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经济状况

如题所述

实际,日本经济在衰退

近来,日本经济形势格外地引起人们的关心,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议论。有人认为日本经济出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也有人认为日本的“所谓经济衰退是日本政府对外宣传上实施‘哀兵经济’的策略之一,目的是隐蔽本国经济实力,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借口”。
笔者认为,一国经济萧条或衰退,是全国性的现象,主要须依据统计数字、而不能凭“感受”作出判断。日本政府的GDP等经济统计虽然存在这样那样问题,但基本上可以说是反映了日本经济的实际情况。据日本的经济统计,1999-2000年日本经济经过短暂复苏后,于2000年10月又转为下降,进入萧条局面。2001年4至12月(即从4月1日开始的日本2001财政年度的前3个季度),日本GDP连续3个季度呈负增长。在经济学上,当一国的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就可认定为经济陷入衰退(在二战后的美国,经济衰退一般是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在至少两个季度内下降1.5%。以上,同时失业率上升到6%以上)。从统计数字看日本经济确已陷入衰退局面。
尽管日本经济经过长达十年的低迷状态,又进一步陷入衰退,但无论是从日本人的平均生活水平看,还是从日本的经济规模、国际收支、民间储蓄、外汇储备、对外债权、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等等来看,日本经济发展的水平确实很高,至少比中国要高得多,国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也比我们高得多。但是,经济萧条也好,衰退也好,指的是经济发展的动态,反映了经济现状从原有水平(静态)倒退的程度。2001年1、2、3季度日本的GDP名义值(未去掉物价变动因素)分别为513.5万亿日元、505.8万亿日元、501.8万亿日元;实际值(以1995年价格为基准)分别为539.7万亿日元、533.2万亿日元、530.3万亿日元,这说明日本的GDP无论是名义值还是实际值都在减少。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衰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两回事,经济发展的原有水平再高,只要它是在明显倒退,出现了经济活动全面下降的情况,就意味着经济衰退。
事实上,日本经济的实际状况比上述的实际增长率所反映的程度更严重。首先,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前的名义增长率比实际增长率下降得更厉害(例如预计2001年度前者为负2.7%,后者为负1.1%;2002年度分别为负2.2%和负0.5%),这反映出日本经济已陷入严重的通货紧缩(即持续的物价下降、需求萎缩)局面。其次,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之所以还能维持超过1%的实际年均增长率,是靠日本政府一再“注射强心针”才取得的,如果政府不是累计1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而且“景气对策”总规模高达136万亿日元,接近日本GDP的1/3(这导致日本的政府债务余额达到GDP的大约145%),那么,当前日本经济增长的状况就会更差。再者,日本的失业率连续4个月节节上升,在2001年12月已达到5.6%,政府和民间都预测失业率还将继续上升甚至突破6%,同时如果计入“企业内失业”,日本的实际失业状况比失业率统计所反映得的更严重。
再一个问题是日本能否对外“隐蔽”其经济真相。在当今世界,由于国际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可以说几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实力都处在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之中,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当然更不例外。在日本,对经济形势进行监测的不仅有政府机构,还有一大批民间调查预测机构,如果政府出于政治目的有意“隐蔽”真相,民间机构则不能这样做,因为把好的形势说成坏的,就会误导民间企业的投资活动,其结果这些民间预测机构就无法立足。此外,在日本国外,经合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都在监测日本经济状况。从发表的数字看,日本政府以外的机构对日本经济形势的估计和预测都比日本政府更悲观。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OECD最新预测指出,日本在30个OECD成员国中是唯一的GDP两年连续负增长的国家,唯一的名义增长率为负增长的国家,唯一的名义增长率低于实际增长率、GDP消费指数为负的国家,日本的财政赤字占GDP之比在OECD成员国中最高,2002年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在OECD成员国中最高,大幅度超过一向以财政状况差而著称的意大利等等。
还有一个非常关注日本经济的人群就是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因为日本经济形势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投资决策。1998年10月9日,日经平均股价从1990年9月28日的21036.76日元跌至12879.97日元,当时的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称“目前是日本经济最黑暗的时期”。在2001年2季度日本经济发生衰退前,日经平均股价曾达到过19835日元,至2002年2月5日却跌破9500日元,比衰退前下跌了50%以上;比被称为“日本经济最黑暗的时期”的1998年10月还要低26%,也是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18年来的最低数字。显然,低迷的股市是低迷的日本经济的一面镜子。
日本经济现状当然也逃不过国际上信用评级公司的眼睛。由于日本财政状况恶化,日本国债的评级被一再调低。美国评级公司S&P于2001年2月将日本国债的信用等级从最高的“AAA”降到“AA+”,于2001年11月又将日本国债韵长期信用等级从“AA+”降为“AA”,在发达国家中与意大利并列“倒数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特别是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手段几近用尽、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日本政府的政策取向出现了“走回头路”的危险倾向,即不是通过厉行结构改革,激励民间企业开拓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从而在根本上走出经济低迷,而是企望通过日元贬值,增强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并抑制进口,保护国、内比较劣势产业,以便在传统产业领域同追赶它的亚洲国家展开竞争和厮杀。日元对美元汇率在2000年10月为1美元兑108日元上下,至2002年1月已贬至132日元左右。尽管日元对美元贬值主要是市场对日美经济基础条件反差作出的反应,但日本政府并非像它自己所声称的那样“没起任何作用”。“9·11”事件后日元一时升值之际,日本银行曾多次干预,对日元汇率进行诱导,与此同时日本的外汇储备也在大幅上升(其中主要是大量抛售日元购买美国国债等)。这不能不令外界怀疑,日本政府是否已经制定或正在实施利用日元贬值挽救日本经济的策略,日本经济形势严峻是否被日本政府当作了对汇市进行干预、诱导的借口。
人们不能不但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上屡屡失策的日本政府可能又一次“失策”和“失算”。事情很清楚,对于亚洲各国来说,如果大家都发奋掀起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竞赛,必将带来“双羸”的结果;反之,如果大家都来个货币贬值竞赛,则难免落得个“共输”的结局,特别是日本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日本政府以经济衰退作为日元贬值的借口而否认其经济衰退的事实。日元贬值可能成为一种策略,但经济衰退则是事实而非策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8
1、当前的经济形势

  今年3月14日,日本经济财政大臣在接见记者时讲:2002年后半期有可能转向
正增长。现在看来,日本经济已经提前转为正增长。日本的统计快报表明:今年第
二季度的GDP增长率为0.5%,折合为年增长率为1.9 %。

  拉动经济转向正增长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1)消费有所回暖。今年1~7月份,新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3万辆。居
民消费支出在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之后,今年4月份转为小幅增加,6月份的消费支
出较上年同月增加了2%。

(2)住宅投资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新建住宅户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4万
户。

(3)对外贸易有所回升。今年1~7月份,日本的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3
%,贸易顺差达56623亿日元,同比增长57.4%。

但是,其他经济指标仍不乐观。今年1~7月份倒闭的企业数较去年同期增加616起;
完全失业率仍在5.2% ~ 5.4%的高位徘徊。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人们对生活前
景的担忧,抑制着个人消费的增长。有效需求不足以及过剩设备的存在,致使企业
的设备投资仍处于低迷状态,工矿业生产虽然出现止跌征兆,但尚未恢复正增长。

  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今年前两个月,海外对日本的设备定单持续增加,1
月份的增幅达12.5%。这些定单的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到海外投资的日本企业,可以
说,到海外“借地生财”的日本企业成为拉动其国内需求的一支力量。

2、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在后发展效应消失后,日本不会再有过去那样的高速增长。但是从日本自身的
基本素质看,其经济也不会逊色于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这是因为,日本自身仍具
有许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1)勤劳的国民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日本是世界上文盲率最低、国民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教育的发达使国
民的平均素质得到提高。日本民族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之一。日本公司的许多
职员是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做,甚至比做自家的事还要尽心,还要勤奋。一
个国家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全体国民勤奋劳动的结果。勤奋的国民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是日本能够建成第二经济大国、在许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最宝贵的基础条件,这
个基础今后仍将存在。

  (2)大量的储蓄和充裕的资金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往往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为筹措资金而背上沉重
的外债、甚至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也屡见不鲜。日本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日本
国民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主要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一直是最高的
。如果按照“平均消费倾向 + 平均储蓄倾向 = 100”的公式推算,2001年,日本
家庭的平均储蓄倾向为27.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