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什么叫学前教育?大专学前教育都是学些什么啊?

定义: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专业学习课程:

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儿童文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

拓展资料: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是研究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要求学生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教育实习:主要是到幼儿园观察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以方便自己未来的教学。

前景:主要到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的工作。

主要方向: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学前儿童课程与游戏(含音乐、体育、健康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学前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4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扩展资料

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是由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提出的。他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的影响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福禄贝尔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

他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还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游戏和儿歌》(1843)、《幼儿园教育学》(1862)。虽然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中有唯心主义观点,但他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

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因为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幼师行业紧缺人才,可能很多人想立志成为一名幼师,付出自己的努力。但却发现幼师这个专业比较难找,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其实幼师也称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不但包含了幼师,所学范围要比幼师要广一些。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不一定要去作幼师;还可以去一些亲子机构、早教中心发展,另外还可以自主创业。同时男幼师也是比较稀少的,很多幼儿园需要男性来教学,所以男幼师可能会容易找到工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9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前教育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扩展资料:

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是由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提出的。他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的影响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福禄贝尔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教育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教育

第3个回答  2013-07-28
学前教育概念的理解

对学前教育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两个纬度来看:

一.事实分析

事实分析即一种客观分析,对一种实体的存在进行分析,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拓延会发生内涵的变迁.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历史形态表现.学前教育首先是一种活动,然后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的实践的总结,逐渐系统化,最后形成今天的学前教育事业.学前教育的作为一种活动的存在,可以说有了人类便有了它;但作为一种制度而存在,是近代才出现的,我国公认的学前教育是1903年在湖北出现的第一所幼稚园.要深入对学前教育的理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教育对象

学前教育对象是入小学前的儿童,即是对0--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应包括胎教,我国古代很多教育家已关注胎教,但目前学前教育更多关注3--6岁幼儿的教育,更狭义上的是幼儿园的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前教育关注的年龄范围有向前延伸的趋势.具体的年龄划分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教育制度,教育传统等有关.

2.实施机构

学前教育包括学前家庭教育和社会学前教育两大部分

(1)家庭是孩子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年龄越小受家庭教育影响越大.幼儿的主要生活经验,接人待物的方式等都是从家庭中形成的.学前家庭教育具有差异性,随意性,个体性和情感性特征.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不同家庭对孩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是不同的;家庭教育孩子是随机的,家长可是随时在适宜的情景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应抓住适当的教育时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尊重孩子呵护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对教育孩子无疑是一大优势,但是有时正是由于感情过于浓厚让家长忘记自己是一个教育者的身份,甚至对孩子有求必应,这往往成了教育孩子的障碍,缺乏教育理智.

(2)学前社会教育 学前社会教育按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正式学前社会教育是指有系统的教育内容,正规教育场所,集中教育时间的教育形式,如幼儿园,托儿所,儿童福利院以及孤儿院等;非正式的是相对于正式而言的.学前社会教育具有社会性,组织性,公共性,以及应该具有的福利性.

3.从制度层面来理解学前教育,它是属于非义务教育,在国际上只有朝鲜和丹麦有一年的义务教育,但是法国学前教育是免费的,再如美国的公立幼儿园也是免费的.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应有保教性和福利两种属性.

二、学前教育的价值判断

  学前教育的价值判断更多依赖对教育内部发展的认识,是对学前教育的终结性追问,即学前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具有跨民族性,永恒性的价值判断.这依对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认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学前教育具有以下一些特质:

1.启蒙性 "蒙"是儿童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一种蒙昧混沌的主客观不分的状态.幼儿的最初行为具有不自觉性,受本能冲动所驱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7-02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拓展资料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诞生之日,就是学前教育产生之时。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所有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有影响的活动,它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学前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指向于人的身体的发展过程,提高幼儿健康水平学前教育为目的。体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幼儿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工作等。

2、智育,指向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培养认识兴趣和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智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感觉教育、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德育,是指向于人的社会性发展过程,培养和塑造儿童道德人格为目的。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文明礼貌教育、友爱教育、集体生活、品质和性格、爱国爱家情感的萌发等。

4、美育,指向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

关于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参考链接学前教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