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十二种画法?

如题所述

水的十二种画法,详细介绍如下:

1、波纹法:水纹勾写与云纹勾写不同,云因性灵且散漫,水性灵而柔贴。因此,勾水纹的时候用笔灵动与稳健相结合,勾线遒劲爽利。繁简、稳整、错略以作品的要求而定,线条组织结构以势态而灵活发挥。

2、勾水法:勾水法与波纹法大同小异,即以墨线勾勒水纹。行笔要流畅灵巧,线条要虚实结合,有断有续,笔断意连。勾水法的造型有很多变化。如画微波常用人字纹,画河水常用平流纹,画怒涛常用虎爪纹。画时要注意近波较大,远波较小,再远则无波的透视原理。

3、染水法:水势平静,可用染水法不均。用染水法染出的水纹,用墨或色渲染成水状。渲染时要注意水与其他物象的墨色衔接要协调而统一。染水法多用于表现平静水面,但不能平涂,要有虚实变化以显水意。初染,笔中水分不必饱和,以快慢、轻重自然地留下适当飞白,然后视效果把握干湿,再复染,色墨的深浅、冷暖,要在和谐中求明快、爽怡。

4、倒影法:倒影法画水,用软毫大笔蘸墨,用侧锋由上至下画出物象的倒影,用笔要果断、概括。不是所有物象都要画上倒影,应有选择地表现。主体部分倒影可清楚些,次要部分倒影可模糊些,不必交代得很具体。

5、留白法:留白法就是以纸的白地代水,这是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方式。它通过画山壁、水中石头等,把水衬托出来。虽不画水,却更具有水的清澈明亮,这是以虚代实、高 度洗练的手法。留白引意的手法,要注意留白的形态与环境的契合,以及虚实中的纵深、隐露的处理,尤其林泉、水江和溪涧的隐转,渊头叠断,引意巧置,当然经意不在刻意雕琢,而在自然贴切。

6、河水法:画江河流水,首先要把握水的走向动势,其次要处理好河床、坡脚的变化、水中石头的大小位置、水纹疏密变化等。

7、溪水法:山有泉瀑而活,画瀑布须审度上面山岭竹树是否有此水源。水源深远,则瀑流宏大;水源不多,则瀑布宜小。切忌毫无水源,而悬瀑千尺、倾泻而下,这是悖于情理的。

8、瀑布法:瀑布宛如血脉般贯穿山水全局。画瀑布首先要重视其源头,不可从山顶挂下,同时要画出飞奔喷射的动势。水口最难画,必求构思奇特。古人画瀑布多以流畅的线条表现出水的流动感与速度感, 并将旁边的山石染暗以衬托白练之美。

8、湖水法:湖水,弥漫广远,水波微动。可用湖 水法来表现。除此之外,在很多情况下湖面干脆就留白,只画出山体和林木的倒影以及在湖面上画上行船便可。

10、勾皴法:用勾线和皴擦的方法,画出水的波浪,用笔要中、侧锋交叉变换,笔势要自然、利落,有虚实变化。

11、涧溪法:先画溪岸,留出溪水,溪水要有曲折转回和掩藏呼应。再用墨块点出水中乱石,石块要有大小、浓淡和聚散的变化。

12、泉瀑法:先画山体,留出瀑布的空白,再加以点线,表现出水口、飞瀑的动势。有些画可用色或墨染出水面,以增加画面的色彩效果和整体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