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排行(带主人武器介绍)

如题所述

关羽:青龙偃月刀
张飞:杖八蛇矛
吕布:方天画戟
曹操:倚天剑
赵云:龙胆张郃:铁钩诸葛亮:白羽扇
徐晃:大斧
庞德:双戟
周瑜:古锭刀
祝融夫人:投孤刃孟获:蛮拳夏侯敦:朴刀
陆逊:双剑
黄盖:铁鞭
典韦:战斧太史慈:双鞭客观的三国武将排名一切以事实说话,本人在研究了三国演义中全部357场单挑后,特排出三国演义武将武
力排行榜,供大家参考。
一、评定武力的几条公理:(我想大家对于这几条公理应该没什么意见)
1. 若在较为正常的情况下面对面单挑,一方失败,可认为其武力不如对方
2. 两人单挑达200回合以上不分胜负的,可认为双方武力相等
3. 在“突袭”情况下杀败或杀死对方,都不能作为武力高于对方的依据(如魏延杀王
双、姜维杀徐质),尤其在对方不把己方当敌人时(如关羽杀颜良、田续杀邓艾),下
面讨论单挑,均指在较为正常情况下的单挑,排除突袭。
4. 用箭射中对方,只能作为武力的参考依据
二、评定武力的几条定理:(可能有的大家不赞同)
1.场合与情境会影响武将武力的发挥(如关兴战谢旌,第一场是平手,第二场一刀就
剁了)
2.赤兔马在单挑中明显发挥了优势作用(演义中多次提到由于马快胜敌)
3.年龄对武将的武力有影响,一般到了50岁后武力开始衰退(很多武将都是50多岁时
中箭而死,如甘宁、张辽、徐晃)
4.在较正常情境下,两员武将单挑100回合以上不分胜负的,可认为二者武力相差甚
微,属于同一档次
5. 在较为正常的情境下,甲武将与乙武将交手超过30回合,打成了平手;而丙武将在
这30回合以内打败了乙武将,可认为丙武将武力至少不低于甲武将。
6. 在较正常情境下,两员武将单挑70回合以上不分胜负的,也可认为二者武力相差甚
微,基本属于同一档次
7. 若甲武将与乙武将交手若干回合,属于诱敌,那么,在这若干回合之内,甲武将与
乙武将至少是平手(因为在这若干回合之内,乙未能把甲战败,而甲还保存了实力)
8. 双方战50合平手,不能说明双方的武力在一个档次,但相差不会超过一个档次
四、由公理、定理可以得出来的结论:
1. 公理1的结论:
关羽〉华雄, 颜良〉徐晃, 文丑〉徐晃, 吕布〉夏侯?, 马超〉张合,
赵云〉张合, 张飞〉夏侯渊, 庞德〉魏延
2. 公理2的结论:典韦=许褚=马超=张飞
3. 定理4的结论:吕布与张飞同一档次, 黄忠、关羽、庞德同一档次,孙策、太史慈
同一档次
4. 定理5的结论:赵云、马超不低于张飞、张辽(以张合为参照),张飞不低于关羽
(以纪灵为参照),颜良、文丑不低于许褚(以徐晃为参照),吕布不低于关羽(以夏
侯?为参照)
5. 定理6的结论:太史慈与张辽基本属于同一档次
五、根据以上结论以及武将的表现,特排出三国演义超一流武将武力排行榜如下:
(一)超一流武将的定义:
1.武力在95以上,单挑从未失败过;
2.曾击败过一流武将(一流武将的定义见下一篇),或与其他曾击败过一流武将的人单
挑达200回合以上;

3.往往有超人的表现,其勇猛明显异于一流武将
(二)入选名单(11人):
吕布、赵云、颜良、文丑、张飞、典韦、许储、马超、庞德、关羽、黄忠
(三)超一流武将的英勇事迹(入选超一流的依据):
1.吕布打败过夏侯敦,张飞打败过夏侯渊,马超、赵云打败过张合,颜良、文丑打败过
徐晃,庞德打败过魏延
2.典韦、许储、马超、赵云都曾同时力战过四将以上,且都取胜
3.吕布曾经与关张战30合平手,与曹操6将战,全身而退
4.典韦曾把人当武器扔
5.许储曾“立杀十余将”
6.赵云曾匹马冲阵,杀死“曹营名将50余员”,后曾使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7.关羽曾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曾于千军之中,取颜良首级(虽颜良是因不作准备
被杀,但也可见关羽胆气之壮),曾斩掉了华雄
8.庞德曾与曹操手下大将车轮战,并受到各将夸奖
9.黄忠曾冲阵斩掉了夏侯渊(虽然夏侯渊不作准备,但黄忠出手之准之狠,可见一斑)
10.赵云曾冲阵枪挑与张合齐名的高览(高览曾与许储战,不分胜负)
11.典韦与许储战数百合,马超与许储战230合,马超与张飞战220合,都不分胜负
(四)一些比较或缺点(决定超一流武将武力的具体数值):
1.关羽从未嬴过一流武将,且被庞德用箭射正面射中
2.黄忠从未嬴过一流武将,且与李严战四五十合,胜负不分
3.马超与曹洪战四五十合,虽战上风,但不能取胜,算是平手,有人认为曹洪拼命救曹
操,超常发挥,而且马超已经血战三场。别忘了赵云在长半破杀了一天的。
4.吕布、关羽好多次与一流武将单挑时,都占了赤兔马的好处
5.文丑与关羽仅战三合就心怯,缺乏勇气
6.关羽虽有放松戒备的因素,但差点就被黄忠射死
7.关羽曾与纪灵战30合不分胜负,而纪灵10合就被张飞刺死
8.张合曾视张飞如小儿,与其大战30~50合不分胜负,但在有徐晃壮胆的情况下,不敢
与赵云接战,且曾被赵云30合、马超20合内击败(被马超击败时,马超身负血仇、所以
武力倍增,而且于禁接战8~9合就败了,对张合都有一些不利的心理影响,所以马超比赵
云差一点)
9.徐晃被颜良20合击败、与文丑战数合即料敌不过,但与许储从容战50合、与关羽战80
合占上风(其时关羽右臂少力)
10.夏侯渊曾被张飞奋力杀退,但与黄忠战20合不分胜负
11.吕布与夏侯敦战不久夏侯敦就败走(不超过10合),关羽与夏侯敦战10余合不能取

虽然11人都属于同一档次,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超一流武将间还是有一点点差别的
,下面,就请看:
(五)三国演义超一流武将武力排行榜
排名第一:吕布100 注1
排名第二:赵云99 注2
排名第三:颜良98 文丑98 注3
排名第四:马超97 张飞97 典韦97 许储97 注4
排名第五:庞德96 注5
排名第六:黄忠95 关羽95 注6
注1. (轻松击败夏侯敦,与关羽张飞在30合内战成平手,诸多表现,吕布天下第一当之无
愧)
注2. (独战张合,30合将其杀败,后同时面对张合徐晃,令其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注3. (都曾轻松击败徐晃,虽然死得早,但其武力绝对超一流)
注4.(互相大战200合以上,武力相等,许储与徐晃战50合不分胜负, 不能轻松击败徐晃,
武力比颜良文丑差了一点;张飞50合都不能击败张合,比赵云差点;马超败张合虽也属较
为正常情境,但张合明显处于较不利状况)
注5.(奋力杀退魏延,一箭射中关羽,比关羽强一点点)
注6.(张飞能杀退夏侯渊,黄忠战夏侯渊20合不下,战张合20合也不下,战李严50合不下;
关羽战纪灵30合不下,战夏侯敦10合不下,而吕布轻松击败夏侯敦)
庞德不应该排那么高,关羽和他战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要说黄忠才是最牛逼的,老成那样了还有超一流的武力,年轻时不定多猛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3
关羽:青龙偃月刀
张飞:杖八蛇矛
吕布:方天划戟
曹操:倚天剑
程普:铁脊蛇矛
赵云:涯角枪
诸葛亮:羽扇 诸葛枪 袖里箭
武安国:长柄铁锤
沙摩柯:铁蒺藜骨朵
徐晃:大斧
纪灵:三尖刀
庞德:截头大刀
孙坚:古锭刀
祝融夫人:丈八长标 飞刀
夏侯恩:青釭
王允:七星宝刀
刘备:双股剑
黄盖:铁鞭
典韦:双铁戟 短戟
太史慈:手戟
王双:流星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03
��序:
  
  《三国演义》之所以几百年来一直长盛,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它很好的处理了历史与小说的关系。历史方面,它主要以史书《三国志》为依据,书中人物贡献.性格.发展轨迹等在主体上基本吻合。事态发生原因.经过.结果.运作规律也基本属实。小说方面,出于这种文体需要免不了要加些正面反面.正统篡位之分了,使得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分夸大,但这种夸大仅仅是表明作者的一种态度并没有改变事情的根本框架,也正是由于这种需要使得它对事态发展的来龙去脉有相当高的要求使得我们能比较全面.详细的看到一个人物的崛起.没落,一件事情的由来.结果。并且由于它的真实性使得我们能通过一个准确的环境来讨论一个人是怎样的崛起与没落,一件事情是怎样发生又是这样结束的它有没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刘备的奋斗史,也可以说是曹操的表演史。刘备是成功的,他的成功的最大因素在于他的政治手段,或说是社会知识。表现在三让徐州(当然《三国志》上并没有三让,但的确是‘让’的不是‘抢’的)他到了别人那里住几天(虽是江湖救急),但别人居然连儿子都不管让他,也不知道他在底下做了多少动作但这也是一种能力,还有四川的夺取,亦是佐证。曹操无疑是三国时期第一号人物,三国时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贡献中曹操占有很重的分量(远非刘.孙能及):屯田取文姬归汉......他做的很多事在当时是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招贤榜文......他在这乱世中的发迹堪称表演。他发迹的最大因素在于他的军事才能,或说是生存能力。他在自己的人生生涯中几乎战无不胜。成全他的是袁绍,袁绍是失败者中机会最大的,在三国早期他的势力是最大的,致使他有如此势力的是他的家门声望,或说是社会资源。他的“四世三公”使他在三国早期笼络了大批能人智士,想那“十八路诸侯”统领是多好的收拢天下的机会,最后却连个董卓也没拿下,他的失败是他在恰当的时候做了不恰当的事,或说是领袖素质。这当面就要提到孙权了,虽这方面刘曹与他也不相上下但到了他这里却表现得尤为抢眼,他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用了最恰当的人,这人有办了恰当的事:周愉的火烧赤壁陆逊的火烧连营......吴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另两国发生重大战事却依然迄立的国家。这是人物崛起的四个关键指标。   赤壁之战是最能代表三过角力一场战役,它也是最好的一次能改变三国格局的机会,不光对于曹操同样对于孙权。赤壁之战是孙胜曹败为结局的,就这战役来说,魏是完败败得一塌糊涂,吴是完胜胜得漂漂亮亮。但若以三国基本格局形成的分水岭这样的一个历史地位来看,(我们试想一下,若曹赢了那么便不会有三国鼎足之局式了,因为以曹操对刘备的器重定会借扫平江东之势一举收服刘备,这个收服就不是徐州的那个收服了,意义不一样了也不会放了)吴似有赢得还不够彻底之嫌。吴的应战是一种保卫战,很成功,但却错失了一个绝地反击一举夺取魏国的大好机会,在吴国的历史中是不会再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虽这风险很大但这样的风险很难得去冒一冒的。对于这样的机会曹操是不会错过的,如三国的另一场大战役-----官渡之战,曹操的发家之战。他赢得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乌巢的一把火就烧灭了袁家的四代基业(不是烧熄,是烧灭),没有给他留下一丁点的燃的机会从而一举确立了魏国。相较之下,赤壁虽然取得了如官渡一样的政治意义(从此无人敢小瞰东吴)但他的军事意义似乎还有空间可挖掘。       三国乱世将近一个世纪,它特殊的格局造就了它的不同寻常,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政权争夺中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对中国政治军事文化影响巨大,是别的混战时代无法比拟的。又由于《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在民间的流传与普及加剧了他对“中国思维”的影响,他众多的特殊性促使我们不得不对它加以重视。   在人类发展中我们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依据前人留下来的经验不断促进向前的发展,一段历史少则几百年多则几千年,其间战火纷分政权更迭斗转星移坚持到如今仍似当年情况历历在目,这是一种永恒,也是一个奇迹,生物界的奇迹,是我们超越其他物种的根本优势,对它的挖掘我们永远也不能停下,甚至是不能放慢我们的脚步。    历史场合是检验事态发展的最佳标准,对与错的判断只有历史的考验能得出。
相似回答