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坡既有湿润的常绿阔叶林,又有干燥的灌木植被

如题所述

两个重要的地带概念:一个是气候类型带,一个是自然带;而且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比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类的,在进行区域分析的时候也会引导学生这样去思考问题。

在这种思路下,一个地区的水热条件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植被类型。具体来说,是活动积温和干燥度决定了地区的植被。

但是自然带并不代表当地的实际植被状况,准确的说,自然带的概念更接近顶级植被(climax vegetation),也就是一个地区植被演替的最终结果。可是由于人类活动和山火等过程,生活中处处存在依然在演替过程中的植被,并不总能达到顶级植被。比如祁连山地区某处的顶级植被应当为青海云杉,但因为青海云杉喜阴,因此无法直接发展起来,迹地上形成了以相对喜光的桦树为建群种的群落,但桦树林长起来后提供了树荫,因此云杉会逐渐取代桦树,重新形成该地的顶级植被。所以我们看到的,并不都和教科书上的一致。

实际上,降水及其丰富的地区也可能只是长满了草,或者本该生长阔叶林的地区稀稀拉拉长了几颗马尾松,都是可能的。

另外,局部的地形状况也可能影响植被。常见的影响因素诸如坡位和坡向,而且这两个因素,在有些条件下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坡度和坡位同时影响了局部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对于阳坡和阴坡,在降水较多的地区,如我国的南方地区,阳坡因为光热条件更好,更有利于乔木的生长,因此阳坡植被长势往往好于阴坡;在降水较少的区域,如华北与西北,由于阳坡的高热量带来高蒸发,阳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生长状况常不如阴坡,甚至可能无法支持乔木生长所需,常常出现阳坡为草地而阴坡为乔木的状况。对于坡脚、坡中和坡顶,水分条件依次递减,热量条件也依次递减,在南方可能导致坡脚土壤含水过高,甚至沼泽化,在北方则使得部分地点乔木仅分布于坡脚而坡顶仅有草本,形成显著的林线。对于高大的山地,还可能出现地形雨而进一步复杂植被的分布条件。

综上,影响一个山坡植被密度的因素有很多,如演替阶段、微地形等,而水热条件常常作为控制条件,决定了植被发展的上限,并不总是所观察到的植被群落的主要控制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