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如题所述

1,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
2,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3,从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对外国经济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应该运用“两点论”正确加以认识.洋务运动增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实力,也有抵制外国侵略的一面,但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从倾向性看,洋务派要求改变祖宗之法,反对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既顺应发展了“新思想”,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客观效果看,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是中国从传统手工生产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转折点,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4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但在中国历史上仍有一定的影响。洋务派在30多年里,陆续开办了几十个近代化的军、民用企业,建立了近代化海陆军,兴建了新式学堂,并派遣留学生,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并不触动腐败的社会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不可能取得根本性成功。.洋务企业的利润,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洋务派没有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资本家,而是形成了垄断企业,以此作为自己在旧的统治制度中争权夺利的资本。3.洋务派办的企业,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成本高、亏损大、产量低、质量劣,形成营私舞弊,贪污中饱,用人惟亲,冗工滥食的局面。这是用封建制度经营新式企业的必然后果。实践证明,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就完全办不好近代新式企业。
第2个回答  2020-09-14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的《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1860年英国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除强占香港外,在中国攫取的权益还有协定关税、设立租界、领事裁判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1865年始,洋务运动由此兴起,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有三个方面:(一)兴办近代企业,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还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官督商办为主,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甲午战争一役中,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主要有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2010·荆州)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在上海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是轮船招商局。
(2013·宜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些工业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
(2015·随州)《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洋务运动。
(2017·新课标)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指导思想的封建性 对外具有依赖性 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其中,封建性的表现形式有: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都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如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同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
《上海县竹枝词》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词作者的态度是批评洋务运动。
(2018·恩施)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维护清朝统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5
19世纪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现了暂时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统治集团内的一些开明人士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自强”“求富”的措施,虽然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内忧外患”维护封建统治,但这一运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并且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
其意义表现在:
1、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3、洋务运动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务运动促使了国防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