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弹性的定义

如题所述

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弹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
  
  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弧弹性和点弹性含义及其表示
  
  1)弧弹性是以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需求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价格弹性。
  
  假定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为A和B,其价格与购买量的组合分别为(P1Q1)和(P2Q2)如图所示,于是DP和DQ马上可求得,但是在考虑价格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是选取P1,Q1,还是P2,Q2其结果不一样。为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采用了一个变通但却非常有效的方案,即取AB之中点作为代表,这样由于则
  
  2)点弹性衡量了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相对应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这一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的点(P,Q)的斜率dQ/dP有关,故被称为点弹性,它可以精确地反应出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值。
  
  (三)其他的需求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收入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用Em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表示收入,DM表示收入增减量。
  
  则
  
  对正常商品而言Em>0,如果Em<0,则表明收入增加,该商品的需求减少,该商品为劣等品。如果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超过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奢侈品。0<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低于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必需品。
  
  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程度对需求量变动程度的影响。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的百分比/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式中,Ec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DPx表示X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成小量Qx表示X商品需求量DPy表示Y商品的价格变化量,Py表示Y商品价格。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替代品。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补品。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不相干。
  
  (四)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供给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1%,供给量变动X%,我们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衡量供给弹性的大小。
  
  供给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用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供给量。
  
  (DQ、DP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数值)
  
  由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提供产量,所以Es一般是正数。
  
  供给弹性的分类①Es=0,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它表明价格任意变化,供给量不变(DQ=0)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下垂直的线。
  
  ②Es=1,称为供给的单位弹性,此时,价格量变动1%,供给量随之变动1%,其供给曲线是一条450线。
  
  ③Es=,称为供给其有无限弹性。此时当DP=0时,商品供给量任意变动,其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④0<Es<1,称为供给缺乏弹性,它表示供给量的变动小于价格变动,即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小于1%,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灵敏。
  
  ⑤Es>1,称为供给富有弹性,它表明如果商品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超过1%,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较敏感。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生产技术类型,一般而言,生产技术越复杂、越先进,固定资本,占用越大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少,在价格下降时,这类生产要素不能方便地转移。
  
  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对拥有相同技术的生产者而言,拥有多余生产能力的生产者的供给会更高有弹性,因为它在价格变动时,特别是价格升高时,更容易调整产量。
  
  生产成本的因素,当产量增加时,成本迅速增大,供给弹性越小,反之,生产扩大成本增长慢,供给弹性就大。
  
  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生产时间),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生产者对供给量进行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时间越短,生产者越来不及调整供给量。如在一个月内,考察西瓜的供给,它可能缺乏弹性,但如果跨年度考察西瓜供给量的变化,则其供给弹性可能很大。因此对象农产品这样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有:Pt=f(Qt);Qt=f(Pt-1),简单地说,就是今年的价格由今年的产品决定,今年的产量由去年价格决定。(有兴趣的学员可以去查阅一下有关教材的蛛网原理可能会有很大的启发)
  
  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
  
  ①弧弹性的计算,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弧弹性是以该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供给量为基础计算出来,其公式为:
  
  ②点弹性,供给的点弹性是在供给曲线某一点上衡量的相应于价格无穷小的变动量,供给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方式:第二章、第六节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的含义支持价格又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的经济影响在支持价格的条件下,市场将出现超额供给现象。
  
  限制价格的含义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过高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的经济影响在限制价格条件下,部分市场需求会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
  
  (二)税收负担分析对既定的定量税而言,消费者和生产者负担的比例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直接相关(如下图)。在下图中,定量税为(P1-P2),消费者承担的部分为(P1-Pe),生产者承担的部分为(Pe-P2)
  
  (三)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其需求弹性之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出售该商而所得到的总收益的变动情况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总收益(TR)等于销售量(Q)乘以价格(P)。
  
  PR=QxP①如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减少。
  
  例:设电视机的|Ed|=2,原来的价格500$,此时,销售量Q1=100台。
  
  TR1=P1xQ1=500$x100=50000元现价格下降百分之十,即P2=450元,因|Ed|=2,所以销售量增加20%即Q2=120台,此时,TR2=P2xQ2=450×120=54000元TR2-TR1=54000元-5000=4000元此时,电视机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价格上升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结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②如果某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该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
  
  例:假定面粉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 =0.5,原来的价格P1=0.2,此时,销售量Q1=100斤,TR=P1xQ1=0.3×100=20元。
  
  现价格上升10%,即P2=0.22元,因为|Ed| =0.5,故销售量减少35%,Q2=95斤,此时TR=P2xQ2=20.90元。
  
  TR2-TR1=20.90元-20元=0.90元此时,面粉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为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分析"薄利多销"这一营销策略"薄利多销"这一营销策略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只有在价格弹性是富有弹性时,薄利才能多销。
自考考试辅导 
自考考试辅导西方经济学弹性理论
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弹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
  
  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弧弹性和点弹性含义及其表示
  
  1)弧弹性是以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需求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价格弹性。
  
  假定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为A和B,其价格与购买量的组合分别为(P1Q1)和(P2Q2)如图所示,于是DP和DQ马上可求得,但是在考虑价格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是选取P1,Q1,还是P2,Q2其结果不一样。为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采用了一个变通但却非常有效的方案,即取AB之中点作为代表,这样由于则
  
  2)点弹性衡量了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相对应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这一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的点(P,Q)的斜率dQ/dP有关,故被称为点弹性,它可以精确地反应出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值。
  
  (三)其他的需求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收入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用Em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表示收入,DM表示收入增减量。
  
  则
  
  对正常商品而言Em>0,如果Em<0,则表明收入增加,该商品的需求减少,该商品为劣等品。如果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超过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奢侈品。0<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低于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必需品。
  
  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程度对需求量变动程度的影响。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的百分比/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式中,Ec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DPx表示X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成小量Qx表示X商品需求量DPy表示Y商品的价格变化量,Py表示Y商品价格。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替代品。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补品。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不相干。
  
  (四)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供给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1%,供给量变动X%,我们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衡量供给弹性的大小。
  
  供给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用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供给量。
  
  (DQ、DP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数值)
  
  由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提供产量,所以Es一般是正数。
  
  供给弹性的分类①Es=0,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它表明价格任意变化,供给量不变(DQ=0)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下垂直的线。
  
  ②Es=1,称为供给的单位弹性,此时,价格量变动1%,供给量随之变动1%,其供给曲线是一条450线。
  
  ③Es=,称为供给其有无限弹性。此时当DP=0时,商品供给量任意变动,其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④0<Es<1,称为供给缺乏弹性,它表示供给量的变动小于价格变动,即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小于1%,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灵敏。
  
  ⑤Es>1,称为供给富有弹性,它表明如果商品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超过1%,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较敏感。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生产技术类型,一般而言,生产技术越复杂、越先进,固定资本,占用越大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少,在价格下降时,这类生产要素不能方便地转移。
  
  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对拥有相同技术的生产者而言,拥有多余生产能力的生产者的供给会更高有弹性,因为它在价格变动时,特别是价格升高时,更容易调整产量。
  
  生产成本的因素,当产量增加时,成本迅速增大,供给弹性越小,反之,生产扩大成本增长慢,供给弹性就大。
  
  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生产时间),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生产者对供给量进行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时间越短,生产者越来不及调整供给量。如在一个月内,考察西瓜的供给,它可能缺乏弹性,但如果跨年度考察西瓜供给量的变化,则其供给弹性可能很大。因此对象农产品这样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有:Pt=f(Qt);Qt=f(Pt-1),简单地说,就是今年的价格由今年的产品决定,今年的产量由去年价格决定。(有兴趣的学员可以去查阅一下有关教材的蛛网原理可能会有很大的启发)
  
  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
  
  ①弧弹性的计算,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弧弹性是以该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供给量为基础计算出来,其公式为:
  
  ②点弹性,供给的点弹性是在供给曲线某一点上衡量的相应于价格无穷小的变动量,供给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方式:第二章、第六节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的含义支持价格又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的经济影响在支持价格的条件下,市场将出现超额供给现象。
  
  限制价格的含义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过高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的经济影响在限制价格条件下,部分市场需求会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
  
  (二)税收负担分析对既定的定量税而言,消费者和生产者负担的比例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直接相关(如下图)。在下图中,定量税为(P1-P2),消费者承担的部分为(P1-Pe),生产者承担的部分为(Pe-P2)
  
  (三)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其需求弹性之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出售该商而所得到的总收益的变动情况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总收益(TR)等于销售量(Q)乘以价格(P)。
  
  PR=QxP①如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减少。
  
  例:设电视机的|Ed|=2,原来的价格500$,此时,销售量Q1=100台。
  
  TR1=P1xQ1=500$x100=50000元现价格下降百分之十,即P2=450元,因|Ed|=2,所以销售量增加20%即Q2=120台,此时,TR2=P2xQ2=450×120=54000元TR2-TR1=54000元-5000=4000元此时,电视机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价格上升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结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②如果某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该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
  
  例:假定面粉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 =0.5,原来的价格P1=0.2,此时,销售量Q1=100斤,TR=P1xQ1=0.3×100=20元。
  
  现价格上升10%,即P2=0.22元,因为|Ed| =0.5,故销售量减少35%,Q2=95斤,此时TR=P2xQ2=20.90元。
  
  TR2-TR1=20.90元-20元=0.90元此时,面粉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为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概念弹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

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