,口气是第一人称(8篇)。莫泊桑认为,亲口叙述故事能得到直接感动人的效果。

莫泊桑对大自然的美非常敏感,尤其是对水有特殊爱好。他能捕捉到随着季节而变化的光线的细微差别,辨别出冬夜的晶莹透剔和夏夜波动不定的深邃,观察到河上闪烁的,在金色的烟雾中发出彩虹色,在金属般的水面上转瞬即逝的光线。光线经常在莫泊桑的风景描写中起作用,就像在莫奈的画布上一样,色调变化多端。水在莫泊桑的眼里是得天独厚的元素,它给眼睛提供了一系列变幻不定的颜色。在他笔下,水是在流逝的时间,是难以达到的无限,是创造的奥秘本身,具有无穷的魅力。河流是“沉寂的,不讲信义的”,代表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漆黑的深渊的”世界,受惊的意识在昏眩的旋转中变得无意识的世界。大海却相反,它是“动荡不定的”,“光明正大的”,激发人产生控制世界的愿望。水经常是莫泊桑借用来记录他的隐喻和比喻的对象。由于莫泊桑对大自然具有独特的感受力,所以克罗齐赞赏他的短篇是抒情的:“抒情对叙述的发展是绝对内在的,而且决定了每一段落,毫无混杂,毫无废话。”

莫泊桑是语言大师。他不以纤巧华美的词藻取胜,而是以平易通俗、准确有力、能为所有人接受的文学语言征服读者。很少有作家能写出比他更明晰,更清澈如水、更难以捕捉到的语言了。也很少有读者读不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因为其中没有丝毫晦涩的东西;读者只觉得莫泊桑找到了最恰当的描述方式,而无法用另一种文字和方式来表达。福楼拜的语言略显枯涩,而莫泊桑的语言更具感染力。同时莫泊桑也使用方言土语,但总是以读者能了解为限度。由于语言的纯粹,莫泊桑的短篇已成为学习法语者的范文。
很遗憾只能找到这样的信息,另外只找到这篇文章是在1925年发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26
没这文章
或许你要的是《坟墓》
1883年7月17日,凌晨两点半,住在贝希耶墓园末端小屋里的管理员,被关在厨房里的狗的叫声吵醒了。
他赶下楼来,看见狗一边嗅着门底下,一边狂吠不已,好像有可疑的人在屋外晃来晃去似的。管理员文森于是拿起了枪,小心翼翼地走出门去。
他的狗立刻朝着波奈将军径道的方向奔去,到了托玛索夫人的墓前,突然停了下来。
管理员小心地往前走,很快便发现在马朗维径道那边,亮着小小的火光。他钻进墓碑之间,竟目睹了亵渎死者的恐怖一幕。
有名男子挖开了一座坟墓,将前一晚下葬的年轻女子的尸体拖出坟外。
土堆上摆了一盏火光微弱的小提灯,映照着这可怕的景象。
管理员文森冲向这个可恶的家伙,将他击倒在地,并捆了双手带到警察局去。
这个年轻男子是城里的律师,既富有,又受人敬重,他名叫库柏代。
他被开庭审判。检察官提起了几十年前贝特朗上士的恋尸癖行为,想煽动群众的情绪,果然使得庭上群情激愤。
群众因愤怒而起了一阵阵的骚动。当法官入座后,“判死刑!判死刑!”的叫声此起彼落地响起,庭长好不容易才恢复了庭上的秩序。
随后他严肃地问:
“被告,你还有什么要辩解的吗?”
库柏代没有请辩护律师,自己站了起来。他长得相当俊美,身材高大,一头深色棕发,五官明显,脸庞带着刚毅,眼神则显得坚定果断。
旁听席上响起了一连串的嘘声。
他并未感到局促不安,刚开始他说话的声音还有点低沉模糊,但渐渐地便清晰起来。
“庭长,各位陪审先生,我没有什么话说。我挖坟移尸的女子是我的情人,我爱她。
“我爱她,但这份感情却并非肉体的爱欲,也不只是心灵中淡淡的温存,而是绝对的、彻底的、狂热的激情。
“你们听我解释。
“当我第一次遇见她,我立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不是惊讶,不是爱慕,也不是所谓的一见钟情,而是一种恬静舒适,好像泡在温水中一样。她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吸引着我,她的声音尤其令我陶醉,我看着她,心中充满欢喜,一看再看毫不厌倦。我还觉得仿佛与她相识已久,仿佛早已见过她。从她身上可以看到我的影子,她的个性也和我颇有类似之处。她似乎回应了我灵魂深处一声声的召唤,而成了我一生的希望。对她稍有认识之后,一心只想着再与她见面,这样的念头扰得我心烦意乱,深以为苦;当我的手碰触到她的手,心中的快乐真是我从前做梦也想像不到的,见到她的微笑,更令我的眼神难掩狂喜,直想奔跃、起舞,在地上打几个滚。
“于是她成了我的情人。
“不止如此,她甚至是我的生命。在这世上,我不再期盼什么,我不再希求什么,完全没有。我不再渴望或羡慕什么。
“然而,有一天晚上,我们沿着河边散步,走得有点远了,忽然下起雨来,她受了风寒。
“隔天,她并发了肺出血,一星期之后她就去世了。
“她临终时,惊愕与惶恐使得我懵懵懂懂,无法思考。她死后,我深深陷入绝望之中,脑海里一片空白。我只是掉泪。葬礼的每个阶段更是恐怖极了,原本深刻强烈的痛苦,至此更骤然加剧,成了一种感官肉体上的痛楚。
“然后当她走了,入土了之后,我的思绪一下子恢复了。接下来的却又是一连串精神上的折磨,真想不到曾经与她共享的爱情,代价竟如此之高。此时,我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如果一整天思绪都在这上头打转,无论是谁都会发疯的。你们想像得到吗?有这样一个人,一个你爱的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因为人世间已没有第二个像她一样的人了。这个人把自己献给了你,跟你缔造了一个神秘的组合,我们称之为爱情。她的双眼比宇宙更广袤,比世界更迷人,清澈的眼眸泛着柔情。这个人爱你,听着她说话的声音,你便觉得幸福泉涌。
“但突然之间,她消失了!你们想想!她不只是消失在你眼前,而是永远地消失了。她死了。你们知道‘死’的意思吗?也就是说这个人永远、永远、永远不会再出现在任何地方了。她的眼睛永远再不会睁开;在所有人之中,永远再不会有同样的声音,用同样的语调,说出她曾说过的话。
“永远再不会出现和她神似的面容。永远、永远都不会!我们保留了雕像的模型,加以利用便可重新塑造出相同外型、相同颜色的物体,可是这个身躯和这张脸却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世上。虽然将来会诞生几千个、几百万个、几十亿个,甚至更多更多的女人,可是这一个却再也不存在了。可能吗?一想到这里,我几乎都要疯了。她活了二十年,只有二十年,然后就永远消失了,永远、永远!
“她本来有思想,会微笑,而且爱我,现在什么都没了。
“什么都没了!我还想到她的身子,她活生生、温热的身子,原是那么柔嫩、白皙、美丽,如今却将随着地下的棺木一块儿腐朽。而她的灵魂、她的思想、她的爱,又在哪里?再也见不到她了!再也见不到她了!我不断想着这具腐烂的尸首,心想也许我还能认得出她来。我想再看她一眼!
“于是我带着铁锹、铁锤和灯出发了。我越过墓园的围墙,找到了她的墓穴,坟还没有完全填好。
“我挖出棺木,掀起了一块木板,一阵腐尸的秽气与恶臭扑鼻而来。天啊!她的床,充满鸢尾花香的床!
“我还是开了棺,我把点着的灯伸进棺内,我看到她了。她的脸发青、浮肿、可怕极了!从她的嘴边还流出了黑色的液体。
“是她!没错,是她!我感到一股恐惧袭上心头,可是我还是伸出手,抓住她的头发,将这张畸形恐怖的脸拉近身来。
“管理员就在这时候制止了我。
“一整晚我身上都留着我心爱的人的气味,那腐败的尸臭,就像是相拥过后的恋人身上,留下的香水味。
“我就听凭你们处置吧。”
法庭上一片静默,气氛显得沉重怪异,好像大家还等着什么似的,陪审团则先行退席商议。几分钟后,当他们回席时,被告似乎毫无所惧,也毫无所思。
庭长以既定的程序公布,陪审团宣判他无罪。
他一动也不动,而旁听席上的群众则掌声四起。
第2个回答  2008-05-04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法国作家。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莫泊桑在诺曼底的乡间与城镇度过了他的童年,只是在1859年至1860年随父母到巴黎小住就读于拿破仑中学,后因父亲无行、双亲离异而随母又回到诺曼底。故乡的生活与优美的大自然给莫泊桑的影响很深,成为了他日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

莫泊桑的母亲梦尔·勒·普阿特文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妇女,莫泊桑从小就深受她的熏陶,而梦尔的哥哥在青年时期曾是著名作家福楼拜以及巴拉斯派诗人路易·布耶的同窗好友,深远的世交使莫泊桑在卢昂城高乃依中学念书的时候,就结识了舅舅的这两位好友。这是他早已是一个喜爱文学并已开始诗歌创作的青年。他从这两个前辈那里听到了“简明的教诲”,获得“对于技巧的深刻认识”与“不断尝试的力量”。可惜的是路易·布耶于1869年去世了。同年,莫泊桑来到巴黎大学改修法律,不久普法战争爆发,莫泊桑被征入伍。在军队里担任过文书与通讯工作。在这场灾难中,他目睹了法军可耻的溃败,当权者、有产者的卑劣,普通人民爱国主义的热情与英勇抗敌的事例,感触很深,日后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又一个重要源泉。

战后退伍,由于家庭经济的拮据,莫泊桑于1872年3月开始在海军部任小职员,7年之后,又转入公共教育部,直到1881年完全退职。在小职员空虚无聊的生活中,莫泊桑不幸染上了无行的恶习,私生活放荡,这种下了他过早身亡的祸根。但另一方面。他又勤奋写作,并且以福楼拜为师,在他的具体指导下刻苦磨砺达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于1876年又结识了阿莱克西,瑟阿尔、于斯曼等作家,他们都共同以左拉为崇拜对象,经常在左拉坐落在巴黎郊区的梅塘别墅聚会,是为“梅塘集团”。1880年,“梅塘集团”六作家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合集《梅塘之夜》问世,其中以莫泊桑的《羊脂球》最为出色,这个中篇的辉煌成功,是莫泊桑一夜之间即蜚声巴黎文坛。

除了《羊脂球》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莫泊桑早就有神经痛的征兆,他长期顽强的与病魔斗争,坚持写作,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终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仅43岁。
第3个回答  2008-05-12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 “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并有很深的文学修养,尤其喜爱诗歌,在其影响下,莫泊桑少年时代便憧憬作一名诗人。他13岁开始写诗。
在鲁昂读中学时,他又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1870年,莫泊桑参加了普法战争,退伍后,在工作之余,依然从事文学写作。
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 泉》(1886)、《 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第4个回答  2008-04-26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42023/买一本吧,贴出来可能侵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