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 学习民间美术的收获 的文章 800左右```急

如题所述

http://edu.533.com/news/yishu/2008-4-14/4414_3.html 看看这个行么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主控当今社会秩序和经济运作的君主,失去它们的世界图景简直不堪设想。似乎难以逆转的命运,使现代文化反省势力只能将改造现实的希望寄托于人自身的主动调整和把握,诉诸自我的感性体验。以感性体验超越理性现实的社会需要,日甚一日地呼唤相应的价值形态,要求创造和把握一种使之足以实现的文化调节和补偿机制。民间美术原生形态曾经具有的基本文化功能,恰好与这种社会需要保持同构。这正是民间美术有可能作为一种相应价值形态,参与现代生活和文化建设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力的显发,有赖实践针对性的调整和价值立点的转移。应该予以充分估量的是,工业文明愈益明显的负面,已经提示出有待人们作出相应努力的实践目标和价值立点。质言之,这个实践目标便是“手工文化”建设。支持现代文明理性大厦的巨大工业生产效率,是以否定“拖泥带水”的手工生产方式为前提的,它禁止人们“抽袋儿烟”、“估摸着做”或“独运匠心”;不允许“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缘心感物”、“以象制器”;也容不得“质则人身,文象阴阳”、“错彩镂金”、“气象万千”。而这一切,莫不紧密关联着人的丰富感性和自由意志的表达,体现着人类手脑协调运动的和谐生存状态。通过手和手工,人的包括理性和感性的完整而丰富的心灵,人的所有社会和文化的经验,自然流畅地抵达物品的表层和深层,构成体现人类价值全面实现要求的“文化”品。复苏手和手工的现代活力,在要求维护理性与感性平衡发展的社会呼声中,迅速转化成文化建设问题。它事关现代文化结构合情合理的调整。它重新出场的意义,已超出一种物质生产力的利用或开发,而意味着一种有可能向大众提供广泛精神关怀的文化调节和补偿机制的确立。后者可谓“手工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出自手的创造,极富手工人文魅力和技艺资源的中国民间美术,具有针对这个社会实践目标的“天然”优势。弥补工业文明缺陷的迫切需要,势必促使中国民间美术在蜕变中实现其针对性的调整。事实上,在世纪末的今天,如此趋势已有潮起之征。有必要指出并强调的是,在调整的社会实践目标即“手工文化”的建设中,“手”和“手工”的性质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它们将从混合功利价值的生产器官和生产力,转变成着重纯粹审美价值的创造器官和创造力。在大众的主动把握中,它们势必与工业机器生产的理性倾向,保持一种互逆的关系,充分地表达人类的自由意志和丰富情感,把审美的阳光和感性的温馨投注到工业文明的暗区。在浪漫美学或文化哲学的案头,审美与宗教、美学与神学、艺术与上帝,几乎被放在同等意义加以思考。定论暂且没有,但在“诸神”隐遁以至死亡的时代,审美的艺术被赋予“神性”而扶摇直上,却是现代世界的事实。中国民间美术将借此机遇,在蜕变中实现其价值立点的转移,即全面地审美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6
通常,民间美术这一概念建立在与官方美术相对的概念上。在我国,民间美术又约定俗成的被指定为工业时代以前,暨由劳动人民双手创造出的美术作品。一般的类型包括:剪纸、木板年画、皮影、陶瓷艺术品、编织刺绣、彩绘马勺、泥塑面塑、戏剧脸谱镲
随着手工时代的结束,这些民间美术逐渐失去了作为实用美术的本质基础,逐渐向“博物馆民间美术”靠拢,并且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出于不同目的的对手工制品的宣传挖掘,一些本于美术无关的手工制品也向民间美术靠拢。
官方美术,被指定了“文化主流美术”“专家美术”“有艺术深度的美术”等等前提,在我国一直与民间美术处在隔绝的状态,特别是在帝王时代几千年里,官方美术均由文人操控,此种现象较西方世界更甚。
民间美术很大程度上与所谓“流俗艺术”密不可分。(流俗艺术的概念并非对民间美术之贬低,非低俗之意,国外建有一些庸俗艺术馆,展出传统或当代工艺品、玩具等)。其流俗含义在于迎合大众审美趣味和弱流行成分,亦具有小规模批量生产的特点,这与他的实用性密不可分。
传统意义上的民间美术在概念上与官方美术相对,但并非意图与其对立。虽然有很大分野,其创作宗旨也很少受到官方美术影响,但少有主动颠覆大众审美和学术审美的意图。甚至,时至今日,也有把部分民间美术作品与西方现代主义风格部分契合的表象,作为炫耀民间美术思想深度的证明(最近流行的“凡高奶奶”可为一例,有兴趣者可至各大搜索引擎搜索此关键词)
时至信息时代的今天,传统意义上民间美术的土壤已然消失,但民间美术本身却不会真的进入博物馆。手工业消失了,但流俗文化不会消失。流行美术、街头美术、网络美术、计算机美术等等新的土壤正在萌发出多元民间美术幼苗。
与传统民间美术创作者的身份有所不同,这些新领域的民间美术创作者摆脱了群体文化层次低的传统命运,他们往往是十几岁的少年(街头涂鸦)、喜欢玩笑的大众美术爱好者(视错觉地画)、从事计算机艺术设计者(像素绘画)、电脑美术软件高手(CG)镲
第2个回答  2013-07-26
八十年代初,江丰等倡议筹建中国民间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即着手负责筹备。
  1982年5月14日,文化部同意筹建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隶属文化部,先组成筹备组,由中国美术馆代管,副馆长曹振峰分管,李寸松亦为负责人。现廖开明为筹备组办公室主任,曹大为为副主任。
  以“大力抢救、发掘和恢复各种传统的民间美术品种,进行收藏、研究、陈列和出版,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为美术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园地,增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为任务。
  收藏各种民间美术品四万余件,主办和参预主办展览、陈列38次,其中有丙寅虎展,第一届中国艺术节民间美术展览,赴日本举办民间美术展览等。1988年参予主办中国民艺学理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