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是日本占领台吗?

对吗,占领多少年?抗日胜利后(45年后)然后内战,然后国党进入台,对吗?日本占领前是谁占领?台曾经都被哪些国家占领过?各多少年?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26
12世纪南宋时,澎湖已隶属于福建省晋江县,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当时,台湾使用的铜钱大都是宋代制造的,上面有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天禧(宋真宗年号)、元佑(宋哲宗年号)等字样。13纪中叶,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巡检司,管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的同安县。台湾、澎湖一带岛屿的事务,都由这个巡检司负责处理。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和六年(公元1626年),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别侵入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指挥军队猛烈攻击,于1662年1月赶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将台湾改名为“东都”。在赤嵌城设立了承天府(南),又置天兴(嘉义)、万年(风山)等县。这是台湾设置郡县的开始。同时,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出钱,组织了几万大陆人民,每人给白银3两,3个人给1头耕牛;到台湾开荒种地。“台湾”这两个字开始在有些书籍里出现。在此之前,1405年到1430年期间,三保太 监、航海家郑和7次下西洋通过台湾海峡的时候,郑和的舰队经常到台湾岛上停泊,补充一些淡水和食物。有时还代表皇帝去接收贡品。 1662年郑成功去世以后,他的儿子郑经统治台湾,又把“东都”改名为“东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政府把“东宁”改名为“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下设3县(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和1厅(澎湖)。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在彰化设立了省城。台湾从此成为中国的第二十个行政省,比东北三省建省还早。清政府把福建巡抚刘铭传调到台湾去当巡抚,成为了台湾的首任“省长”。为了加强台湾和澎湖的防务,清政府在澎湖、基隆、淡水和旗后修建了7座炮台,在澎湖还设立了总镇兵,驻军达三四千人。- n$ B* H A' e- Y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国签订了平等的《马关条约》,台湾省遂被月本帝国主义强行霸占。第二次世大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1945年台湾归回祖国,重返祖国的怀抱,中国恢复了在台湾的主权。1949年在美国的庇护下,蒋介石集团率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退居台湾。

参考资料:http://www.open.tw.cn/thread-6-1-4.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