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说的是什么语言?或者说比较接近于那种方言?

昨天闲来无事,在想一些“迷信”的问题。

在我们这里很多“巫师”,在做法的时候说的据说是一种“客家话”。
而他们平时是不会这种语言的,而且我们这里也没人说这种语言。

我就在想了,中国古代说的到底是什么语言?

查了一些资料说“在北方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语音相互不断融合;而南迁的汉人一方面保留了中原祖先的语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人逐渐融合接受了不少当地人或民族的发音。”

而客家人主要集中在南方。

这样的不谋而合,会不会古代语言真的比较接近现在的客家话呢?

注意:是语言,不是文字。
希望我们把它当成问题的探讨。而不是单单的复制资料。
最高追加200分。
都不知道该给谁好,怎么办?

越是和普通话相近的方言,越不是古代汉民族先民说的语言。此判断是我下的,不一定对。我对方言很感兴趣,我阐述一下我的看法。现在的北京话是当年满人在东北说的明朝的官话,属于明朝官话的国外复制版本。
针对明朝的戏剧和一些文字的描写,明朝的官话,具有很多的吴侬软语的成分,虽然与清朝的北京话有些接近,但是听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这也许是明朝的勋贵和建立者长期在南京居住的原因。
唐宋的官方用语就应该和客家人的语言有些相似,客家人多半是晋唐宋几代避祸江南的中原人,他们以家族为单位迁徙,但是客家人之间语言相差不大,只是音调有差别,所以很有这些北来的客人,都采用当时政府的官话作为日常交际用语。另外潮州话或是粤语非常适合古代的诗歌朗诵,也不禁让人展开联想,是不是古人以这些语言为主要的交际用语。
秦汉,也许很像粤语或是潮州等地方言。这也是猜想,因为当时有大量的秦朝的将士,因为秦朝内乱和项羽的坑杀秦人的做法,使得远在南粤现在两广一代的秦人定居此地,而为两广的最早华夏民族。与当地越民族交融,成立现在的广东人和粤语。
古代尤其是先秦,对于华夏族的语言描写,是相当的优美动听,而且富有诗韵,而现在的普通话和北方方言则是铿锵有力,不得不说,语言的变动是非常大的。
我也不是说南方话就是华夏族的最早用语,向客家等语言也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例如畲族,越族的语言而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或者跟异族人发生接触,汉语就逐渐地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汉语方言分布区域辽阔,使用人口在9亿以上。

    官话方言,通称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

    西南官话 通行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东南部、东部除外)、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汉族地区以及湖南、广西两省北缘地带。西南官话地域辽阔,但内部比较一致。

    江淮官话 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一带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江淮官话是官话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语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其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历来不少语言学家认为可以从官话方言中分出,独立为皖南方言或徽州方言。

第2个回答  2008-06-21
语言的接近程度,还没有标准的量化指标,是个比较带主观色彩的东西。客家人不过是强调自己正统,其实客家人移民过程中,还是与原住民发生过许多冲突。文化和方方面面的差异,是造成相互不理解和冲突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也没有什么办法永远不发生矛盾。可是我觉得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纯种”“正宗”,你知道,如果长期在一个小的种群内繁衍,结果就是近亲结婚带来的品种越来越不优秀。所谓纯种不过是种一厢情愿的说法,以证明自己高贵而别人低贱。人类的很多灾难,来自于对人的刻意分类,而这些分类又很难说出什么真理来,更多不过是政治和利益的要求推动下的谎言。
关于古代的语言,我这些年一直有兴趣看看相关的书籍。以我个人对这方面的理解和掌握,北方的汉语,因为人口迁移、战争、民族融合等原因,语言的确变化比较多。一般粗分的话,把汉语能有文献作为参考证据的年代中,大体分成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几个时期。单从语音来说,现在学术界,对于上古汉语的争论和分歧比较多,因为年代久远,证据相对少,所以比较难复原了。而中古汉语的语音分类,基本上达成一致了,争论集中在一些具体的细节,如三等声母的重纽问题。对中古语音的研究,主要限于文献比较多的官方方言,因为那时也没有录音机,对于当时方言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少的。也许可以说,现在的客家话,比较接近那时的官方方言吧。这方面最早有具体成就的人是个瑞典的汉学家高本汉(好像本名高斯·本哈德·卡尔格伦,还真挺像),他很博学,是少数能看懂文言文的外国人。他把西方比较语言学的重构方法引进中国,在那之前,对古音的研究,多是音的分类,而具体的音值方面,没有什么建树。研究结果说明,那时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中古是南北朝末期到宋代),后来发展成八调(各分阴阳),其中入声是有-p -t -k塞音韵尾的。现在客家话还保留了大部分塞音韵尾,但是保存最完整的是粤语,而北方话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塞音韵尾,甚至大部分都没有了入声声调的对立,而并入其他声调,这是北方话和其他汉语方言的一大区别(湘、赣、晋、徽、吴、闽、粤、客家方言都保留了入声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