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名人

如题所述

只说些最有名的名人,或者主要事迹在嘉靖年间突出的名人

杨廷和:嘉靖第一位首辅,大礼议事件的始作俑者,历经四朝
杨慎:杨廷和之子,著名学者,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后因大礼议事件被贬谪。曾作《临江仙》词,即三国演义开场词
王守仁:成名于正德年间,死于嘉靖六年,明朝最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心学创立者
张璁:嘉靖初年首辅,大礼议事件支持嘉靖皇帝从而获得支持,后来因跋扈而失去嘉靖帝信任,被迫致仕
夏言:嘉靖年间首辅,政治家,为人清廉刚正,后因赞同曾铣收复河套地区而被严嵩陷害,最后被斩首
曾铣:嘉靖年间北方,抵御鞑靼对西北的侵扰,提议收复河套平原,后被严嵩构陷,与夏言一同被处死
严嵩:嘉靖年间首辅,明代著名奸臣与权臣,因大礼议事件后期上述支持嘉靖帝称自己未当过皇帝的父亲为“明睿宗”而入太庙,被嘉靖帝支持。后构陷夏言曾铣而独掌政权。为人贪得无厌,善于迎合上意、铲除异己、陷害忠良,间接导致庚戌之乱时鞑靼入犯。秉政二十余年,导致国库空虚,内忧外患,更使得无数忠良被冤屈陷害。最后被徐阶等以谋弹劾下台,老死荒野
严世蕃:严嵩之子,才学出众但残忍狠毒,是严嵩左膀右臂,多次为严嵩出谋划策,也是严嵩二十余年不倒的重要支柱。最后被徐阶等人弹劾,进而被嘉靖帝下旨处死
赵文华:严嵩义子,奸臣,陷害浙直总督张经,后成为工部侍郎,因贪得无厌而遭嘉靖处罚,不久后暴毙而亡
陆炳:锦衣卫指挥使,嘉靖幼时奶娘之子,明朝著名的大特务头子,曾与严嵩同盟治夏言于死地,但为人有一定原则,多次平反冤狱,曾帮助过很多后来被严嵩等构陷的政治官员。明朝“三公三孤(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职位唯一全部拥有者
杨金英:嘉靖年宫女,壬寅宫变主谋者,与其余七名宫女因不满嘉靖帝迫害而意图谋杀嘉靖帝,后失败,被处死
张经:浙直总督,抗倭名将,后因调“狼士兵”抵御倭寇而导致战机延误,被“严党”分子赵文华上述陷害而处死
胡宗宪:浙直总督,依附严嵩、赵文华,而被严嵩提携成为东南封疆大吏。任职后一心抗倭,知人善任,提携俞大猷、戚继光、王崇古等名将,杀徐海、陈东、麻叶、汪直等倭寇首领,为平息东南倭乱立下巨大的功劳。后因严党身份遭弹劾下狱,最终在狱中自尽而亡
俞大猷:明代著名抗倭名将,为人刚正,武艺超群,仕途屡遭坎坷,后因受胡宗宪赏识而被提升。在东南抗倭战争中成立自己直属的抗倭部队——俞家军,从而成为抗倭部队中最主要的力量之一。
戚继光:明代著名将领,著名民族英雄,军事家,世袭明威将军。庚戌之乱后曾创作《备俺答策》而在军中流传,后至东南,因战功卓著被胡宗宪赏识而提升。成立戚家军,运用独特的武器与战法,成为对倭寇最有杀伤力的部队,最终平息东南倭乱。与后来的宰相张居正私交甚密,从而任蓟州总兵,拱卫京师十余年,修长城等防御设施,使北方鞑靼从此不敢来犯
汪直:也称王直,明代著名商人、海盗,将火枪传入日本的重要渠道性人物,在日本自立为王,曾意图与国内沟通海上贸易。回国内时因被地方官擅自处死而导致手下倭寇失去控制,从而酿成东南倭寇大乱。
杨继盛:著名诤臣,庚戌之乱后不久,上书死劾严嵩,后被严嵩陷害而遭处死。但也因其之死而导致严嵩触犯朝廷众怒,为严嵩后来下台奠定了局面
王世贞: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金瓶梅》的主要嫌疑作者之一。
徐渭:“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著名谋略家,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曾为胡宗宪幕僚,为平定东南倭寇之乱出谋划策,后胡宗宪下狱,穷困潦倒十余年,最终在饥寒交迫中去世
李时珍: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本草纲目》作者
唐顺之:明代著名学者,军事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抗倭英雄,曾帮助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创立新战法
徐阶:明代著名权臣,政治家,年轻时曾与张璁不合而被谪戍福建,后因夏言赏识而重回朝廷为官,隐忍二十年最终利用权谋手段而斗倒严嵩,独揽朝政。执政后大力整顿政务,并提拔张居正等多位名臣,改变严嵩执政期间颓废的朝局
杨博:明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被严世蕃称为“天下三才”之一(另外两位是陆炳和严世蕃自己)。曾守卫甘肃、蓟州等要地,多次抵御鞑靼进犯。后回归朝廷中央,任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万历二年致仕
高拱:明代著名权臣,政治家,曾为裕王(即后来的隆庆皇帝)老师,后因徐阶举荐而进入内阁,后因与同僚不合而被排挤致仕,隆庆帝登基后之后重返朝廷,排除异己,最终独揽朝政。执政后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为后来张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础。最终被张居正与冯保阴谋排挤而下台
张居正:被历史学家称为明代最优秀的政治家与内阁首辅。少年即因才华出众而被称为神童,中进士后师从徐阶,得徐阶赞赏和护庇。与徐阶共拟《嘉靖遗诏》,之后进入内阁。引大太监冯保为盟,排挤走高拱,成为内阁首辅。上任后即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即著名的“张居正改革”,实行“考成法”,使百官行政效率得以监督和保证;丈量田亩,遏制住土地兼并的趋势;实行“一条鞭法”,从此赋役合并以银两征税。同时,任用戚继光、谭纶、李成梁等名将镇守边疆,经过改革和整顿,明代从内忧外患的局面走向了中兴,为后来万历年间经济大繁荣奠定了基础。万历十年死于任上,死后不久即因为专权而被曾经无比尊敬和信任其的万历皇帝反攻清算,家人被迫害,家产被抄没。后天启年间恢复其名誉。
海瑞:明代著名清官,以举人身份成为明代尚书官阶的极少数实例。性格刚毅甚至极端,进入朝廷后不久就上书痛责嘉靖帝从而名闻天下,不久嘉靖帝病死,成为东南封疆大吏,在任期间打击世豪大户,保护底层群众利益,不久后因性格刚直而被罢官。张居正死后又上任,不久即成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后死于任上,遗产仅有自己的几件旧衣。送葬时南京城百姓自发送行直至十余里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7
张居正(嘉靖朝为兵部尚书,后才有万历新政。),胡宗宪(抗倭名将,戚继光上司。),戚继光(抗倭名将,与张居正关系密切。),海瑞(清官一个,抬着棺材死谏,造福一方。),
第2个回答  2013-08-07
夏言,严嵩,严世蕃,徐阶,高拱,张居正,杨一清。。。
第3个回答  2018-04-05
吴承恩,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吴承恩大约5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