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是哪个民族的

如题所述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是彝族撒尼人和阿细人的民间舞蹈之一,阿细跳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乐”,自称“阿细”、“撒尼”。由于这种舞蹈是在月下跳的,后来又演变为青年男女娱乐和恋爱时跳的舞蹈,所以就叫“阿细跳月”。

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其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是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阿细跳月的起源和发展

阿细跳月具体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从其舞蹈形式和动作来看,阿细跳月的起源与阿细先民的历史、生产生活密切相连。最初的阿细跳乐,只是手拉手、脚对脚地跳,没有乐器伴奏,以掌声作伴奏,男女老幼一起边唱边跳。

后来,由于人们在劳作之余或狩猎而归时,都会燃起大火,边笑边唱,边舞边乐,喜庆收获,有的击木、击掌相合,有的挥舞刀、叉、弓箭,脚步声、击木声、舞刀叉弓箭声、击掌声和欢呼声有节奏地融为一体,于是渐渐地形成了击木伴奏的“跳乐”形式。

再后来,人们便用葫芦或空心木来做弦筒,蒙上兽皮,用篾竹捆紧,再配上小木把儿,系上藤绳,挂上肩上,边跳边击,既有音乐声又有节奏感,继而发展成为早期阿细跳乐的伴奏乐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