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人对纹身有偏见?

如题所述

为何中国人对纹身有偏见

    儒家:

    儒家文化一直对纹身持批判态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也”这句据传是孔子所说的名言至今仍深植在中国人的基因中,连掉落的头发、减掉的指甲都得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你竟然去纹身,你说你能是好人吗?断发纹身,那是蛮夷干的事好吗!

    官府:把这帮作奸犯科之徒都留下记号

导致中国人对纹身存在偏见另一个原因,是历史上纹身被作为一种刑事处罚从商周延续到明清。

为了给罪犯造成最大的心理负担古代的纹身主要选择在显眼的脸部,叫做“黥面之刑”。黥刑最开始是用刀,颜色主要是黑色,从黥刑的黥字也可以看出来。到了宋朝纹身技术进一步发展,由刀改用针刺,对犯人来说创面更小,痛苦更少。宋朝时根据不同性质的罪状所刺的位置、字样、形状也有所区别,盗窃罪刺在耳后,判处有期徒刑的刺在面颊或额角,所刺的字排列成一个方块。

当时没有洗纹身的技术,一旦获刑这些记号就是一辈子。所以即便是刑满释放回归社会,遇上官差肯定是重点盘查对象,普通人也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人有前科。“纹身”是坏人的标志。

    唐宋:胡服斗茶赛纹身

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有纹身也不全意味着是坏人,在开放的唐宋部分时期纹身甚至成为举国上下竞相效仿的时尚潮流。唐朝“长安少年多英雄,胴臂竞相比雕青”,市坊里出现了专业的纹身师“札工”;《中国社会史料丛钞》中记载了白居易的一个铁杆粉丝叫葛青川,在脖子以下纹了偶像30多首诗;宋朝时举办过纹身界的全国性比赛“赛锦体”,通体花绣的浪子燕青得过数次冠军。

纹身:我不是“非主流

幸运的是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纹身正被越来越多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群接受,纹身也不再是时尚男女的专属,而不同群体的加入为现代纹身融入更多时尚元素,新派黑暗、3D镂空、国画写意、浮世绘、小清新……在世界范围内纹身从曾经的非主流变成了现在的主流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8

其实中国纹身历史很悠久,周的两位王子太伯和仲雍为了躲避追杀,逃到了江南吴地,依照当地的习俗——断发纹身...(图为泰伯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