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找一篇《儿童文学》读书笔记,400左右。谢谢!

如题所述

这天,我在《儿童文学》上看到一本动物小说——《艰难的归程》:作品叙述了一只被宠物场淘汰的即将推上餐桌的杂种狗,在经历了逃脱、求生过程中,被艰难的生存环境改造成了一个冷酷的生存机器,直至最后有幸逃入了牧场,在牧场,在与人类接触中,逐渐开始信任人类,并与一头充当牧犬的驯狼结下了友谊。驯狼天性不改,但它多次救了杂种狗,并欲引其“回归草原”,但杂种狗始终以牧场为其归宿。在一次滑坡中主人丧命,杂种狗(阿蓬)独自带领200多只牧羊,突破狼群的围追堵截,最终回到了牧场。看了这本书的介绍,我立刻便动心了,硬要妈妈带我去邮购此书。经过我的软磨硬泡,终于说动了妈妈,条件是自己填写邮购单。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填好的汇款单递给了邮局的阿姨。
此后,我天天问妈妈,我的书寄来没有,可结果都是“NO”。在我焦急和渴盼的等待中,爸爸拿着一个包裹在我面前晃了晃。我大喜过望,手忙脚乱地拆开包裹,捧起书如饥似渴地啃读起来。连妈妈叫我吃饭,我都牛头不对马嘴的说“好棒啊,真帅!”书本成了我的精神粮食,让我忘记了饥饿,好像真的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晚上,我细细“品味”着书中的每个文字,不断揣摩作者对阿蓬、皮实、波波还有老金、宠物场老板、驯养员等角色的描写,就像品茶一样回味着,感觉越来越有味道。
终于,读完了《艰难的归程》。我的心情被阿蓬的遭遇牵扯着,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把书推荐给妈妈看,让妈妈也感受一下这本书的扣人心弦和惊心动魄。
周末,妈妈一口气就看完了书。我们不知不觉就谈起了对书中各个角色的理解,为阿蓬的机智、勇敢、忠心以及不屈不挠、不畏困难,在逆境中艰难成长为一条优秀牧羊犬的曲折故事感动;为狼妹的狼性和人性交错揪心,为小猪皮实的不幸深感怜悯和可悲;更痛恨宠物场老板的贪婪和十三号驯养员的冷血冷酷。我们交换各自的看法,体会一颗被艰难的生存环境扭曲了的心灵重回忠诚和勇敢时所呈露的悲悯和爱,共同探讨分享它们的喜怒哀乐。
两个人一起读书的感觉真好!

参考资料:可以删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21
可以是里面其中一篇文章的吗?
这篇文章——《孩子们的真心话——记一位小学教师的谈话》是我影响最深刻的一篇文章,这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令我难忘:“您说得对,只要是从心底掏出来的真心话,是爱是恨,都能打动人。您看这些‘诗人’,一不为稿费,二不为扬名更没有想到要当诗人。他们心里有的是对周总理的无比热爱,对‘四帮人’的切齿痛恨。他们眼看着毒雾妖云遮住了四个现代化的道路,他们悲愤的心声就汇成了一阵惊雷,轰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段话说了“只要是从心底掏出来的真心话,是爱是恨,都能打动人。”这句话的意思说,你只要说出你的真心话,不管是什么样的,都能够打动人。她还举了一个例子,那些所谓的“诗人”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有些人是热爱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有些人是恨透了反派人物。他们看着不好的事情遮住了四个时代,他们的悲愤心声就汇成了惊雷(惊雷:形容、比喻:变化很大的,很惊人的。),他们就用自己那所谓的“感情诗篇”打动了几个世纪。

冰心语丝:

这如火如荼的爱力,使这疲缓的人世,一步一步的移向光明!
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切!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人民作家”巴金曾对了冰心的文章做了总结: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冰心)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温了我们永久失去了母爱……我想把这《冰心著作集》当作一份新年礼物送给他们,希望曾经温慰过孩子的心的这册书,也能够给他们在寒冷的夜间和寂寞的梦里送些许的温暖吧追问

很抱歉,我们老师布置的是读书笔记。嘻嘻......

第2个回答  2013-02-22
2011年妈妈在邮局给我征订了《儿童文学》上、下两册书,正好赶上在寒假期间书来了,乍一看我对此书是不屑一顾,书籍的外观很是不起眼,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与我在书店买的那些华丽封面的书简直无法相提并论,当我真正的阅读起来时我的感觉全变了,它把我迷住了。  

《儿童文学》上册为经典版,主要刊登一些知名作家的文学佳作、中篇连载、全国大学生儿童文学创作大奖赛作品等;下册为时尚版,以“智慧写作、阳光阅读”为主题,我比较喜欢其中的“拇指阅读”和“九○笔团子”这两部分。  

本期的文学佳作刊登了黑鹤写的《獾》,对我触动很大,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主要写了草原上骑手捕杀獾的故事,通过对骑手的凶残、獾的无辜的描写,写出了人类与草原赖以生存的关系,人类要与草原和谐共处,不能无端的践踏它。  

给我触动很大的是作者对骑手凶残狠毒的描写,不是对人物本身进行描写,而是对他骑马时草原上动物所产生的反应进行描写,“鼠兔吓呆了,竟然傻傻地站在原地,马并没有注意蹄下突然闪现的这个小东西,眨眼间就已经跑过去了,但马又返回来了,骑手猛扯着缰绳,本来已经疲惫不堪的马不安地蹈动着蹄子。没有想到,马竟然一蹄踩中那只比拳头大不了多少的鼠兔,这支吓傻的小东西只来得及发出吱的一声细鸣就头碎腹破成了一摊肉泥。”明明是对骑手的残忍进行描写,却不直接去谴责,只是对鼠兔和马进行描写,太绝了。  

诸如这样的作品很多,《儿童文学》太吸引人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