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

应该从何角度写? 请各位帮我提点建议,或者提供些材料。 O(∩_∩)O谢谢了

一、擅长写对话,善于用个性化语言去塑造人物形象边城》里的几段话,写翠翠她爷爷死后,船总顺顺以及杨总兵来安慰翠翠:到了中午,船总顺顺也来了,还跟着一个人扛了一口袋米,一坛酒,一大腿猪肉。见了翠翠就说:“翠翠,爷爷死去我知道了,老年人是必须死的。劳苦了一辈子,也应当休息了。你不要发愁,一切有我!”。。。。。。“翠翠”,老马兵业已同翠翠并排一块儿站定了,很温和的说“你进屋睡去了吧,不要胡思乱想!老人是入土为安,不要让他挂牵你!”翠翠默默的回到祖父棺木前,坐在地上又呜咽起来,守在屋中两个长年已睡着了。那一个马兵便幽幽的说道“不要哭了!不要哭了!你爷爷也难过咧。眼睛哭胀,喉咙哭嘶,有什么好处?听我说,爷爷的心事我全都知道,一切有我,我会把事情安排得好好的,对得起你爷爷。我会安排,什么事都会,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不能如我们的意,我老虽老,还能拿镰刀同他们拼命,翠翠,你放心,一切有我!。。。。。。”这几段话把船总顺顺、杨马兵形象刻画得很好,表现了这两位长辈的慈爱、善良。他们都来帮助翠翠,翠翠没出声,只是哭,“哭”也刚好表现了翠翠失去亲人的悲痛和一个弱女子的形象。总之,从以上列举的几段对话,我们足以见识沈从文笔端“说”的神韵。沈从文就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他不写外貌,外貌是次要的,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内心世界才是主要的,他通过写人物的对话,让读者从人物的对话中去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去想像人物的形象,你想像人物是个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他没有刻意去写人物外貌和美丑,读者得到的印象却是鲜明生动的。二、擅长写人性,善于捕捉人性中闪光的部份,给人物注入灵魂。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写的都是一些极普通的人,极普通的事,也没有特别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然而,就是这样一些普通人物的遭遇,一些生活的片断,却让人感动,让人觉得他的小说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美。原来,真正让人感动的是小说中人物的人性,让人觉得美的是人性之美。人性之美就是人性中闪光的部份。沈从文就是善于捕捉人性中的闪光部份,将人性中的闪光部份注入人物的躯壳里边,塑造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来。比如《边城》,写了翠翠、爷爷、二老、船总顺顺、杨马兵等众多人物,他们都很善良,有理性,有人情味,处理事情都追求完美,遇到难事都互相帮助,通篇是一幅即凄婉又温情的生动画卷,写的是普通人的健康的人性,让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原始的纯朴的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4
 一、清幽的田园:自然的歌谣
  
  《边城》独具地方特色,自然风物感性而迷人,在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风俗长卷中,纤索悠悠的溪渡、依山凭水的小城、苍翠欲滴的竹篁、草色青青的崖壁,无不蕴蓄着蓊郁的乡土气息。
  在这水边小城,“走长路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生活其中充满率真善良人性的人们,沐浴着湿润,环境赋予这片土地以清雅和灵动,宛如本色天然的世外桃源。
  “风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大。”汹涌的江水激发了边城人的豪情,赛龙舟、对情歌、闯险滩,民俗的风情与自然的风光融为一体,清丽的家园就像脍炙人口的歌谣,幽远而流长。
  
  二、清纯的人物:生活的歌者
  
  美丽纯洁、情窦初开的翠翠,滚滚江流中押船闯滩的天保,龙舟竟渡生龙火虎的傩送……《边城》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个纯净自然、极富性情的人物形象,通过一群湘西儿女特有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翠翠,如翠竹般执着的农村少女,她清秀温婉,心地善良,“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怒,从不动气”。在日益成熟的生命中,朦胧的情爱意识在心头萌芽,母亲的故事使她倾心,傩送的歌声让她神往,但却因无以释怀而内心充满孤寂,只能在情歌和梦境里感悟美好的爱情。李商隐说:“春心莫与华争发,一寸乡思一寸灰。”鲍照说:“两相思,两不知。”翠翠这样一种没法对人诉说的朦胧的表达,便默默地融入那片青山绿水,那片烟雨晨昏。
  祖父是一位阅尽世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硬扎结实”,坚韧通达,因此在摆渡的职务上毫不儿戏,他把对不幸女儿的哀思寄托在对翠翠的关爱上,希冀排解孙女的凄凉迷茫,却并不理解她的躁动情感,他盼望翠翠找到爱的归宿,又担心孙女重蹈她母亲的悲剧,“觅渡,觅渡,渡何处?”他心头充满矛盾,并在无奈的孤独里顽强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走完了他一生的航程。
  天保兄弟同时爱着翠翠,天保以千百年来沿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方式求爱,后来又以复杂的心情退出角逐,显露出敦厚持重的秉性。傩送借唱歌的风俗表达对翠翠的爱慕之情,因哥哥的死内疚地远走他乡,有纤尘未染的爱恋之心,也有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
  
  三、清越的情歌:人事的歌诀
  
  《边城》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读来却感人肺腑。在牵连的人事中,小说像一首清越的情歌,反复吟唱的是人间至情的主旋律。
  翠翠的父母在对歌中相爱,她的父亲“便是当地唱歌的第一号”,母亲性情乖巧,性格强硬,他们的爱情美好纯洁,却为世俗不容,因此含恨殉情。父亲“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爱也可怜,恨也缠绵。
  作为父母真爱的结晶,翠翠的情感明净澄澈。她对爱充满了羞涩的幻想,父母的爱情故事在她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她真正明白了爱情的含义,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傩送无法猜透她的情思,彼此相爱地两人情愫不通,这样导致的爱情悲剧令人叹惋,也似乎比翠翠父母的爱情故事更具遗憾意味。小说中留下的一句意味深长的结语:“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感伤中留下一线希望,希望中更多的是感伤,牧歌终究是牧歌,现实是无情的存在。作者明知现实的无情,却偏要在这无情的现实里寻觅理想的人生,这也是小说令人感动的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